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見街邊兩位老人的談話送丰,是有關子女的:
“……要么不來看我蹭劈,一來就是各種說道疗绣,好像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沒一句好話,還是別來看我的好……”
“……我們家的也好不到哪去铺韧,總惦記著我的錢……總說我的退休金比他們多……有事沒事還來偷偷翻我的柜子多矮,看看我有多少錢……”
……
最后,這兩位老人互相勸慰:生活不容易哈打,還是自己放寬心塔逃,保重身體。言外之意料仗,是別對子女有太多抱怨湾盗。
曾幾何時,上了年紀的人被我們劃為了和不諳世事的小孩一樣的“弱勢群體”立轧,我們認為他們和小孩一樣不會照顧自己格粪,還認為他們反應遲鈍躏吊,跟不上時代,容易上當受騙帐萎。
但事實呢比伏?精明能干的中年人,上了年紀之后依然是精明能干的老年人吓肋,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凳怨,并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另一方面是鬼,上當受騙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肤舞,這取決于一個人的智慧。
聰明的小孩也許沒有那么多知識均蜜,但是他們可以憑著自己的直覺來躲避危險李剖;
經(jīng)歷過世事,見多識廣的老年人更是睿智得無以復加囤耳,一眼就能洞察騙子心里的那點小九九篙顺。
但為什么社會上總有“某某類產(chǎn)品專挑老年人下手”之類的論調(diào)呢?
我覺得這和老人的尊嚴有關充择。
本來德玫,產(chǎn)品的售價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利潤空間就很有彈性,憑什么中年人花幾萬塊買一個包椎麦,買一件衣服宰僧,買一雙鞋就不是上當受騙,老年人花幾千塊錢買點營養(yǎng)品就是上當受騙观挎?
如果一個人明明收入穩(wěn)定琴儿,又有積蓄,卻不能自由支配幾千塊錢嘁捷,那他生活的尊嚴怎么體現(xiàn)造成?
難道年紀大了,就不能隨便花錢了雄嚣?就像這兩位老人提到的“我的退休金是國家給的晒屎,又不是他們(子女)給的”。
當我們鼓勵年輕媽媽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缓升,總會說“經(jīng)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夷磕,那么對于兒女都已長大成人,自己每月又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來說仔沿,那絕對是財富自由又經(jīng)濟獨立坐桩,有什么不能自己做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封锉,和年齡無關绵跷。請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力壯就對他人的生活橫加干涉膘螟,還美其名曰“為你好”。
小孩不滿會各種叛逆碾局,老人嘴上不說荆残,并不表示他們沒意見,只是他們認為你是他們的孩子净当,不想和你計較太多而已内斯。
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尊重老人像啼,就是尊重自己俘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