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說一下,為什么我要寫這篇文章疑枯。???
之前寫了篇裸辭的文章辩块,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反饋。以為只是自己的個人經驗荆永,發(fā)現(xiàn)有太多人和我一樣废亭,困在一個地方,不知道該不該走具钥,不知道去哪里豆村?
焦慮,太多的焦慮骂删。
可能所處階層的關系, 至少我目力所及,? 除了未上幼兒園的小嬰兒, 基本很少有真正活得快樂的人掌动。
點開豆瓣話題“一線城市生活報告”四啰,太多人覺得自己活得像個螻蟻,麻木地走在一條"無聊的路徑"上:出生粗恢,讀書柑晒,工作賺錢,結婚眷射,買房匙赞,繼續(xù)工作賺錢,生孩子妖碉,孩子讀書工作結婚又生孩子涌庭,老去,死亡欧宜。月薪三千脾猛,還是月薪三萬,走的路徑和幸福指數(shù)鱼鸠,在目前的中國沒太大差別猛拴。
偶爾抬頭想想,這條路很對嗎蚀狰?為什么走得這么累愉昆,這么無聊。沒別的路可走嗎麻蹋?或者想得更深入一點:活著為什么跛溉? 過這種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想不明白扮授,然后痛苦了芳室,然后不想了,繼續(xù)麻木地走刹勃。
活著為什么堪侯? 對于這樣的一個終極問題,? 我無力回答。我僅分享下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荔仁,也許你也同樣在尋找伍宦,那我們一起想想吧。
2.
你尋找的答案乏梁,也在尋找你次洼。
3.
在電影《分歧者》第一部里有個場景,女主角接受一個測試遇骑,在想象中卖毁,她被困在一個玻璃柜子里,玻璃柜子突然進水了落萎,水越來越多亥啦,淹沒了她炭剪,她努力找出口,但是找不到禁悠,感覺自己快死了。就在這時候兑宇,她突然想到:這只是個測試碍侦,不是真的,然后輕輕敲了下玻璃隶糕,玻璃碎裂了瓷产。她從測試中醒過來了。
你有沒有在某些時刻枚驻,也會質疑一下:我所處的世界濒旦,是不是真的?Is it real?
我是一個書蟲再登,當我遇到問題時尔邓,很容易去找書。真正開始思考這些人生的終極問題锉矢,大概從我本科畢業(yè)到上海開始梯嗽。上學的時候,覺得生活就是在畢業(yè)以后開始的沽损。等到畢業(yè)后灯节,開始工作,發(fā)現(xiàn)接下去的人生:真他媽無聊绵估。
為什么會這樣呢炎疆?這樣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于是我找書国裳,看書形入,找答案。
在我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缝左,大致經歷了四個關鍵時刻唯笙。在這四個關鍵時刻上,我感覺自己突然醒了過來盒使,門打開了崩掘。再往里面走,還有門少办,一步一步苞慢,真相似乎就在眼前,但很快答案又變成了更大的問題英妓。
1)吸引力法則:想要什么挽放,宇宙都能給你绍赛?
有一年的新年元旦,我在租住的陜西南路那個小房間里辑畦,在日記本里寫下了兩條愿望:1.今年去一個地方旅行吗蚌。2.找到男朋友。寫完以后纯出,我就忘記這件事了(新年愿望不都是這樣的嗎蚯妇?)。
但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暂筝。寫完以后的一個月內箩言,公司尾牙抽獎,我拿了個一等獎(5000元旅游券)焕襟,然后又過了幾天陨收,我被安排相親,遇見了我未來老公鸵赖。然后半年后务漩,我和未來老公一起用我的旅游券去三亞旅行了。
兩個隨便寫下的新年愿望它褪,莫名其妙的完美實現(xiàn)菲饼。當然這樣的巧合,也就發(fā)生了一次吧列赎。但現(xiàn)在想來依然覺得很神奇宏悦。
若干年后,我遇到了風靡全球的一本書:《秘密》包吝。雖然這本書說實話寫的并不好饼煞,但它使得吸引力法則,量子物理诗越,能量理論讓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砖瞧。這本書要感謝量子物理的發(fā)展,頭一次嚷狞,科學和神學在某些層面握手言和块促,有了交集。
量子物理認為床未,一切事物都是能量組成竭翠。振動頻率偏低的能量,形成固體薇搁、液體斋扰,振動頻率偏高的能量观蜗,形成氣體杂靶。所以欢嘿,按量子物理的理論莉给,你跟你眼前的桌子唯一的區(qū)別,就是能量振動頻率不同而已问裕。
而思維逮壁,想法也是一種高頻能量,按照吸引力法則粮宛,相似的能量頻率吸引相似的能量頻率窥淆。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正面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和能量頻率窟勃,才能吸引到你想要的事物祖乳。
難道我的兩個新年愿望成真逗堵,是因為吸引力法則秉氧?
在嘗試了吸引力法則以后,有很多人抱怨蜒秤,為啥我天天想發(fā)財汁咏,但還是很窮呢?說實話作媚,我也是其中之一攘滩。之后也出來很多書解釋這個問題。其中一個解釋是:很多人雖然想有錢纸泡,但骨子里其實是“不相信”自己會變有錢的漂问。內在如果匱乏,只能吸引來匱乏女揭。內在富足蚤假,才能吸引來富足。所以關鍵不是“想”吧兔,而是真的“相信”磷仰。
雖然不管是《秘密》還是吸引力法則,被很多人質疑境蔼,但它的確打開了我的視線灶平,讓我開始接觸量子物理和能量的概念。原來箍土,你并不是你看到的樣子逢享,這個世界也并不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
在這個層面上吴藻,也許佛教說的“一切皆空”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拼苍。當把物質不斷切分,分子,原子疮鲫, 原子核吆你,弦.....到最后不就是一些能量在振動么? 那不是“空”嗎俊犯? 也是因為量子物理妇多,我反而開始相信佛教的一些理論,也許是正確的燕侠。
2)瀕死體驗:人真的有靈魂嗎者祖?
因為量子物理,我開始接觸佛教的理論绢彤,于是不免開始思考:人真的是有靈魂的嗎七问?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茫舶,我慢慢接觸“瀕死體驗”的一些內容械巡。當看到這方面的案例和書籍越多,我也越來越開始相信:也許死去的僅僅是肉身饶氏,靈魂是不死的讥耗。
據(jù)研究,近一半的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指臨床上驗證已死亡疹启,但又活過來的經歷)都經歷了差不多的體驗:比如感覺自己漂浮起來古程,看著自己的身體;感到異常平靜喊崖,甚至感覺到無條件的愛挣磨;進入一個類似黑洞一樣的隧道,然后看到了白光荤懂;像看電影一樣的回顧自己這一生茁裙,突然明白了此生的目的;有些遇到了死去的親人......
而很多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势誊,活過來以后呜达,變得跟以前不一樣,變得不再害怕死亡粟耻,相信有靈魂查近,也相信活著是有目的,有意義的挤忙。
有很多“活過來”的人寫了書霜威,我也看了好幾本,其中最讓我感動和深受啟發(fā)册烈,并經常會拿出來看的是一位生活在香港的印度女生寫的:《Dying to be me》(再活一次戈泼,和人生溫柔相擁)婿禽。作者安妮塔的經歷實在神奇,她在被癌癥折磨了四年后大猛,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扭倾,而等她醒過來后,癌癥奇跡般的不治而愈挽绩。在瀕死體驗中膛壹,她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與萬物合一的時空,感受到了無條件的大愛唉堪,她又見到了死去的父親和好友模聋,同時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還沒完成,勇敢地選擇了繼續(xù)回來唠亚。
我經常打開這本書链方,翻到她痊愈以后的生活。她覺得自己以前活得之所以痛苦灶搜,就是太考慮別人了祟蚀,害怕做自己,不愛自己占调,不愿意接受自己暂题。重新活過來以后移剪,她開始像孩子一樣的活究珊,接受自己是完美的,順應生命纵苛,不去計劃剿涮,不去對抗,毫無畏懼地活下去攻人。
有興趣的話取试,你也可以去看她的演講視頻:https://v.qq.com/x/page/h0127vu8vp5.html?
3)輪回:人生的功課是靈魂自己選擇的?
很多人無法接受佛教怀吻,主要是實在無法接受輪回的概念瞬浓。雖然我慢慢相信人是有靈魂的,然后靈魂會因為一些原因蓬坡,不停地進入三維世界來體驗猿棉,但我不是很愿意接受佛教,或其他宗教所傳遞的:輪回就是完全的因果報應屑咳,像某種懲罰機制萨赁,做了好事上天堂,做了壞事下地獄兆龙,似乎靈魂無法決定自己是否要輪回這件事杖爽。
如果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靈魂都是屬于最高本源,那么人生是靈魂自己選擇來經歷的嗎慰安?帶著這個問題腋寨,我又去書海里面尋找各種答案。
這時候化焕,我遇到了一本書《前世今生》精置。聽著書名很像某些神秘學家寫的東西,但其實它出自耶魯大學醫(yī)學博士锣杂,同時也是心理醫(yī)生的布萊恩.魏斯脂倦。
魏斯博士在30年前開始用催眠療法,幫助病人回憶童年元莫,從而治療心理疾病赖阻。作為一個正統(tǒng)學校畢業(yè)的心理學家,魏斯一開始是不接受有“前世”這件事的踱蠢。但他的一個病人火欧,凱瑟琳徹底改變了他。在催眠過程中茎截,凱瑟琳不斷地回憶起她的多段前世經歷苇侵,并有很多“大師”在這個過程中傳遞靈魂,生命的訊息給他企锌。凱瑟琳在催眠過程中榆浓,不但可以回憶起自己的前世,還帶來了魏斯死去的父親和兒子的訊息撕攒,而這些細節(jié)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陡鹃。魏斯頂著被學術界抨擊的風險,慢慢接受“人有靈魂抖坪,靈魂不斷轉世萍鲸,每一世都是靈魂自己選擇的功課”,并開始采用前世催眠療法擦俐,幫助病人治病脊阴。他幫凱瑟琳治病的這段經歷,寫成了《前世今生》這本書蚯瞧。后來他還出版了很多其他病人案例的書籍嘿期。這些催眠案例,帶來了很多關于靈魂状知,關于輪回秽五,關于活著的目的和意義的信息,也關于很多傷痛的起因和療愈過程饥悴。
雖然關于輪回的書和資料很多坦喘,但這本書出奇的有說服力盲再,可能跟作者本身的學術背景有關。作者突破了很多學術壓力瓣铣,接受前世概念答朋,并在前世催眠治療領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得到了學術界的肯定棠笑。
4)臣服實驗:接受命運梦碗,生命會自己綻放?
好吧蓖救,雖然我愿意相信死后有另外一個世界洪规,靈魂自己選擇來人世體驗,來創(chuàng)造循捺。但問題是斩例,我們一出生,就忘記了所謂靈魂的目的从橘,一下子被卷入這個三維世界的洪流念赶,不知道來自哪里,不知道去往何處恰力。
那么叉谜,我是要先回憶起來,此生目的是什么踩萎?我的使命是什么停局?還是先活著,看命運帶我去哪驻民?
當接觸這方面的資訊越多翻具,我越覺得不能再蒙頭過日子了履怯,必須要先找到或回憶起此生目的或使命回还,才能找到正確的路,不然就是浪費時間叹洲。
為了找到正確的路柠硕,我嘗試了各種方式,比如找占星師看我的星盤运提,做各種性格測試蝗柔,學習冥想,夢境解析民泵。癣丧。。有時似乎摸到了點線索栈妆,有時又開始稀里糊涂的過日子胁编,找到的方向或啟示也是像碎片一樣厢钧,無法拼成一張完整地圖。
記得大概十年前嬉橙,我去上海圖書館聽胡因夢的講座早直。講座的具體內容忘記了,只記得一個細節(jié):胡因夢曾經問一個在美國傳法的高僧市框,怎么過好這一生霞扬?高僧僅說了一個英文字:accept。
接受枫振?這個詞喻圃,對于當時剛大學畢業(yè)沒多久,帶著一肚子困惑加憤青的我來說粪滤,實在難以理解级及,甚至無法“接受”。接受不就是妥協(xié)额衙,不就是行尸走肉饮焦?那還怎么改變世界了?人怎么進步窍侧,世界怎么變美好了县踢?
雖然十年過去,在職場伟件,家庭硼啤,生活中經歷各種摸爬滾打,看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書斧账,我對“接受才能過好這一生”依然無法深刻理解谴返,但沒有像十年前那么排斥了。
如果人生的功課是靈魂自己選擇的咧织,所有的遭遇都是學習這門功課需要的場景和素材嗓袱,那我為什么要排斥,抱怨习绢,抵抗呢渠抹? 我是不是應該先無條件接受自己,接受這個世界(好與壞)闪萄,然后再去行動呢梧却?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遇到了一本書败去,《臣服實驗》放航。這本書似乎是在恰當?shù)臅r刻,來回答我的疑問的圆裕。接受就是臣服广鳍,但不管是接受還是臣服缺菌,都太概念化了,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應用搜锰。而這本書的作者用40年的人生經歷伴郁,給出了很好的“應用”版本。作者麥克辛格蛋叼,因為早年的一次“內在覺醒”焊傅,開始專注于靈修。原來他只想找個地方狈涮,建立一個瑜伽和靈修中心狐胎,帶著學徒一起獲得內在平靜。但生命總是出奇不意的要給他更大的舞臺歌馍,慢慢他從一個隱居者握巢,瑜伽士,開始從商松却,開企業(yè)暴浦,成為了上市公司執(zhí)行長。雖然他也有過不理解晓锻,排斥命運的安排歌焦,但靈修學到的“臣服”,讓他接受命運帶來的種種變化砚哆,然后也收獲了他從來沒有想過的人生經歷独撇。
我很慶幸自己在年初看到了這本書,也慢慢在生活中實踐“臣服”躁锁。很神奇的是纷铣,2017年對我來說,是個脫離計劃战转,跌蕩起伏搜立,充滿驚喜的一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匣吊,我也學著開始不去計劃儒拂,好奇地看看命運要帶給我什么,帶我去哪里色鸳。
4.
韓寒的一個電影里說:聽了這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见转。
聽到這句話命雀,我在電影院里面哈哈哈笑出了聲。這句話放到我身上斩箫,就是:看了這么多書吏砂,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撵儿。
靈魂為什么要輪回這么多次,大概人生這功課真不好學狐血。
我在想淀歇,靈魂為什么要忘記前世,為什么選擇好了此生的目的匈织,但在出生以后就會忘記浪默?
也許忘記這個“設計”,就是為了讓我們相信這個三維世界的真實性缀匕,這樣才能更好地體驗人世纳决。只有體驗過,經歷過乡小,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阔加,或者說靈魂才能不斷進化。
所以满钟,尋找答案胜榔,了解真相只是其中一步,更重要的是湃番,就算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苗分,但依然勇敢地跳入生活這個大熔爐,看看我能煉出金子來牵辣,還是被煉成金子摔癣。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個虛擬人生里面纬向。任何一條路都是對的路择浊,任何一種體驗,最終都會有所得逾条。那么琢岩,與其抱怨,不如接受师脂。與其對抗担孔,不如把它當成一個游戲。
5.
你是否依然覺得自己只是個螻蟻吃警,跟幾十億螻蟻一起走在一條"無聊的路徑"上糕篇?
還是你愿意去懷疑一下:is it real?
如果是你自己選擇來到這里,那你還怕什么呢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