前言
青島八大關風景區(qū)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衰猛,這里集中了俄、英谢肾、法腕侄、希臘小泉、西班牙芦疏、德、美微姊、丹麥酸茴、瑞士、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各式建筑風格兢交。
八大關是指八個以中國古代關隘命名的路薪捍。不過,早在1931年工程圖紙上配喳,就已經(jīng)標注當年是十個“關”了酪穿。
至于為什么叫做八大關而不叫十大關,我猜是一種習慣吧晴裹,青島還有兩個地方叫八大湖和八大峽 被济,都是指以湖和峽為路名的社區(qū)。
一般介紹八大關時涧团,都說是八個古代軍事關隘只磷,其實并非如此经磅。其中有幾個是專門收稅的關口。
這十個關分別是縱向3個關:紫荊關路钮追、寧武關路和韶關路预厌,橫向7個關: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元媚、函谷關路轧叽、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刊棕、居庸關路和山海關路?犹芹。
一、紫荊關
屈仲舒跟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抗元鞠绰,因功授在京元帥府總護腰埂,遣鎮(zhèn)紫荊關。在任時蜈膨,屈仲舒曾有《鎮(zhèn)守紫荊關作》詩云:
塞上風霜舊屿笼,軍中號令新。
枕弓頭印月翁巍,臥甲臂生鱗驴一。
慷慨酬明主,忠勞致此身灶壶。
狼居封有日肝断,歸賀太平春。
紫荊關位于中國河北省易縣驰凛,是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胸懈。 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恰响,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趣钱。
二、寧武關
明末清初的詩人魏象樞胚宦,有詩《甲申闖賊陷寧武關周總兵戰(zhàn)死 》云:
大呼高帝出城闉首有,三百年來此一身。
帳下投醪多戰(zhàn)士枢劝,軍前拔幟是孤臣井联。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聞有婦人您旁。
若使將軍猶未死烙常,彗芒那敢近中宸 。
京劇中有一出《寧武關》被冒,說的是李自成從陜西進軍北經(jīng)過寧武關军掂,山西總兵周遇吉死戰(zhàn)不降轮蜕,為國捐軀,周遇吉夫人劉氏亦自焚殉國蝗锥。
雖然李自成最后攻下了寧武關跃洛,但是有點象美軍攻打沖繩島損失巨大,闖王又沒有核武器终议,不得已決定撤兵汇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同總兵姜瓖穴张、宣府總兵王通主動投降细燎,于是李自成改變主意揮師北上,不久圍困北京皂甘,崇禎帝煤山自盡玻驻。
寧武關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位于今天山西省的忻州市偿枕。戰(zhàn)國時璧瞬,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渐夸。
明朝時期嗤锉,朝廷修建長城,并設置九鎮(zhèn)抵御北元的威脅:甘肅鎮(zhèn)墓塌、寧夏鎮(zhèn)瘟忱、固原鎮(zhèn)(陜西鎮(zhèn))、榆林鎮(zhèn)(延綏鎮(zhèn))苫幢、山西鎮(zhèn)访诱、大同鎮(zhèn)、宣府鎮(zhèn)态坦、薊州鎮(zhèn)盐数、遼東鎮(zhèn)。
當時河北境內(nèi)設紫荊伞梯、倒馬、居庸三關帚屉,稱為內(nèi)三關谜诫。山西境內(nèi),設偏頭攻旦、寧武喻旷、雁門三關,稱為外三關牢屋。寧武關是三關鎮(zhèn)守總兵的駐地且预。
九鎮(zhèn)又叫做九邊槽袄,如今有一個大V“九邊”很火,不知道是不是得名于此锋谐。
三遍尺、 山海關
納蘭性德曾有《長相思》云:
山一程,水一程涮拗,身向榆關那畔行乾戏,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三热,雪一更鼓择,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就漾。
榆關呐能,即山海關,又稱渝關抑堡、臨閭關催跪。
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夷野,更是北京的門戶懊蒸。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悯搔,投降了清兵骑丸。在吳三桂地帶引下,清軍大舉進入山海關內(nèi)妒貌,擊敗了李自成 通危,然后建立了清朝。
四灌曙、武勝關
清朝詩人胡介祉有《過武勝關》一首菊碟,頗有幾分盛唐邊塞詩的氣象:
萬山連不斷,斷處一關通在刺。
馬踏殘煙里逆害,樵歸落照中。
晚云平古道蚣驼,霜葉舞寒風魄幕。
不盡天涯思,征鴻點碧空颖杏。
武勝關纯陨,位于今河南省信陽市雞公山區(qū)南35公里,是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翼抠。在古代大別山和桐柏山之間的重要關隘咙轩。因此有“萬山連不斷,斷處一關通”之說阴颖。
此關在南朝齊稱武陽關活喊,唐稱禮山關,清朝始稱武勝關膘盖。歷來為南北抗衡之地胧弛,行師必由之道。南北朝時期侠畔,梁结缚、魏為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反復爭奪數(shù)十年软棺。
五红竭、嘉峪關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林則徐遭投降派誣陷喘落,被道光帝革職發(fā)往新疆伊犁茵宪,效力贖罪。利林則徐路過嘉峪關時瘦棋,作七律《出嘉峪關感賦四首》稀火,其一云: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赌朋。
飛閣遙連秦樹直凰狞,繚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沛慢,瀚海蒼茫入望迷赡若。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团甲。
嘉峪關位于甘肅省今嘉峪關市西面狹窄的山谷中部逾冬,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六躺苦、函谷關
杜甫《秋興八首》之一:
蓬萊宮闕對南山身腻,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圾另, 東來紫氣滿函關 霸株。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集乔。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朝班。
西望瑤池降王母扰路, 東來紫氣滿函關 尤溜。函關 ,即函谷關汗唱。 歷史上有兩座函谷關宫莱,秦關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北,漢關位于洛陽新安縣哩罪。
函谷關地處"兩京古道"授霸,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际插,深險如函碘耳,故稱函谷關。
七框弛、正陽關
正陽關在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辛辨,別名"淮南古鎮(zhèn)"。明成化元年六月(公元1465年)瑟枫,朝廷在此設立收鈔大關斗搞,直屬戶部管理,稱之為"銀正陽"慷妙,或"東正陽"僻焚。
正陽關和下面介紹的臨淮關,不是關塞要地膝擂,而是收稅的機關虑啤。據(jù)說正陽關金龍四大王廟中,原先有一副對聯(lián):
以書生作河瀆尊神猿挚,慶雪浪長恬咐旧,與伍相國威靈共著;
惟鹺政擅江淮美利绩蜻,愿風帆助順铣墨,并八公山草木無驚。
鹺政办绝,指經(jīng)管有關食鹽的事務伊约。伍相國,伍子胥孕蝉,八公山屡律,淝水之戰(zhàn)中,草木皆兵之地降淮。
八超埋、臨淮關
民國大詩人喬大壯曾有七絕一首,《臨淮關》:
鋒車帶甲接臨淮,手扼雄關亦壯哉霍殴。
過客似聞牙將語媒惕,中原無事拔營來。
臨淮關来庭,顧名思義妒蔚,因靠近淮河,始稱臨淮關月弛。
此關設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肴盏,以臨淮縣名冠之。 臨淮關和正陽關都是直屬朝廷戶部的“鈔關”帽衙, 類似于國稅局菜皂,負責征收過往商船的"蘑蓬、竹木佛寿、排炭及魚幌墓、茶、酒冀泻、醋雜項諸稅常侣。
九、居庸關
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弹渔,有《使青夷軍入居庸》詩云:
匹馬行將久胳施,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肢专,只訝客衣單舞肆。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博杖。
莫言關塞極椿胯,云雪尚漫漫。
居庸關剃根,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搞莺,居庸關與紫荊關拢切、倒馬關、固關并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柄瑰。目前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得运。
十诡蜓、韶關
胡繩先生有七絕詠《韶關》:
曲江風度自翩翩谣蠢,羅剎橋邊泊畫船缸浦。
入夜明燈浮萬盞,不知何處是烽煙渣慕。
世人知長安有曲江嘶炭,不知嶺南亦有曲江抱慌。漢武帝元鼎六年設曲江縣,今天曲江是廣東韶關的一個區(qū)旱物。
韶關遥缕,古稱韶州卫袒,得名于韶石山宵呛。韶州得名韶關始于明清之際。因為這里自古為“五嶺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之樞紐夕凝,湘宝穗、粵、贛交通之咽喉”码秉,因此在韶關市區(qū)逮矛,先后設立過水陸三個稅關收稅,俗稱韶關转砖。
結束語
上述十個關中须鼎,有三個主要作用是收稅的關:安徽淮河邊上的正陽關、臨淮關府蔗,以及廣東北江邊上的韶關晋控。
另有五個,是長城上的重要軍事關口:山海關姓赤、嘉峪關赡译、居庸關、寧武關不铆、紫荊關蝌焚。
剩下兩個,函谷關與武勝關雖不是長城關口誓斥,但也是重要的軍事和交通關隘只洒。
提醒一下,旺季時來青島八大關游玩的朋友劳坑,盡量不要開車毕谴,公交和地鐵非常方便。 淡季時泡垃,這里沒有什么游客析珊,停車還是挺方便的。
另外蔑穴,八大關建筑大多建于20世紀30年代忠寻,而德國人早在1918年一戰(zhàn)失敗就離開了青島,所以八大關的建筑大部分與德國無關存和。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