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一本新書《少有人走的路》毁葱,里面講到成年人逃避問題的行為實際上是阻礙自己心智成熟的過程垫言。我所理解的心智成熟,大概就是坦然面對問題倾剿,解決問題的能力筷频。同時,我也在思考前痘,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有哪些行為是阻礙孩子心智成熟的呢凛捏?
這里要講到今天早上發(fā)生的一件事,陽陽拉粑粑芹缔,拉完后就開始讓我?guī)兔Σ疗ü膳餮ⅰ5且驗槊髂?月即將上小學(xué),所以我從很早開始就鍛煉他自己擦最欠,所以現(xiàn)在是偶爾自己來示罗,但是每次都先求我惩猫。這一次,他看我態(tài)度比較堅決蚜点,就有些妥協(xié)轧房,但是說了一句話讓我有些醍醐灌頂。他說:你給我拿個零食吃绍绘,我就自己擦奶镶。雖然以前也會各種撒潑打滾求我?guī)退沁@種條件交換的形式第一次出現(xiàn)陪拘。
之所以說讓我醍醐灌頂厂镇,是因為,對于一個正常的人來說藻丢,擦屁股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剪撬,他既然會拿這個事情跟我提條件,太過于不可思議悠反,也太不該縱容了残黑。我完全能夠理解對于他來說,不愿意不喜歡自己擦屁股這個事斋否,但是無論如何他將來是一定要自己去做的梨水。那從“不會做-不愿意做-自然而然去做”的這個過程,我覺得也算是一個心智成熟的過程茵臭。他需要自己去克服內(nèi)心的不愿意和不快疫诽,然后讓自己慢慢成熟并習(xí)慣去做這件事。我相信就這件事而已旦委,每個人都能夠在內(nèi)心克服并最終達(dá)到心智成熟奇徒。
從這件事中,我意識到一點缨硝,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孩子不肯或不愿意做某些事的時候摩钙,會采用條件交換的形式來讓他完成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事實上這個行為就大大的阻礙了孩子自己的心智成熟查辩。明明他應(yīng)該靠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內(nèi)心的不滿胖笛、不肯、不愿意宜岛,最終走向成熟长踊。而作為養(yǎng)育者,卻把他應(yīng)該自己克服的內(nèi)因萍倡,進(jìn)行了外化身弊、物化。你不是不愿意做這個事嗎,好的佑刷,我給你一些其他的獎勵莉擒,讓你去做這個事酿炸。你以為孩子是克服了困難完成了這件事瘫絮,實際上他眼里只是看到了獎勵。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填硕,沒有了任何人的獎勵麦萤,他還能輕易克服嗎?
之前看到一些新聞扁眯,“讓做快遞員的父親下跪壮莹,因為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因為覺得丟臉姻檀∶”另外一個“在商場對著母親喊,你不給我買蘋果手機(jī)绣版,你就不是我媽胶台。”等等杂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诈唬。我猜想,他們之所以會這樣缩麸,可能有一部分原因也 是父母在他們小時候?qū)τ谒麄儍?nèi)心應(yīng)該自己克服的困難進(jìn)行外化铸磅、物化的結(jié)果。甚至本末倒置的認(rèn)為父母應(yīng)該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杭朱,才配做父母阅仔。當(dāng)然,這種屬于極端的例子弧械。大多數(shù)成年人八酒,還是帶著多多少少的心智不成熟正常的生活著。
成年人再想讓自己心智成熟就需要一個很漫長且孤獨的成長過程梦谜,原因在于丘跌,家庭中的慣性行為和習(xí)慣性的生活方式,一定是阻礙成長的唁桩,所以會比較困難闭树。
對于孩子則不同,養(yǎng)育者改變一些自己的小習(xí)慣和行為荒澡,就能徹底影響孩子的成長报辱。陽陽到現(xiàn)在為止,都不太會好好吃飯单山,經(jīng)常沒吃飽就不愿意吃了碍现,甚至有時候會不高興拿不吃飯這件事來威脅大人幅疼。很大的原因,我猜都是昼接,太喜歡在他吃飯的時候管束他吃這吃那爽篷,非得讓他吃上兩大碗大人們心里才踏實,甚至到最后就是哄騙慢睡,你好好吃飯逐工,吃完以后怎樣怎樣∑看到了吧泪喊,已經(jīng)把他自己吃飯的內(nèi)因轉(zhuǎn)化為外因且物化了。以至于現(xiàn)在不能滿足他外在的某些需求髓涯,他就不會好好吃飯了袒啼。當(dāng)然,我相信吃飯這個問題和擦屁股一樣纬纪,將來都會在各種原因下蚓再,讓他自然而然走向心智成熟。所以并不算很大的事育八。
但是還有一些其他有型無型对途、能看到不能看到的方面,需要讓他自己面對髓棋,自己走向成熟实檀。作為養(yǎng)育者,很多時候按声,需要的就是耐心膳犹,給他時間,讓他自己進(jìn)行心里斗爭签则,最終克服心里斗爭须床,在內(nèi)心深處自己坦然接受以后再做決定,慢慢才能培養(yǎng)各方面的心智成熟渐裂。理性的想一想豺旬,其實教育孩子也是蠻簡單的,他不高興的時候柒凉,允許他盡情的哭族阅。他不愿意的時候,給他時間膝捞,讓他自己去走這個心智成熟的過程坦刀。當(dāng)然,要給他信心,并且要平靜淡定的陪伴他鲤遥。這樣就夠了...因為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沐寺,根本不是父母的特異功能。
最重要的是盖奈,不要去干擾他混坞,那些不允許孩子哭鬧;不允許孩子說不卜朗;當(dāng)孩子說不的時候拔第,不肯給孩子時間去思考咕村、斗爭场钉、接受、成長的過程懈涛,都是父母在做負(fù)面工作逛万。
再來說說養(yǎng)育者的“哄騙”動機(jī),為什么那么多的家長會選擇條件交換的形式來“幫助”孩子成長呢批钠?原因大概有這么幾點:
1宇植、自以為是一個獎勵政策,完全相信這是在幫助孩子埋心。初心是對的指郁,但是不得不說我認(rèn)為這個方法是錯的。
2拷呆、無法面對孩子的負(fù)面情緒闲坎,無法忍受孩子哭鬧,可能是出于不忍茬斧,也可能是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焦慮腰懂,反正就是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孩子哭鬧說不,所以采用這種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3项秉、實在是黔驢技窮绣溜,養(yǎng)育者想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只能用這種“唯一”的辦法解決問題娄蔼,甚至認(rèn)為那些允許孩子一直哭的父母是“殘忍”的怖喻,為什么不能哄哄他呢?
說的極端一點岁诉,這種方法有沒有點像拐騙孩子的行為呢锚沸?叔叔給你糖吃,你給叔叔走吧唉侄,忘記離開父母的痛苦吧咒吐,我這有糖呢?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這個例子舉的有些極端了恬叹,哈哈候生。我想表達(dá)的就是,這個方法真的不是可取的绽昼。當(dāng)然唯鸭,這個世界也確實存在一些,你有所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交換行為硅确,但這應(yīng)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目溉,而不是為了得到交換結(jié)果才去做的事。長此以往這個生命菱农,大概也是為回報而活著缭付,為別的而活著,并非為自己而活循未。
真正為自己而活的人陷猫,清楚自己的內(nèi)心,做任何事的妖,不做任何事都是自己的意愿绣檬。當(dāng)然外界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一定不會讓自己迷失嫂粟。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為自己而活娇未,我希望他成年以后在各方面都能心智成熟,能夠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星虹。好好活著零抬,好好體驗這一場生命,足矣搁凸。
(文章有點亂媚值,湊合看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