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物-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对粪,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武鲁,傳九位皇帝蔬咬,享國167年才漆。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柒昏,因皇室姓趙显蝌,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破喻,后周諸將發(fā)動陳橋兵變虎谢,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曹质,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婴噩,改元建隆。后通過杯酒釋兵權(quán)羽德,將兵權(quán)與財政權(quán)集中于中央几莽,避免了中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的亂象。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宅静、西夏章蚣、金國的戰(zhàn)爭中失利。

靖康元年(1126年)發(fā)生靖康之難姨夹,靖康二年(1127)正月纤垂,金軍先后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磷账,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峭沦、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jié)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逃糟。四月初一金軍俘虜徽吼鱼、欽二帝和后妃、皇子履磨、宗室蛉抓、貴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剃诅、輿服巷送、法物、禮器矛辕、渾天儀等也被搜羅一空滿載而歸笑跛,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變”,北宋由此滅亡聊品。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飞蹂、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guān)為界翻屈;西北以陜西橫山陈哑、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惊窖、大渡河為界刽宪。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于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界酒,并重金贖回幽云七州圣拄。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采用分化事權(quán)方式毁欣,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庇谆,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wù)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凭疮,起了重要的作用饭耳,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北宋時期對外關(guān)系在唐朝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执解,在東亞朝鮮日本關(guān)系交流密切哥攘,在東南亞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lián)系,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非洲材鹦。

(1)宋太祖-趙匡胤

(927—976)宋王朝創(chuàng)建者。公元960—976年在位耕姊。世為涿州(今屬河北)人桶唐,出生于洛陽(今屬河南)。

后漢乾祐元年(948)茉兰,樞密使郭威討李守真尤泽,應(yīng)募為部屬。后周顯德三年(956)规脸,積功至殿前都指揮使坯约,拜定國軍節(jié)度使。六年莫鸭,升殿前都點檢闹丐;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jié)度使被因。七年初卿拴,發(fā)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梨与,改元建隆堕花。平定李筠、李重進叛變粥鞋。次年缘挽,以杯酒釋兵權(quán)方式,解除石守信、高懷德等重要禁軍將領(lǐng)兵權(quán)壕曼。

繼采取先南后北戰(zhàn)略苏研,平定南方諸國:乾德元年(963)平荊湖(荊南、湖南)窝稿,三年平后蜀楣富;開寶四年(971)平南漢,八年平南唐伴榔。開寶二年又親征北漢纹蝴。在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爭同時,改革官制踪少,加強中央集權(quán)塘安。設(shè)參知政事為副相,以樞密使掌軍政援奢,三司使掌財政兼犯,以分宰相之權(quán)。選精壯地方廂兵為中央禁兵集漾,以削弱地方兵力切黔。立更戍法,使兵將不相知具篇,以防將領(lǐng)擁兵謀反纬霞。平定湖南后,各州置通判驱显,分割知州權(quán)力诗芜;又派文臣京、朝官任地方知縣、知州等,代替軍人掌地方政權(quán)亿傅。設(shè)轉(zhuǎn)運使掌管地方財權(quán),并監(jiān)察地方官翠桦。頒《宋刑統(tǒng)》,加強控制司法權(quán)叙淌。并興修水利秤掌,獎勵農(nóng)桑,選用將領(lǐng)駐守北方要地鹰霍,防御契丹闻鉴。加強和鞏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但其重文輕武茂洒、偏重防內(nèi)的政策孟岛,對宋朝積弱局面的形成,有所影響。

(2)宋太宗-趙炅

(939—997)北宋皇帝渠羞。公元976—997年在位斤贰。太祖弟。初名匡義次询,建隆元年(960)為殿前都虞候荧恍,改名光義,拜泰寧軍節(jié)度使屯吊,次年為開封尹送巡。

開寶六年(973)封晉王。九年即位盒卸,改名炅骗爆,改元太平興國。繼續(xù)執(zhí)行太祖對割據(jù)政權(quán)各個擊破的策略蔽介,太平興國三年(978)摘投,平海軍節(jié)度使陳洪進、吳越王錢俶被迫相繼納土虹蓄。四年犀呼,親征,平北漢薇组。乘勝攻遼圆凰,高梁河之戰(zhàn),大敗而歸体箕。雍熙三年(986),再命將三路攻遼挑童,岐溝關(guān)之戰(zhàn)累铅,宋軍又大敗。此后站叼,對遼采取守勢娃兽,并認為“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尽楔;惟奸邪無狀投储,若為內(nèi)患,深為可懼”阔馋。

執(zhí)行守內(nèi)虛外政策玛荞,進一步加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禁節(jié)度使補親吏為鎮(zhèn)將呕寝,收節(jié)度使所領(lǐng)支郡歸朝廷直轄勋眯。設(shè)考課院、審官院等,加強對官員的考查與選拔客蹋。建崇文院塞蹭,編纂《太平御覽》等書,并大規(guī)模擴大科舉取士讶坯,加強“重文”風氣番电。淳化中,鎮(zhèn)壓王小波辆琅、李順起義漱办。

(3)宋真宗-趙恒

(968—1022)北宋皇帝。公元997—1022年在位涎跨。太宗子洼冻。

太平興國八年(983)封韓王,端拱元年(988)封襄王隅很,淳化五年(994)封壽王撞牢,任開封尹。至道元年(995)立為太子叔营,判開封府事屋彪。三年,太宗死绒尊,即位畜挥。前期勤于政事,分全國為十五路婴谱,各路轉(zhuǎn)運使輪流返京蟹但,詢以民事,蠲放五代以來欠稅谭羔。景德元年(1004)华糖,遼軍南下,在宰相寇準促使下親征瘟裸,訂澶淵之盟以和客叉。后期信用王欽若,五年正月话告,迎奉天書兼搏,改元大中祥符。又東封泰山沙郭,西祀汾陰(詳“天書封祀”)佛呻,謁曲阜孔廟、亳州太清宮病线,并廣建宮觀件相,粉飾太平再扭,勞民傷財,歲出日增夜矗。

(4)宋仁宗-趙禎

(1010—1063)北宋皇帝泛范。1022—1063年在位。真宗子紊撕。

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壽春郡王罢荡,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為太子对扶。乾興元年(1022)即位区赵,初由劉太后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浪南,始親政笼才。康定元年(1040)络凿,宋骡送、夏戰(zhàn)起,宋軍于三川口之戰(zhàn)絮记、好水川之戰(zhàn)和定川砦之戰(zhàn)中皆大敗摔踱,西夏傷亡亦重。慶歷三年(1043)怨愤,以“歲賜”銀派敷、絹、茶等與西夏議和撰洗。遼乘宋篮愉、夏交戰(zhàn)之際,屯兵邊境差导,索取關(guān)南地潜支,被迫增納歲幣,加之官員柿汛、士兵大增,形成冗費埠对、冗官络断、冗兵之積貧積弱局面,雖曾起用范仲淹任參知政事项玛,進行改革(史稱慶歷新政)貌笨,但在反對派攻擊下,不久即廢罷襟沮。

(5)劉皇后

(969或970—1033)北宋益州華陽(今四川成都)人锥惋。真宗皇后昌腰。

始嫁蜀人龔美(即劉美),美攜之入京師膀跌。真宗為襄王時遭商,納于潛邸。真宗即位后捅伤,乃以美為兄劫流。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二月,立為皇后丛忆。李宸妃生仁宗祠汇,劉后取為己子。性警敏熄诡,曉書史可很,真宗深重之,由是漸干外政凰浮。真宗死我抠,遺詔尊為皇太后,軍國重事导坟,權(quán)取處分屿良。仁宗立,劉后稱制凡十一年惫周,號令嚴明尘惧,史稱“章獻垂簾”。然晚年頗親用外戚递递、內(nèi)官喷橙。卒謚莊獻明肅。慶歷四年(1044)登舞,改謚章獻明肅贰逾。

(6)宋英宗-趙曙

(1032—1067)北宋皇帝。1063—1067年在位菠秒。真宗弟商王趙元份孫疙剑,濮王趙允讓子。初名宗實践叠,嘉祐七年(1062)立為皇子言缤,改名曙,封巨鹿郡公禁灼。

八年管挟,仁宗死,即位弄捕,因病由曹太后垂簾聽政僻孝。治平元年(1064)五月病愈导帝,在宰相韓琦促使下,曹太后撤簾穿铆,始親政您单。三年,西夏攻宋悴务,經(jīng)遣使詰問睹限,宋夏復和。司馬光進所撰《通志》八卷讯檐,他命置局設(shè)官繼續(xù)編撰羡疗,后成《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

(7)宋神宗-趙頊

(1048—1085)北宋皇帝别洪。1067—1085年在位叨恨。英宗子。

嘉祐八年(1063)封淮陽郡王挖垛。治平元年(1064)封潁王痒钝,三年立為太子。四年即位痢毒,力圖“思除歷世之弊送矩,務(wù)振非常之功”。熙寧二年(1069)哪替,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栋荸,開始變法,以圖富強(詳“王安石變法”)凭舶。同時改組官僚機構(gòu)晌块,整頓吏治,以保證新法的實施帅霜。但在變法中動搖不定匆背,終于失敗。四至六年身冀,命王韶開拓熙钝尸、洮等五州,設(shè)熙河路搂根,取得勝利珍促,史稱熙河開邊。五年兄墅,章惇開拓梅山地區(qū),史稱梅山之役澳叉。八年隙咸,屈從遼的要求沐悦,重劃河東邊界,棄地數(shù)百里五督。元豐三年(1080)至五年藏否,進行官制改革,史稱元豐改制充包。屢遣將進攻西夏副签,靈州之戰(zhàn)、永樂城之戰(zhàn)皆大敗基矮,此后采取守勢淆储。

(8)宋哲宗-趙煦

(1077—1100)北宋皇帝。1085—1100年在位家浇。神宗子本砰。

元豐五年(1082)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钢悲,同年三月即位点额,時年尚幼,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莺琳,改次年為元祐元年(1086)还棱,陸續(xù)起用舊黨司馬光、呂公著惭等、文彥博為相珍手,新黨俱被貶逐,王安石新法全被罷除咕缎,史稱元祐更化珠十。八年太皇太后死,始親政凭豪。次年四月焙蹭,改當年為紹圣元年,明令紹述神宗新法嫂伞,罷免宰相范純?nèi)士桌鳌未蠓琅c執(zhí)政蘇轍等舊黨,起用新黨章惇為相帖努,曾布撰豺、蔡卞等為執(zhí)政,元豐時實施的新法拼余,次第恢復污桦,史稱紹圣紹述。

(9)宋徽宗-趙佶

(1082—1135)北宋皇帝匙监。1100—1126年在位凡橱。神宗子小作,哲宗弟。

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郡王稼钩,紹圣三年(1096)封端王顾稀。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坝撑,無嗣静秆,即位。初欲調(diào)和熙巡李、豐與元祐黨爭抚笔,旋以“紹述”神宗為國策。任用蔡京等主持國政击儡。京等托名“紹述”塔沃,禁錮元祐黨人,排斥異己阳谍,變亂新法蛀柴,蠹國害民。又崇奉道教矫夯,大建宮觀鸽疾,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窮奢極欲训貌,大興土木制肮,搜括江南奇花異石,用船北運递沪,稱“花石綱”豺鼻,在京師建延福宮、艮岳款慨。階級矛盾激化儒飒,河北、京東檩奠、兩浙等地都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桩了。遣使約金攻遼,以取燕云埠戳。宣和七年十二月(1126)井誉,金兵南下,傳位趙桓(欽宗)整胃,自稱太上皇颗圣。靖康二年(1127),為金人俘虜北去。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岂。

擅書法荚藻,自成一家,稱“瘦金體”洁段,有《千字文卷》等書跡傳世。工花鳥共郭,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祠丝、《池塘秋晚》等。能詩詞除嘹,著有《宣和宮詞》三卷写半,佚。近人輯有《宋徽宗詩》尉咕、《宋徽宗詞》叠蝇。

(10)宋欽宗-趙桓

(1100—1161)北宋皇帝。1126—1127年在位年缎』诖罚徽宗長子。

建中靖國元年(1101)封京兆郡王单芜,大觀二年(1108)封定王蜕该,政和五年(1115),立為太子洲鸠。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堂淡,金兵入犯時除開封牧,受禪扒腕。靖康元年(1126)绢淀,金兵攻汴京,軍民要求抵抗瘾腰,雖被迫起用抗戰(zhàn)派李綱抗擊金兵皆的,但仍不斷向金屈辱求和,許割太原居灯、中山祭务、河間三鎮(zhèn),又同意割讓河北怪嫌、河東义锥。不久,金兵攻破汴京岩灭。次年拌倍,與徽宗同被俘北去,北宋滅亡。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柱恤。

(11)潘美

(925—991)北宋大名(治今河北大名東)人数初,字仲詢。

從后周世宗征高平梗顺,以功遷西上閤門副使泡孩。入宋,以行營都監(jiān)從太祖平李重進寺谤。荊湖平仑鸥,為潭州防御使。開寶三年(970)变屁,為賀州路行營諸軍都部署眼俊,連克富、賀粟关、昭疮胖、桂、連闷板、韶諸州澎灸,次年,直驅(qū)廣州遮晚,平南漢击孩,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七年鹏漆,為升州道行營都監(jiān)巩梢,次年,敗南唐水陸十萬眾于金陵城下艺玲。九年秋括蝠,副黨進伐北漢。太平興國四年(979)饭聚,為北路都招討兼判太原行府事忌警,平北漢,繼征范陽秒梳,知幽州行府事法绵。及班師,命留兼三交都部署酪碘,屯兵積粟朋譬,以御契丹。雍熙三年(986)兴垦,宋大舉進攻徙赢,為云字柠、應(yīng)、朔等州都部署狡赐,出雁門窑业。因指揮失當,名將楊業(yè)陷敵戰(zhàn)死枕屉,削秩常柄。后加同平章事。卒謚武惠搀擂。

(12)楊業(yè)

(拐纱?—986)北宋麟州(今陜西神木北)人,一名繼業(yè)哥倔,本名重貴。世為麟州土豪揍庄。

善騎射咆蒿,弱冠事北漢劉崇,為保衛(wèi)指揮使蚂子,以驍勇聞沃测。賜姓劉,累遷建雄軍節(jié)度使食茎、侍衛(wèi)都虞候蒂破,屢立戰(zhàn)功,號稱“無敵”别渔。北漢亡附迷,歸宋,復姓楊哎媚,為右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喇伯、鄭州防御使,遷知代州拨与,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稻据,敗契丹軍,以功遷云州觀察使买喧、判鄭州捻悯,知代州,威鎮(zhèn)邊境淤毛,頗受信用今缚。雍熙三年(986)北征,為云低淡、應(yīng)路行營副都部署荚斯,拔云、應(yīng)、寰事期、朔四州滥壕。以曹彬軍敗退,回代州兽泣。不久绎橘,奉命護送四州民內(nèi)遷,遇契丹大軍唠倦,建議設(shè)伏固守以保全民眾称鳞,監(jiān)軍等不從,迫令出戰(zhàn)稠鼻,雖自知眾寡不敵冈止,猶力戰(zhàn)至暮,退至陳家谷候齿,諸將不守約熙暴,離谷,遂失援慌盯,重傷被擒周霉,不食三日而死。

為將勇而有謀亚皂,與士卒同甘苦俱箱,為政簡易,郡民愛之灭必。其事跡后世演為“楊家將”故事狞谱。

(13)楊延昭

(958—1014)北宋麟州(治今陜西神木北)人,本名延朗禁漓。楊業(yè)子芋簿。

太平興國中以蔭補供奉官。父死璃饱,擢崇儀副使与斤,知景州。歷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荚恶、寧邊軍部署等職撩穿,防守北邊,屢敗契丹谒撼。景德二年(1005)食寡,徙高陽關(guān)副都部署。官至英州防御使廓潜。為人沉默寡言抵皱,不問家事善榛,而智勇善戰(zhàn),號令嚴明呻畸,與士卒同甘苦移盆,身先士卒而推功于下,故人樂為用伤为。守邊二十余年咒循,契丹畏服,呼為“楊六郎”绞愚。

(14)楊文廣

(叙甸?—1074)北宋麟州(今陜西神木北)人,字仲容位衩。楊業(yè)孫裆蒸,延昭子。

為范仲淹擢用糖驴,后為廣西鈐轄僚祷,知宜、邕二州遂赠。治平中任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熙寧元年(1068)任秦鳳副都總管晌杰,筑篳篥城(今甘肅武山甘谷)跷睦,擊退西夏騎兵。歷官定州路副都總管肋演、步軍都虞候抑诸。遼人爭代州地界,他獻陣圖及攻取幽燕之策爹殊,旋卒蜕乡。

(15)寇準(凖)

(961—1023)北宋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字平仲梗夸。

太平興國進士层玲,授大理評事、知巴東縣反症,徙成安縣辛块,通判鄆州。召試铅碍,授右正言润绵、直史館,稍遷樞密直學士胞谈、判吏部東銓尘盼。頗敢直諫憨愉,太宗比為魏征。淳化初除樞密副使卿捎,尋進同知樞密院事配紫,坐事罷知青州。淳化五年(994)娇澎,召除參知政事笨蚁,勸太宗立太子。至道中趟庄,罷知鄧州括细。真宗即位,徙河陽戚啥、同州奋单、風翔。入權(quán)知開封府猫十,歷三司使览濒,景德元年(1004),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拖云。遼兵大入贷笛,中外震駭,他力排眾議,請帝親征,真宗遂至澶州发魄,和議而還吻氧。旋為王欽若所譖,罷相知陜州。天禧三年(1019)再相,真宗病,劉皇后預朝政掀淘,他密奏請以太子監(jiān)國,事泄油昂,罷相革娄,封萊國公。丁謂乘機傾陷冕碟,貶道州司馬稠腊,再貶雷州司戶參軍,卒于貶所鸣哀。仁宗朝追謚忠愍架忌。著作有《寇萊公集》。

(16)范仲淹

(989—1052)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我衬,字希文叹放。大中祥符進士饰恕。

少時貧困力學。天圣初井仰,任泰州興化令埋嵌,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稱范公堤俱恶。天圣六年(1028)雹嗦,任秘閣校理,因請劉太后還政合是,出判河中府了罪,移陳州。仁宗親政聪全,擢右司諫泊藕。以力諫廢郭后,忤宰相呂夷簡难礼,出知睦州娃圆、蘇州。在蘇州時曾疏浚太湖入海水道蛾茉,解除江南澇災(zāi)讼呢。旋召還判國子監(jiān),遷權(quán)知開封府谦炬。景祐三年(1036)悦屏,針對時弊上《百官圖》,對呂夷簡多所指摘吧寺,被指為朋黨窜管,出知饒散劫、潤稚机、越三州』癫康定元年(1040)赖条,召為陜西都轉(zhuǎn)運使,未幾常熙,與韓琦同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纬乍,兼知延州,負防御西夏重責裸卫,與韓琦齊名仿贬,時稱范韓。慶歷三年(1043)墓贿,入為樞密副使茧泪,旋拜參知政事蜓氨,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歷新政队伟,為夏竦等中傷穴吹,復被指為朋黨,罷政嗜侮,出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等港令。

工詩文,晚年所作《岳陽樓記》锈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顷霹,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語,為世所傳誦宜猜。亦工詞泼返。著作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17)歐陽修

(1007—1072)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姨拥,字永叔绅喉,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叫乌。

四歲喪父柴罐,家貧好學,曾以荻畫地練字憨奸。既長革屠,得唐韓愈集,立志為古文排宰。天圣八年(1030)進士似芝。景祐間為館閣校勘板甘,作《朋黨論》党瓮,為范仲淹申辯,貶夷陵令盐类。慶歷三年(1043)寞奸,知諫院,擢知制誥在跳,贊助慶歷新政枪萄。新政失敗,復上疏反對罷范仲淹事猫妙,出知滁瓷翻、揚、潁等廾十一年。召回后齐帚,遷翰林學士元践。嘉祐二年(1057)知貢舉,排抑險怪奇澀的“太學體”童谒,文風為之一變单旁。五年,任樞密副使饥伊,次年拜參知政事象浑。英宗初,力主尊英宗生父濮王為“皇”琅豆,引起濮議之爭愉豺,頗受非議。神宗初茫因,辭位出知亳蚪拦、青、蔡三州冻押,因反對熙寧新法驰贷,堅請致仕。

生平喜獎掖后進洛巢,曾鞏括袒、王安石、蘇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稱譽稿茉。于文學锹锰、史學俱卓有成就。曾奉詔與宋祁等修《唐書》(《新唐書》)漓库,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恃慧,集金石遺文為《集古錄》,另有《歐陽文忠公集》渺蒿、《六一詞》等痢士。

(18)包拯

(999—1062)北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蘸嘶。

天圣進士良瞧。累遷監(jiān)察御史陪汽,建議練兵選將训唱,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挚冤,歷三司戶部判官况增,京東、陜西训挡、河北轉(zhuǎn)運使澳骤。入為三司戶部副使歧强,支持解鹽通商之制。改知諫院为肮,數(shù)論斥權(quán)幸大臣摊册。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颊艳,徒知瀛茅特、揚等州府,再召入朝棋枕,歷權(quán)知開封府白修、權(quán)御史中丞、三司使重斑。嘉祐六年(1061)為樞密副使兵睛,窄于位,謚孝肅窥浪。

為官以斷訟明敏正直著稱祖很。知廬州時,執(zhí)法不避親黨漾脂。在開封時突琳,開正門,令訟者直到堂前符相,自陳曲直拆融,杜絕吏奸。立朝剛毅啊终,貴戚镜豹、宦官等為之斂手,當時有“關(guān)節(jié)不到蓝牲,有閻羅包老”之語趟脂。有《包孝肅奏議》十卷傳世。

(19)狄青

(1008—1057)北宋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人例衍,字漢臣昔期。

行伍出身,善騎射佛玄。寶元初硼一,任延州指使,宋與西夏戰(zhàn)爭梦抢,常為先鋒般贼。四年間二十五戰(zhàn),屢敗強敵。得尹洙薦哼蛆,韓琦蕊梧、范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春秋左傳》腮介,遂折節(jié)讀書肥矢,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累遷涇原路都部署叠洗、經(jīng)略招討副使橄抹,移真定路都部署,遷彰化軍節(jié)度使知延州惕味÷ナ模皇祐四年(1052),擢樞密副使名挥。儂智高反疟羹,因上表請行,除宣撫荊湖南北路禀倔、經(jīng)制廣南盜賊事榄融;至賓州,整肅軍紀救湖,出敵不意愧杯,夜度昆侖關(guān),破敵鞋既。還力九,拜樞密使。至和三年(1056)邑闺,受謠言中傷跌前,出判陳州。

為人慎密寡言陡舅,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后發(fā)抵乓,正部伍、明賞罰靶衍,與士卒同甘苦灾炭,推功將佐,甚有聲名颅眶。

(20)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蜈出,字介甫,號半山帚呼。

慶歷二年(1042)進士掏缎,授簽書淮南判官。七年煤杀,改知鄞縣眷蜈,起堤堰,決陂塘沈自,興修水利酌儒;貸谷與民,出息還官枯途。歷舒州通判忌怎、群牧判官。嘉祐二年(1057)酪夷,知常州榴啸。次年,移提點江東刑獄晚岭,入為三司度支判官鸥印,向仁宗上萬言《言事書》,主張培養(yǎng)人才坦报,變法革新库说,未被采納。遷知制誥片择,以母喪去職潜的。神宗即位,起知江寧府字管,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啰挪,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列舉北宋建國以來各項制度弊端嘲叔,闡述改革必要脐供,與神宗意合。熙寧二年(1069)借跪,拜參知政事政己,設(shè)制置三司條例司,主持變法掏愁,陸續(xù)頒行農(nóng)田水利歇由、青苗、均輸果港、保甲沦泌、免役(募役)、市易辛掠、保馬谢谦、方田等新法释牺,史稱王安石變法。次年回挽,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没咙。新法遭保守派強烈反對。七年千劈,罷相祭刚,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江寧府。八年墙牌,復相涡驮。九年,再罷相喜滨,出判江寧府捉捅,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次年虽风,封舒國公锯梁。元豐二年(1079),復拜尚書左仆射焰情、觀文殿大學士陌凳,改封荊國公。卒内舟,贈太傅合敦。紹圣中,謚文验游。崇寧三年(1104)充岛,追封舒王。

他在執(zhí)政期間耕蝉,曾與子雱及呂惠卿等重新注釋《周官》崔梗、《尚書》、《詩經(jīng)》垒在,頒之學官蒜魄,各書不用先儒傳注,時稱《三經(jīng)新義》场躯。退居江寧府時谈为,又撰《字說》,文字訓詁亦多與前人不同踢关。善屬文伞鲫,其詩詞亦清新高峻,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签舞。其文集今傳有《王文公文集》秕脓、《臨川先生文集》兩種柒瓣,后人并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吠架。

(21)司馬光

(1019—1086)北宋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芙贫,字君實,號迂叟诵肛,世稱涑水先生屹培。

寶元進士默穴。授奉札郎怔檩,簽蘇州判官事。累遷天章閣待制兼侍講蓄诽、知諫院薛训。英宗時,進龍圖閣學土仑氛。嘗撰《通志》八卷乙埃,頗得英宗重視。治平三年(1066)锯岖,受詔繼續(xù)編寫介袜。神宗即位,擢翰林學士出吹。時王安石當政遇伞,推行新法,他與之政見不合捶牢,乃求外任鸠珠。熙寧三年(1070),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秋麸。次年渐排,改判西京御史臺。從此住在洛陽灸蟆,六任冗官驯耻,皆以書局自隨,專意編修《資治通鑒》炒考,以漢代部分屬劉攽吓歇,魏晉屬劉恕,唐代屬范祖禹票腰,三人皆為一時之選城看。元豐七年(1084)書成,遷資政殿學士杏慰。哲宗即位测柠,召為門下侍郎炼鞠,進尚書左仆射,任相年余轰胁,盡罷新法谒主。卒贈太師、溫國公赃阀,謚文正霎肯。

學識淵博,史學之外榛斯,音樂观游、律歷、天文驮俗、書數(shù)懂缕,無所不通,但不喜釋老之學王凑。尚著有《稽古錄》搪柑、《涑水紀聞》、《潛虛》索烹、《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工碾、《法言集注》、《太玄注》百姓、《易說》等渊额。

(22)蘇洵

(1099—1066)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明允瓣戚,號老泉端圈。

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子库,又舉茂才異等科舱权,皆不中。益閉戶讀書仑嗅,遂通六經(jīng)宴倍、百家之說,為知益州張方平所知仓技,嘉祐元年(1056)攜子軾鸵贬、轍赴試京師,方平薦其父子于韓琦脖捻、歐陽修阔逼。修復上其所著文二十二篇,除試秘書省校書郎地沮,以文安縣主簿參與修纂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嗜浮,書成而卒羡亩。長于古文,筆力雄健危融,議論暢明畏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子軾吉殃、轍合稱“三蘇”辞居。著作有《嘉祐集》。

(23)蘇軾

(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蛋勺,字子瞻瓦灶,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迫卢。蘇洵子倚搬。

嘉祐進士冶共,復舉制科乾蛤,授鳳翔府簽書判官。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捅僵,召試得直史館家卖。歷判官告院、開封府推官庙楚。熙寧中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上荡,因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馒闷、徐酪捡、湖三州。元豐二年(1079)纳账,因所作詩被指為諷刺新法下御史獄逛薇,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疏虫。哲宗即位永罚,起知登州,至郡五日即召為起居舍人卧秘,尋遷中書舍人呢袱、翰林學士知制誥。元祐二年(1087)翅敌,兼侍讀羞福。四年,出知杭州蚯涮。六年治专,召為翰林學士承旨焊唬,為洛黨賈易等所攻,數(shù)月復出知潁州看靠,徙揚州赶促。七年,以兵部尚書召還挟炬,改禮部鸥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谤祖。哲宗親政婿滓,出知定州。紹圣初粥喜,御史劾其掌內(nèi)外制日所作詞命“譏斥先朝”凸主、“誹謗先帝”,落職降官知英州额湘,未至卿吐,貶惠州安置。四年(1097)锋华,再貶昌化軍安置嗡官。元符三年(1100)赦還,次年病卒于常州毯焕。

歷州郡多惠政衍腥。其文縱橫恣肆,揮灑暢達纳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婆咸。為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芜辕,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尚骄,詞風豪放,開辛棄疾等人先路物遇。工書畫乖仇,為一代大師。著述甚豐询兴,有《東坡七集》乃沙、《蘇坡易傳》、《東坡書傳》诗舰、《東坡樂府》等警儒。

(24)蘇轍

(1039—1112)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子由,一字同叔蜀铲,號潁濱遺老边琉。蘇洵子。

嘉祐進士记劝,復舉制科变姨。熙寧變法,為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厌丑,力陳青苗法不可行定欧,遂出為河南府留守推官,歷陳州教授怒竿、齊州掌書記砍鸠、應(yīng)天府簽書判官。元豐中耕驰,兄軾因作詩被指為諷刺新法得罪爷辱,坐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哲宗立朦肘,召為秘書省校書郎饭弓,改右司諫,劾新黨宰執(zhí)蔡確厚骗、章惇等示启。歷中書舍人兢哭、戶部侍郎领舰、翰林學士知制誥、御史中丞迟螺,元祐六年(1091)拜尚書右丞冲秽,次年進門下侍郎。哲宗親政矩父,落職知汝州锉桑,復責雷州安置∏现辏徽宗時民轴,提舉宮觀,致仕球订。

其文汪洋澹泊后裸,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冒滩、兄合稱“三蘇”微驶,為“蜀學”重要人物。主張三教合一。其學有道家神秘主義色彩因苹。著有《欒城集》苟耻、《春秋集解》、《詩集傳》等扶檐。

(25)曾鞏

(1019—1083)北宋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凶杖,字子固。

少有文名款筑,為歐陽修所賞識官卡,王安石嘗與之交游。嘉祐二年進士醋虏。初為太平州司法參軍寻咒,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芯苯溃勘毛秘、集賢校理,為實錄檢討官阻课。出通判越州叫挟,歷知齊、襄限煞、洪抹恳、福等州。元豐三年(1080)署驻,判三班院奋献。四年,遷史館修撰旺上,典修五朝國史瓶蚂,管勾編修院。未及屬稿宣吱,擢中書舍人窃这。后病卒于江寧。

任地方官時征候,注意除民害杭攻,平冤獄,治疫救災(zāi)疤坝。任職史館兆解,曾整理《戰(zhàn)國策》、《說苑》卒煞,并校定南齊痪宰、梁、陳三書。散文含蓄典重衣撬,雍容平易乖订,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能詩具练。著有《元豐類稿》乍构。

(26)程顥

(1032—1085)北宋洛陽(今屬河南)人,字伯淳扛点,世稱明道先生哥遮。

嘉佑進士。熙寧初陵究,為太子中允眠饮、監(jiān)察御史里行,后與王安石政見不合铜邮,出為州縣官吏仪召,歷簽書鎮(zhèn)寧軍判官、知扶溝縣松蒜。哲宗立缀雳,召為宗正丞僚纷,未行而卒先改。嘉定中謚“純”恢暖。與弟頤均受業(yè)于周敦頤。嘗稱“天理”是“自家體貼出來”的惊楼,為哲學最高范疇玖瘸,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最高原則,于倫理上則體現(xiàn)為封建的“三綱五承埠螅”店读。在認識天理的方法步驟上,頗強調(diào)內(nèi)心靜養(yǎng)攀芯。世稱其兄弟二人之學術(shù)為“洛學”。二程言論和著作文虏,后人合編為《二程全書》侣诺,包括《二程遺書》、《二程外書》氧秘、《明道文集》年鸳、《伊川文集》、《伊川易傳》丸相、《程氏經(jīng)說》搔确、《二程粹言》等(今人合編為《二程集》)。

(27)柳永

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耆卿膳算。原名三變座硕,字景莊,排行第七涕蜂,世稱柳七华匾。

景祐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机隙,故亦稱柳屯田蜘拉。喜作歌詞,常和樂工合作有鹿。懷才不遇旭旭,多牢騷,放蕩不羈葱跋。卒于潤州您机。所作多抒羈旅行役之情及描寫歌妓生活、城市風光年局,對慢詞卓有貢獻际看,作品流傳極廣。擅長白描矢否,語言通俗仲闽,曲盡委婉,為北宋詞重要作家僵朗。著有《樂章集》赖欣。

(28)晏殊

(991或993—1055)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字同叔验庙。

幼有文名顶吮,景德初,以神童召試學士院賜同進士出身粪薛。真宗朝至翰林學士悴了。仁宗初,遷樞密副使违寿。以論事逆劉太后意湃交,罷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興學校藤巢,延范仲淹以教生徒搞莺。召拜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掂咒。再出知亳才沧、陳州迈喉。又還朝為御史中丞、三司使温圆。慶歷間拜宰相兼樞密使挨摸。慶歷四年(1044),為諫官論罷捌木,歷知潁油坝、陳、許刨裆、永興等州軍澈圈,后移河南,以病歸京師帆啃。生平喜詩酒瞬女,以文章得時譽,詩詞尤婉麗努潘。著有《珠玉詞》《晏同叔先生集》等诽偷。

(29)晏幾(幾)道

(約1030—約1106)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字叔原疯坤,號小山报慕。晏殊第七子。

熙寧七年(1074)压怠,因鄭俠上書請罷新法眠冈,曾牽連入獄。元豐五年(1082)菌瘫,始監(jiān)潁昌府許田鎮(zhèn)蜗顽,后退職家居。生平不肯依傍權(quán)貴雨让,文章自立規(guī)模雇盖。工詞,多感傷之作栖忠,語句婉麗崔挖。著有《小山詞》。

(30)秦觀

(1049—1100)北宋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娃闲,字少游虚汛,又字太虛,號準海居士皇帮。

少從蘇軾游,以詩見賞于王安石蛋辈。元豐八年(1085)進士属拾。元祐初将谊,因蘇軾薦,任太學博士渐白,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尊浓。紹圣元年(1094),坐元祐黨籍纯衍,出通判杭州栋齿。又被劾以“影附蘇軾,增損《實錄》”襟诸,貶監(jiān)處州酒稅瓦堵。繼迭遭貶謫,編管雷州歌亲」接茫徽宗即位,召為宣德郎陷揪,未赴任惋鸥,中道卒。善詩賦策論悍缠,與黃庭堅卦绣、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飞蚓。尤工詞滤港,為北宋婉約派重要作家。著作有《淮海集》玷坠。

(31)李清照

(1084—約1151)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人蜗搔,居濟南。自號易安居士八堡。李格非女樟凄,趙明誠妻。

幼有才藻兄渺,善屬文缝龄,工詩詞,為晁補之所稱賞挂谍。格非名入元祐黨籍叔壤,她呈詩趙挺之以救。早年生活優(yōu)裕口叙,居青州(治今山東青州)炼绘,與明誠共同致力于彝器、石刻和書畫之收藏研究妄田。金人據(jù)中原俺亮,避亂南方驮捍,未久,明誠病卒脚曾。輾轉(zhuǎn)流離中东且,文物喪失殆盡。紹興二年(1132)本讥,再適張汝舟珊泳,旋離異(一說無再適事)。晚歲處境孤獨拷沸、痛苦色查,整理完成趙明誠所著《金石錄》,表上于朝堵漱。

詞作為南宋婉約派宗主综慎,前期多寫其悠閑情懷及風光景物,后期多感嘆身世勤庐,懷念故國示惊,滲透著愛國感情。語言清麗愉镰,善白描米罚。論詞強調(diào)音律和典雅,反對以詩為詞丈探。亦能散文录择、駢文和詩,通書法碗降、繪畫隘竭。部分詩詞感慨激昂,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心讼渊、對統(tǒng)治者的揭露和愛國熱忱动看。有《李易安集》已佚,后人輯有《漱玉集》爪幻。今有《李清照集》輯本菱皆。

(32)周邦彥

(1056—1121)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美成挨稿。

元豐初仇轻,為太學生,以獻《汴都賦》奶甘,得神宗賞識篷店,命為太學正。后任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臭家、溧水縣令船庇。紹圣初吭产,歷國子主簿侣监、校書郎鸭轮。徽宗時橄霉,提舉大晟府窃爷,專事譜制樂曲。不久姓蜂,知順昌府按厘,又徙處州。卒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钱慢。精音律逮京,工詞,為北宋婉約派大家束莫,對詞的審訂整理多有貢獻懒棉。著有《片玉詞》。

(33)黃庭堅

(1045—1105)宋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览绿,字魯直策严,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饿敲。

治平進士妻导。以才能見重于文彥博。哲宗立怀各,召為校書郎倔韭、《神宗實錄》檢討官∑岸裕《實錄》成寿酌,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沥曹,新黨謂其修史“多誣”份名,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妓美〗┫伲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壶栋。工詩文辰如,擅長行、草書贵试。貶謫所至琉兜,士人從學者甚眾凯正。早年以文章詩詞受知于蘇軾,與張耒豌蟋、晁補之廊散、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詩以杜甫為宗梧疲,講究修辭造句允睹,強調(diào)“無一字無來處”,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幌氮,風格奇崛缭受,為江西詩派開創(chuàng)者。著作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詞》)该互。

(34)米芾

(1051—1107)北宋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米者,世居太原(今屬山西),后徙襄陽(今屬湖北)宇智。一名黻蔓搞,字元章,號鹿門居士普筹、襄陽漫士败明、海岳外史,人稱米南宮太防。

以恩補浛光尉妻顶,歷知雍丘縣、漣水軍蜒车,以太常博士出知無為軍讳嘱。召為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酿愧,出知淮陽軍沥潭。舉止怪異,世稱“米顛”嬉挡。能詩文钝鸽,精鑒別,擅書畫庞钢。書法得王獻之筆意拔恰,尤工行、草基括,與蔡襄颜懊、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山水畫師法董源河爹,然別出新意匠璧,多以水墨點染,重意趣不求工細咸这,世稱“米氏云山”夷恍。喜蓄金石古器,尤嗜奇石炊苫。著作有《寶晉英光集》《畫史》《書史》《寶晉待訪錄》等裁厅。

(35)張擇端

宋密州諸城(今屬山東)人,字正道侨艾。

少時游學汴京。后習繪畫拓挥,尤工界畫唠梨,別成一家〗钠。徽宗時当叭,作有《清明上河圖》卷。圖中城郭盖灸、市肆蚁鳖、橋梁、街道之遠近高下赁炎,草樹醉箕、馬牛、驢駝之大小出沒徙垫,居者讥裤、行者、舟車之往還先后姻报,皆曲盡其態(tài)己英。此畫今存,為稀世珍品吴旋,系研究宋代都市生活以及建筑损肛、繪畫等絕好材料。

(36)沈括

(1031—1095)北宋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荣瑟,字存中治拿。

至和初,以父任為沭陽縣主簿褂傀。嘉佑進士忍啤,除揚州司理參軍。入編校昭文館書籍,為館閣型ǎ勘鳄梅,刪定三司條例。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未檩。歷檢正中書刑房公事戴尸、提舉司天監(jiān),上渾儀冤狡、浮漏孙蒙、景表三儀,招衛(wèi)樸造《奉元歷》悲雳。遷集賢校理挎峦、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誥兼通進銀臺司合瓢。熙寧七年(1074)坦胶,為河北西路察訪使,講修邊備晴楔,改革舊政數(shù)十事顿苇。次年出使遼國,力斥其奪地之謀税弃;途中纪岁,又圖其山川形勢、人情風俗则果,為《使契丹圖抄》奏上幔翰。遷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短条。熙寧末导匣,因主張免除下戶役錢、輕役依舊輪差茸时,為御史蔡確所劾贡定,降知宣州。元豐三年(1080)可都,除鄜延路經(jīng)略使缓待、知延州。五年渠牲,夏人攻陷永樂旋炒,坐首議筑此城,責授均州團練副使签杈、隨州安置瘫镇,徙秀州鼎兽。晚年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夢溪園。

博學多聞铣除,于天文谚咬、地理、典制尚粘、律歷择卦、音樂、醫(yī)藥等無所不通郎嫁,著述近四十中秉继,多亡佚。所撰《夢溪筆談》泽铛,內(nèi)容豐富尚辑,于科學技術(shù)闡述尤多。尚有《長興集》《蘇沈良方》等傳世厚宰。

(37)畢升(昇)

北宋人腌巾。布衣出身。

初為杭州書肆刻工铲觉。慶歷間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其法用膠泥刻字為字印吓坚,火烙使堅撵幽。另設(shè)一鐵板,上涂松脂礁击、蠟及紙灰盐杂。印刷時于鐵板上置鐵模,于模內(nèi)密排字印哆窿,以火烙板使藥溶化链烈,后以一平板按其面使字印平如砥。字印按字韻編排挚躯,置木格之內(nèi)以備排字檢用强衡。其法未及推行即卒。事跡僅見于沈括《夢溪筆談》码荔。約卒于皇祐間漩勤。

(38)宋江

(?—1122年)缩搅,山東鄆城縣水堡鄉(xiāng)宋家村人越败。

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中宋江的歷史原型,公元1119年宋江領(lǐng)導了一次農(nóng)民起義硼瓣,不過究飞,與同時期的方臘起義相比,規(guī)模要小得多。宋江投降后成為征討方臘的馬前卒亿傅。1121年初媒峡,宋江率領(lǐng)起義軍挺進江蘇地區(qū),后被張叔夜設(shè)伏袱蜡。宋江雖率部勇猛拼殺丝蹭,給敵人以重創(chuàng),但面對重圍坪蚁,船只著火奔穿,退路已斷,向張叔夜投降接受招安敏晤。

(39)方臘

(贱田?—1121)北宋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一說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嘴脾。一名方十三男摧。

徽宗時在睦州一帶利用摩尼教秘密醞釀起義。宣和二年(1120)在青溪縣以誅朱勔為名译打,聚眾揭竿起義耗拓,自稱“圣公”,建元“永樂”奏司,設(shè)官分職乔询。兩浙苦花石綱之擾,人民爭附之韵洋,眾至數(shù)十萬人竿刁。教徒蘭溪朱言、吳邦搪缨,剡縣仇道人食拜,仙居呂師囊,方巖山陳十四副编,蘇州石生负甸,歸安陸行兒等也率眾響應(yīng)。起義軍燒毀官舍齿桃、學宮惑惶、府庫、寺廟短纵,鎮(zhèn)壓官吏带污、地主,攻破睦香到、歙鱼冀、杭报破、處、衢千绪、婺等州縣充易,聲震東南。三年正月荸型,宋以童貫為江盹靴、淮、荊瑞妇、浙等路宣撫使稿静,發(fā)兵十五萬南下鎮(zhèn)壓。四月辕狰,他退守青溪幫源洞改备,后因腹背受敵,戰(zhàn)敗被俘蔓倍。八月悬钳,在京師被殺。余部歸呂師囊統(tǒng)率偶翅,繼續(xù)斗爭默勾,至宣和四年三月失敗。

北宋地圖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聚谁,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灾测,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垦巴,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8,682評論 6 507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铭段,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骤宣,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序愚,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3,277評論 3 39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憔披,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爸吮,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芬膝。” “怎么了形娇?”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5,083評論 0 35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锰霜,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桐早,道長癣缅,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厨剪?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763評論 1 29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友存,結(jié)果婚禮上祷膳,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屡立,他們只是感情好直晨,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785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膨俐,像睡著了一般勇皇。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吟策,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624評論 1 305
  • 那天儒士,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檩坚。 笑死着撩,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匾委。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拖叙,決...
    沈念sama閱讀 40,358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赂乐!你這毒婦竟也來了薯鳍?”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9,261評論 0 27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挨措,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挖滤,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浅役,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722評論 1 31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斩松,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900評論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觉既。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惧盹。...
    茶點故事閱讀 40,030評論 1 35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瞪讼,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钧椰,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符欠,帶...
    沈念sama閱讀 35,737評論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嫡霞,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背亥,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秒际。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悬赏,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360評論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娄徊。 院中可真熱鬧闽颇,春花似錦、人聲如沸寄锐。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941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橄仆。三九已至剩膘,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盆顾,已是汗流浹背怠褐。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3,057評論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您宪,地道東北人奈懒。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8,237評論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宪巨,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磷杏。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976評論 2 35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