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噴壺日記》之印象
徐月祥
打開兒童文學《大噴壺日記》录择,恰在人間三月,匆匆瀏覽碗降,便是愛不釋手隘竭。于是細讀。窗外遗锣,陽光和暖货裹,微風輕撫,百花次第綻放精偿,而室內的書桌上弧圆,由《連云港文學》編委、淮海工學院文學院特邀研究員笔咽、江蘇省財會學院經(jīng)貿系兼職教授卜偉撰寫的這本近五萬字的兒童文學集搔预,更比這個三月天更讓人暖心。
這本書籍的開頭叶组,就借用網(wǎng)上流傳的北京一首兒歌“一年級小豆包拯田,一打一蹦高……”,如何調教這些一打一蹦高的小豆包甩十,對于當下備受爺爺奶奶船庇、外公外婆吭产、爸爸媽媽們寵愛的新生代的教育而言,自然讓人非常關注鸭轮。運用兒童喜聞樂見的語言臣淤,既不刻意抒情,又不呆板的說教窃爷,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邑蒋。那么接下來如何拿捏自己的語言風格,作家卜偉可謂匠心獨運按厘。采取日記形式医吊,兼具家長和孩子兩個年齡層次都能接受的行文方式,又是讓人眼前一亮逮京。
之所以叫做“大噴壺日記”卿堂,因為兒子卜子軒平時說話總是噴出好多口水,猶如下雨一樣造虏,所以爸爸說御吞,和你說話必須打雨傘,這樣才會安全漓藕,為了照顧兒子的自尊陶珠,私下里和兒子達成協(xié)議,稱呼兒子為“大噴壺”享钞,既幽默風趣揍诽,又形象生動。兒子倒也樂意接受栗竖。
在洋洋灑灑幾萬字的日記里暑脆,可以看得出,作家是非常忌諱流水賬形式的敘說狐肢,盡管所涉及的內容添吗,都是雞零狗碎的小事,然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份名,所以寫起來才會更難把握碟联。就人們的閱讀習慣而言,總是匆匆瀏覽一下開頭僵腺,再來看看結尾鲤孵,如果能夠看到吸引眼球的話,那么就會仔細的看看中間辰如,這叫做粗讀普监。老實說,這本文集,我不僅是看下去了凯正,而且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毙玻,一鼓作氣讀完。一來因為對于成長初期幼兒的教育漆际,頭腦里一片空白淆珊,正想趁此機會好好學習學習夺饲,二來因為讀本之中那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奸汇,總能讓人在開心捧腹之后,細細品味卻深感為妙往声。
在教育孩子自私問題上擂找,有一段文字非常有趣。單老師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浩销,六合酸奶贯涎,讓“大噴壺”三口之家來分配,這樣簡單的問題慢洋,“大噴壺”張嘴就來塘雳,每人兩盒,回答完之后普筹,一直就喜歡嘚瑟顯擺的“大噴壺”败明,那里能夠放棄表現(xiàn)自己的這個機會,“不過就我們家而言太防,通常是這樣分配的妻顶,一般情況下,媽媽一盒蜒车,爸爸基本不喝讳嘱,我就是五盒。這才是我們家的分配方式酿愧×ぬ叮”我就說嘛,按照作家卜偉的寫作習慣嬉挡,他就不可能那么一本正經(jīng)的寫下去钝鸽,總會不失時機的制造一些笑料,不然那個噴飯的節(jié)奏棘伴,就會成為擺設了寞埠。當然了,老師在捧腹之后焊夸,也會諄諄教育“大噴壺”:好東西要記住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仁连。
孩子們平時經(jīng)常接受實際動手能力實踐操作。有一個細節(jié),幾個同學一起操作用陶泥制作生活用具饭冬,同學賀泳銘坐在“大噴壺”旁邊使鹅,一只手制作酒杯,另一只手放在腿上撓來撓去昌抠,由于三心二意患朱,把酒杯做成燒餅〈渡唬“大噴壺”忍不住提醒他:“哪有用一只手做陶泥的裁厅。”他就瞪了“大噴壺”一眼侨艾,“我癢癢”执虹,“你癢癢撓你自己啊,你撓我腿干嘛唠梨?”看到這里袋励,估計你能笑不露齒,算你本事当叭。還是繼續(xù)上面的制作茬故,當“大噴壺”把自己的杰作拿回家邀功時,又是一段精彩的描寫:爸爸夸他“簡直是一件非常抽象的陶藝作品蚁鳖,可謂是價值連城磺芭。”是啊才睹,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徘跪,每一點的成績,都需要爸爸媽媽及時的肯定與表揚琅攘。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勇于探索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垮庐。
成長期的孩子,自然是頑皮的坞琴,很多時候哨查,更有一種自我嬌慣,自我寵愛的自信剧辐。就像“大噴壺”被爸爸媽媽調侃說他沒有音樂細胞還想彈琴寒亥,他那天真的呆萌,被作家描寫的如此精彩:既然什么東西都能被金錢所購買荧关,那么在他的思維里溉奕,金錢當然可以買到音樂細胞,所以他讓媽媽給自己買一些音樂細胞忍啤。這種異想天開的思維加勤,多么貼合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童趣。
孩子一路的成長,因為無知而無畏鳄梅,就像“大噴壺”為了逞能叠国,根本不知道跳進水泥池會是什么感覺,依然口口聲聲說戴尸,自己早就跳過粟焊,不信你看,說完強硬頭皮跳進去孙蒙,可想而知的結果项棠。通過這個教訓,讓他明白马篮,并不是莽撞就是勇敢沾乘。一味的逞能,并不是英雄浑测。這些活生生的實例,遠比空洞的說教歪玲,更能讓孩子們記住迁央。而課堂上的提問,與一個經(jīng)典的瞬間滥崩,又一次調節(jié)了讀者的閱讀空間:那就是學校組織互動岖圈,讓學生家長不定期輪流給孩子們上課「破ぃ“大噴壺”為了自己的哥們義氣蜂科,事先問了爸爸提問的題目,好讓自己的哥們到時候好好顯擺顯擺短条。于是那個叫做周許文的同學导匣,胸有成竹的等待事先導演好了的提問,那就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張旭茸时,關鍵時刻被這位哥們說成是舞刀弄槍的張飛贡定,從而又讓大家開心滿懷。
業(yè)余時間玩玩游戲可都,又是孩子們一直喜歡的缓待,“大噴壺”為了自己的那份自尊,卻不料被幾個同學無端的繞進去了渠牲。大家一致推選他當司令旋炒,前提是把他的帽子貢獻出來,讓大家投擲签杈,哪個投擲最遠瘫镇,哪個就是冠軍。當然了,裁判就是“大噴壺”汇四。本來他就不喜歡自己的帽子接奈,既然自尊被推到極致,一頂帽子又何足掛齒通孽?不一會序宦,帽子被同學丟進水池里,他讓那個同學賠償背苦!之前還信誓旦旦的保證互捌,一切遵從司令的那幫孩子們,瞬間四處逃竄行剂,可憐的司令秕噪,只是光桿一人的寡淡與尷尬。盡管如此厚宰,為了保守秘密腌巾,一口咬定不說是同學們干的。
惡作劇铲觉,是這個年齡乃至更大年齡的孩子們的拿手好戲澈蝙。為了在考試中揚長避短,“大噴壺”事先不寫名字撵幽,然后又把自己不會的題目擦掉灯荧,寫上自己拿手的題目,結果兩張試卷沒有名字盐杂,一張76分逗载,一張86分。為了證明那張高分試卷是自己的链烈,索性豁出去里厉斟,如實坦白,這才是真實的“大噴壺”测垛。還有就是因為兒子“大噴壺”的不安份捏膨,所以發(fā)現(xiàn)了爸爸的私房錢,本想私下獨吞食侮,誰知弄不開那把鎖号涯,于是向媽媽告密,從而讓爸爸東窗事發(fā)锯七。
這些生動有趣的實例很多链快,每一次開懷之后,都能感受作家這種寓教于樂的獨特的教育方法眉尸,足實可取域蜗。尤其是我們這些作長輩的巨双,時常是心口不一,每天不厭其煩的教育孩子霉祸,不要看電視筑累,不要玩游戲,而自己偏偏抱著手機丝蹭,眼睛不離屏幕慢宗。在這本文集里,不妨效仿作家的做法奔穿,那就是家人約法三章:晚飯后兩個小時之內镜沽,任何人不得玩手機,不得看電視贱田。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缅茉,也要自覺接受孩子的監(jiān)督。這樣的堅持男摧,悄然改變的蔬墩,就不僅是孩子,連同我們自己彩倚,又何曾不是一次重新的修為筹我?
所以這樣一本兒童讀本,通篇讀來帆离,仿佛三月的春風拂面,書中可取之處不勝枚舉结澄,非常值得一看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