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诈豌,國民大叔張嘉譯霸屏之勢依然延續(xù)到了2018年的春天仆救。年初開播的都市情感劇《美好生活》表現(xiàn)不俗,收視率破1矫渔,關(guān)注度也頗高彤蔽。
該劇陣容強大,由劉進執(zhí)導(dǎo)庙洼,張嘉譯顿痪、李小冉、宋丹丹油够、牛莉蚁袭、李乃文、辛柏青石咬、姜妍揩悄、陳美琪等主演,而且都是演技派鬼悠,憑借每個主演的演技撐起了這部都市情感大劇删性。
然而,即使有如此多的演技派焕窝,依然無法掩蓋該劇故事的似曾相識和“那些美好的回憶只存在于影視劇中”的套路蹬挺。舊瓶裝新酒的故事依然離不開“換心后愛上對方”(具體參照韓劇《夏日香氣》,國產(chǎn)劇《會有天使替我愛你》它掂,《第三種愛情》)巴帮、“老少戀”、“男配是用來為女主犧牲而存在的”群发、“男二是暖男晰韵,女二是賤人”发乔、“凡是第一次見面就掐架的男女熟妓,最后肯定會走到一起”(具體參照N多國產(chǎn)家庭劇和披著古裝外衣的偶像劇)栏尚。
現(xiàn)在似乎又加了一條:開篇必須從國外城市街景開始起愈,男/女主角一方必然會因為種種原因回國發(fā)展,然后在中國一線城市開始一段“曠世之戀”(具體參照《戀愛先生》译仗、《放棄我抬虽,抓緊我》、《一路繁花相送》)纵菌。
如今日韓電視劇都已經(jīng)從談情說愛老套故事中另辟蹊徑多元化發(fā)展了阐污,好的網(wǎng)劇也在尋求突破了,而大陸電視劇卻依然在套用他們丟棄的故事情節(jié)和套路咱圆,這部《美好生活》依然少不了這些觀眾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jié)尾的爛梗笛辟。
張嘉譯人見人愛的中年大叔人設(shè)依然在每一部都市情感劇中不斷的重復(fù)功氨,以至于在抖音短視頻和火山小視頻上模仿“社會大叔”走路的段子被拍爛。而有個別觀眾也是為他所扮演的角色捏了一把汗:張嘉譯這個老男人怎么老是演少女被追的劇情手幢?不惡心嗎捷凄?
由此,不難看出围来,一部分觀眾并不是不喜歡張嘉譯了跺涤,而是已經(jīng)開始排斥如張嘉譯在多部劇中的人設(shè)了。
一部電視劇的男女主角的設(shè)定监透,大多數(shù)是完美的杰克蘇和瑪麗蘇桶错,而張嘉譯演繹的幾乎所有都市情感劇的人設(shè)都是中年大叔的倒霉開始,然后本以為這樣一個悲催的人物是姥姥不疼奶奶不愛了胀蛮∨2埽可是,不管觀眾是多么的覺得無趣和虛幻醇滥,編劇卻陶醉在自己編的故事中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樣一個無錢無背景無顏值的“三無”老男人黎比。
這樣的電視劇和現(xiàn)實中的愛情與婚姻往往總是隔著十萬八千里的云和月。
所以說鸳玩,張嘉譯的角色是電視劇男主角完美人設(shè)的獨辟蹊徑的一種大膽嘗試和“以身試毒”阅虫。而且好像還很得一部分觀眾的喜愛,眼巴巴地排隊等待張嘉譯這樣的中年大叔的寵愛不跟。
這種反轉(zhuǎn)颓帝,一方面是因為編劇總想制造一種不完美中的完美,不然一個落魄離異的中年大叔只能是被社會所遺棄窝革,只能賺取一點點眼淚购城,而無法讓人產(chǎn)生共鳴。但是如果是讓一個好人遭遇了不公平的婚姻破裂虐译,那么就會有很多人打抱不平瘪板,從而產(chǎn)生同情乃至憐憫,這就是電視劇與觀眾產(chǎn)生了共情漆诽,帶著觀眾為劇中悲催的男主角尋找一份真愛侮攀,而且一定要找到比不懂得珍惜的原配更好的女性。
老少戀就這樣產(chǎn)生了厢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兰英,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不順或者過的不好的人,總想有一種情感的寄托供鸠,從而覺得世界是美好的畦贸。
中國觀眾可以允許影視劇中的“老少戀”是男大女小,甚至大二十歲以上也可以接受楞捂,但是卻很難容忍女大男小薄坏,就算女方超過男方三歲已然是最大極限正林。
操心的網(wǎng)友給《美好生活》起了幾個不是那么美好的劇名,《中年大叔的二婚生活》颤殴、《會有天使替我愛你》觅廓,細看起來,這些似乎更符合劇情要求和發(fā)展涵但,而“美好生活”就顯得太多籠統(tǒng)和泛化杈绸。
就比如李小冉和“容嬤嬤”李明啟早年間主演的電視劇《春暖花開》一樣,依舊是苦情戲的開篇矮瘟,一個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里被嬌慣長大的少女瞳脓;一個將夢想和未來寄托于丈夫以至于毫不吝嗇付出的妻子;一個生活中與婆婆澈侠、小姑子摩擦不斷劫侧,最終丈夫在美國另結(jié)新歡,回來后遞給她一張離婚協(xié)議哨啃,但女主角仍對男方的家人們不離不棄烧栋;更是一個為了孩子徹頭徹尾改變自己!
心理學中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中提到拳球,父愛的缺失审姓,會造成女性成年后“戀父情結(jié)”的延續(xù)。
精神分析學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認為祝峻,兒童在性發(fā)展的對象選擇時期魔吐,開始向外界尋求性對象。對于幼兒莱找,這個對象首先是雙親酬姆,男孩以母親為選擇對象而女孩則常以父親的選擇對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選擇奥溺,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辞色,同時也是由于雙親的刺激加強了這種傾向,也即是由于母親偏愛兒子和父親偏愛女兒促成的谚赎。在此情形之下淫僻,男孩早就對他的母親發(fā)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诱篷,視母親為自己的所有物壶唤,而把父親看成是爭得此所有物的敵人,并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guān)系中的地位棕所。同理闸盔,女孩也以為母親干擾了自己對父親的柔情,侵占了她應(yīng)占的地位琳省。
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這種感覺迎吵。他的意識很小心地避免認知這些感覺躲撰,當這些感覺出現(xiàn)時,它們都早已被偽裝過了击费。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安全度過俄狄浦斯期拢蛋,一直固結(jié)在那里,長大后這種亂倫的情結(jié)還保持著蔫巩。而且成為自己內(nèi)心矛盾沖突的主要部分谆棱,一方面自己潛意識里想,而意識里又是不允許的圆仔,這種恐懼使得那些社會不允許的感覺被封鎖在潛意識底下垃瞧,但是它們在那里不斷想掙破它們的監(jiān)牢。這種介于想要和不想要之間的掙扎就會造成心理問題坪郭。
于是个从,很多人固于社會道德的約束,從而很好地偽裝和掩飾了自身的這種情結(jié)歪沃,在家庭中極少會發(fā)生父親愛上女兒和母親愛上兒子的亂倫現(xiàn)象嗦锐,于是就轉(zhuǎn)化為女兒和兒子成年后都在尋找一個和自己的父親或母親高度相似的伴侶結(jié)婚。
這個前提是家庭關(guān)系中的父母是相親相愛和友好相處的沪曙,如果生長在一個缺乏愛總是吵架的家庭中意推,那么,女兒和兒子就會因為憎恨自己的父母珊蟀,從而在成年后選擇和父母各方面都相反的伴侶結(jié)合菊值。
無論是哪種選擇,對于女性來說育灸,他們都是想要選擇一個溫柔體貼的大齡暖男成為自己的老公腻窒,從而彌補未成年時期家庭給他們造成的愛的缺失,或者是為了逃避暴力家庭的牢籠磅崭。
張嘉譯演繹的多種暖男大叔的形象就暗合了眾多女性對于心目中理想伴侶的需求辙纬,更深層次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人人都有的“戀父情結(jié)”和“戀母情結(jié)”的滿足袜茧。
他們鐘愛張嘉譯,也就會毫不猶豫地愛上劇中只是因為人好而遭遇種種不幸的暖男。
尤其是中國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朱嘴,也讓他們對于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有了更多的自主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敢于首先提出離婚女器,拋棄那些渣男诀蓉,尋找真愛甚至做一個不婚主義者。
所以癣漆,你看维咸,張嘉譯的走紅和雷同角色的設(shè)定,表面看是電視劇市場一招鮮吃遍天的追趕熱潮,其實是一種社會變遷的體現(xiàn)癌蓖,尤其是對于愛情觀和婚姻觀的認知有了很大的改變瞬哼。
(文 | 徐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