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這樣一種朋友偎巢,跟你發(fā)微信時,喜歡用語音而不是文字兼耀。
語音對于發(fā)起的人確實比較容易,自說自爽求冷,根本不管對方方不方便瘤运,一口氣能嘩嘩的發(fā)好幾條。
但是匠题,卻給對方造成一定的麻煩拯坟。當你周邊的環(huán)境特別嘈雜時,根本聽不到里邊的內容韭山。為了能聽清郁季,需要開大音量,反反復復的聽上好幾遍钱磅。如果信號不好或者帶有口音梦裂,更要我們費盡心力猜測他想傳達的意思。中途如果被人打斷盖淡,也得需要重新再聽一遍年柠。甚至有時,你不想打擾到旁邊的人褪迟,或者不想讓旁邊人聽到時冗恨,還得找個方便的地方聽清他究竟想說什么。
結果味赃,等你聽完這些信息掀抹,已經花費了好幾分鐘,本來是幾秒鐘就能完成的事心俗,既費時又費力傲武。
"方便自己麻煩別人"說的就是微信語音。你這邊為了圖省勁兒,啰里八嗦說了一大堆谱轨,那邊卻要費時費力的去聽完你發(fā)的那一連串的消息戒幔,大大的增加了瀏覽時間。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土童,同樣的100個字诗茎,看完只用9秒,聽完卻需要22秒献汗,不包含大家在正常語音中會出現(xiàn)的“嗯”“哼”語氣詞和其他停頓敢订。
結果顯而易見,視覺分辨速度要遠快于語音分辨速度罢吃。有的人能一目十行楚午,但是聽語音只能隨著聲音一點一點去理解,這對一些講求時間效率的人是極大的困擾尿招。
而且矾柜,當面對滿屏語音你想覺得哪條信息比較重要,想著重記錄下來就谜,等回過頭來再找時怪蔑,它已經淹沒在茫茫語音中了。
可是文字表達就不一樣了丧荐,能一目了然缆瓣,讓人一看就能找到。而且文字能增加人思考的時間虹统,如果覺得這句話說得不太對弓坞,還可以刪掉重新再發(fā)。簡潔明了的文字也能讓人耳目一新车荔,加深印象渡冻。
現(xiàn)在使用語音的大部分人是老年人,在公交車上時常能聽到他們把手機音量調到最大忧便,貼在耳邊菩帝,反反復復聽好幾遍,可能為了讓對方也聽到茬腿,也會很大聲的回復對方呼奢。
給我媽買了智能手機后,為了方便她使用切平,第一時間就教給她怎樣發(fā)語音握础。自從她學會用之后,就經常給我發(fā)消息悴品,有時一發(fā)好幾條禀综,有時候正好趕上我見客戶简烘,沒能給她立即使回復,便立馬又有好幾條發(fā)過來定枷。這不僅造成了我的困擾孤澎,同時也徒增了她的擔心。從此欠窒,我就跟她說別再發(fā)語音了覆旭,不方便聽,而且浪費時間岖妄,有什么事發(fā)文字型将,我一看立馬知道有什么事,好方便給她回復荐虐。
老年人使用語音主要是他們眼睛不太好七兜,手機上這小小的鍵盤,他們看不清福扬。還有就是他們覺得文字太平淡了腕铸,不能表達他們的情感和情緒。不是說要全盤否定發(fā)語音铛碑,只是要分情況狠裹。
用語音一定要分清對象和環(huán)境,如果正是上班時間亚茬,盡量不要發(fā)語音,以免對他們造成尷尬和影響浓恳。再就是刹缝,如果對方是比較親密的家人和朋友,可以使用語音颈将。你們可以通過說話傳達對對方的思念和依賴梢夯。
羅永浩就曾指出,微信發(fā)語音是一種低情商和不禮貌的行為晴圾。他們不懂得尊重對方颂砸,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所以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的事情死姚,為什么要發(fā)語音人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