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計較的本質(zhì)钓辆,就是“我認為計算結(jié)果是這樣的‰群福”
從這個邏輯根源上追訴前联,大家就可以輕易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娶眷,是沒有辦法“較”的似嗤。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届宠,相互不兼容的【計算結(jié)果】出現(xiàn)烁落,才會在一個區(qū)域內(nèi)【計較】乘粒。
那么問題就來了。往往會有人高高在上的告訴你“別計較了伤塌〉破迹”
說這句話的人,自身是不是一個計較的人呢每聪?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對話旦棉。
甲——稱的結(jié)果是35.6
乙——35算了吧
甲——明明是35.6啊……
乙——就35咯
甲——我們只能按結(jié)果計算。
乙——你這人怎么這么斤斤計較呢药薯?你這樣是做不好生意的绑洛。遂走開。
從頭到尾果善,兩個人的沖突關鍵點诊笤,都是“應該按我說的結(jié)果計算”
那憑么乙可以說甲“計較”?
因為乙想把問題拉到“情感層面”巾陕,以此獲取他人的“情感支持”讨跟。
對話因此可能會變成以下的內(nèi)容。
乙——大家來看看啊鄙煤,甲這個人真計較晾匠?(情感制高點)
乙——你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人身攻擊)
乙——多掙了這一點就能發(fā)財梯刚?(繼續(xù)人身攻擊)
乙——你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凉馆?(繼續(xù))
即便如此,乙雖然繞開了問題的核心亡资。
但最終乙支持的澜共,依舊是【應該按35計】,從頭到尾沒有變過锥腻。
最后的問題來了嗦董,既然乙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那乙是不是計較呢瘦黑?
所以京革,當一個人說你“計較”的時候,這其實是一個邏輯陷阱幸斥。
為什么匹摇?
因為如果是一個計較的人,和另一個不計較的人甲葬,對話是這樣的廊勃。
甲——稱的結(jié)果是35.6
丙——好,35.6
乙——雖然稱的結(jié)果是35.6经窖,但是35算了吧
丙——好供搀,35
So隅居,就是這樣。
最后葛虐,這里補充一個胎源,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購物,而不是【主持公道】屿脐,如果我們期望對方優(yōu)惠涕蚤,可以砍價。但對方也有權(quán)不接受你的砍價的诵。不過万栅,不推薦占據(jù)情感制高點,更不推薦進行人身攻擊西疤。這才是買賣不成仁義在烦粒。(對了,反制這種策略代赁,就可以采用“抱歉扰她,賣不起。您也別生氣芭碍,咱們明碼標價徒役,買賣不成仁義在〗押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