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事鐘無艷表锻,無事夏迎春
話說2300年前夜叉山上恕齐,齊宣王秋郊打獵,箭法奇差瞬逊,一無所獲显歧;又不善騎術(shù),馬前失蹄确镊;更因領(lǐng)導無方士骤,大隊人馬四處奔散,被困樹林蕾域。
最后齊宣王誤闖夜叉山拷肌,碰巧遇上英姿颯桑的寨主鐘無艷,二人一見鐘情,正待喜結(jié)良緣巨缘,鐘無艷被別有用心的狐貍精施以魔咒毀容添忘,成了一名丑女;此時带猴,狐貍精又故意失足跌倒以吸引齊宣王注意……
這是電影《鐘無艷》的片段昔汉,在影片的開頭鐘無艷不僅貌美如花,而且文韜武略拴清,只因中了“愛情魔咒”靶病,臉生大痣才導致毀容。
劇中口予,鐘無艷雖如愿以償嫁給齊宣王為王后娄周,但昏庸又好色的齊宣王左擁右抱,“有事鐘無艷沪停,無事夏迎春”煤辨,一眾看客紛紛為鐘無艷打抱不平。
那么歷史上的鐘無艷確實是這樣的嗎木张?丑女真的如劇中齊宣王所說众辨,理解不了俊男美女的愛情嗎?
02 鐘無鹽其貌
鐘無艷舷礼,本名鐘離春鹃彻,因是齊國無鹽邑人,又被稱為鐘無鹽妻献。據(jù)傳其貌丑無比蛛株,所以后人一般用“貌似無鹽”來指代丑女。
歷史上的鐘無鹽可不僅像劇中鄭秀文扮演的那樣臉上有塊大痣育拨,按照史書的記載谨履,簡直已經(jīng)達到了目不忍視、極丑無雙的地步熬丧,究竟有多丑呢笋粟?
我們來看劉向在《列女傳》中對鐘無鹽肖像特征的描述:
(1)“臼頭”:額頭突出;
(2)“深目”:眼睛下凹锹引;
(3)“長壯大節(jié)”:肚子肥大矗钟;
(4)“卬鼻結(jié)喉”:朝天鼻和大喉結(jié);
(5)“肥頂”:又大又肥的腦袋嫌变;
(6)“少發(fā)”:接近禿頭吨艇;
(7)“折腰出匈”:不僅沒胸而且弓腰;
(8)“皮膚烤漆”:像漆一樣黑腾啥。
這等容貌如果放到今天东涡,怕是連整容醫(yī)生也要搖頭了冯吓。
在戰(zhàn)國時候,40歲已經(jīng)可以當祖輩了疮跑,但鐘無鹽因異常丑陋组贺,年逾40還沒嫁出去。
03 鐘無鹽之才
當時執(zhí)政的齊宣王祖娘,把個國家治理的失尖,不僅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渐苏,而且性情暴躁掀潮,喜歡吹捧,“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就是齊宣王的御用樂隊成員之一琼富。
見此情景仪吧,鐘無鹽深感再這樣下去,齊國就要滅亡了鞠眉。
于是薯鼠,冒死到臨淄進諫,等她到了大殿中械蹋,齊宣王覺得一陣辣眼睛出皇,然后只聽丑女大喊四句“危險”!齊宣王好奇地問她“險從何來哗戈?”
鐘無鹽不卑不亢恶迈,開始從容地分析起目前齊國面臨的國際和國內(nèi)形勢來:外有秦、楚之憂谱醇,內(nèi)有佞臣之患,大王不思憂患步做,反而日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副渴,齊國豈不是已經(jīng)很危險了嗎?
聽完鐘無鹽的一番分析全度,齊宣王大夢初醒煮剧,頓覺心頭敞亮了不少。原來身邊凈是些溜須拍馬之輩将鸵,所謂的太平盛世都是他們編造出來的懊阒选!
為了避免被滅亡的結(jié)局顶掉,齊宣王決定痛改前非草娜,遠離佞臣,并把鐘無鹽留在宮中痒筒,立為王后宰闰,以方便時時探討茬贵。
歷史上的鐘無鹽雖不像影視作品中禮、樂移袍、射解藻、御、書葡盗、數(shù)樣樣精通螟左,但其膽略和見識已遠非常人所能比。
古人說觅够,娶妻娶賢不娶色胶背,嫁郎嫁心不嫁財。
鐘無鹽雖被稱為古代第一丑女蔚约,但她憑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奄妨,終為自己贏來了幸福,完成了人生的逆襲苹祟。
前不久網(wǎng)上紛傳鳳姐的近況:她通過在美國近10年不斷地打拼砸抛,終于拿到綠卡、成為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树枫、嫁為人妻直焙。
昔日其貌不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鳳姐砂轻,從咒罵和嘲笑中一路走來奔誓,已書寫了一部活脫脫的勵志人生。
04 古代四大丑女
與古代四大美女相對應(yīng)的是搔涝,歷史上還有四大丑女厨喂。
這四大丑女,除了鐘無鹽外庄呈,還有嫫母蜕煌、孟光和阮氏女。
與四大美女的悲慘結(jié)局不同诬留,這四大丑女都生活的相當美滿:
嫫母嫁給黃帝為妾斜纪,不僅發(fā)明了鏡子,還幫助黃帝打敗炎帝文兑、殺掉蚩尤盒刚,深受黃帝的信任和尊重。
孟光嫁給了東漢賢士梁鴻绿贞,不僅甘愿為此放棄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因块,而且一心一意支持丈夫的文學創(chuàng)作,為后世留下了“舉案齊眉”籍铁、“相敬如賓”等成語贮聂。
阮氏女嫁給了三國曹魏的中領(lǐng)軍許允靠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時事的判斷,多次幫助許允避開災(zāi)禍吓懈,而且在許允被牽連后歼冰,千方百計地保住了兩個兒子的性命。
胡歌曾說:如果皮囊壞了耻警,那就用思想去填滿它隔嫡。
如果上天恰巧遺忘了給你一副絕世美顏,那一定是讓你省下時間發(fā)展智慧和思想的甘穿。
畢竟腮恩,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是萬里挑一温兼。
考古小貼士:
齊宣王墓:在今山東省青州市張石羊村的西和南面秸滴,有王陵 6 座,分“二王谀寂校”和“四王诘春”兩組,中隔膠濟鐵路南北相望届垫。
據(jù)考释液,宣王墓就在“四王冢”內(nèi)装处。
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误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