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臭蚁,叫“理想很豐滿锚沸,現(xiàn)實很骨感”。
在我看來棕叫,理想與現(xiàn)實是一條河的兩岸仗岸。走在這邊的我允耿,隔著水氣氳氤,看對岸的理想在不同的時間泛著不同色彩的光芒扒怖,但自己所處的這邊右犹,潮濕陰郁,雜草叢生姚垃。
這么說的前提念链,是我還有一個做書人的理想,當前的工作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掂墓,依然還是自己有所追求的一個職業(yè)谦纱。所以才會在日常中時刻感受現(xiàn)實與理想的距離,工作順利的時候君编,兩岸中間的河道似乎窄了些跨嘉;困頓的時候,河道似乎變得特別寬吃嘿,對岸的璀璨光影祠乃,都快看不到了。
最近各種事情忙亂兑燥,以前每天都翻看的朋友圈都很多天不仔細看了亮瓷。前天,瀏覽了一下訂閱的公眾號降瞳,看到了R法官的一篇文章《既是同路嘱支,總會相逢》。從這篇文章里挣饥,我知道她加入了iCourt除师,心想這位很受iCourt欣賞的姑娘終于也加入了組織,應(yīng)是好事一樁扔枫。文章中汛聚,有這么一句話:“理想的未來不會啪一聲頭尾俱全地出現(xiàn)在面前,它是要這樣小步小步地去接近的短荐∫幸ǎ”對于剛加入這個團隊的她來說,“小步”是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搓侄,對于iCourt這個品牌,我卻總覺得话速,他們就在理想的岸邊搖船前進讶踪,理想的光亮似乎就近在眼前。
知道iCourt泊交,是因為這個品牌的創(chuàng)造者之一乳讥,是一位前同事,一位離開了好幾年但是仍在選題會上被提到名字的牛人廓俭。我總是慶幸從未做過她的部下云石,所以才有機會交流一些具體工作之外的事情,用一種非常平和與隨意的心情研乒。要知道汹忠,我這種慢性子的員工如果分到她的部門,估計除了接受教育就沒有別的交流余地了。
我從未去主動了解她的事業(yè)宽菜,所有的知悉都來自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谣膳。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自己關(guān)注了一大堆與iCourt有關(guān)的人铅乡,律師继谚、法官、出版人阵幸。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花履,一旦iCourt有了什么新的動向在宣傳,朋友圈里就會被刷屏挚赊,一度看得我頭暈暈诡壁。所以,看出來了吧咬腕,這是一個凝聚力很強的團隊欢峰,一個像吸鐵石一樣的團隊。
我總是看到朋友圈里面的一團橙色不時晃來晃去涨共,相伴相隨的纽帖,是課程信息、實拍照片举反、專業(yè)實務(wù)文章懊直。每個人的笑容都大大的,無論是學院還是講師火鼻,臉上全寫著“正能量”三個字室囊。
我從不懷疑創(chuàng)立者從頭到尾的艱辛,因為沒有什么東西是上帝白白給你的魁索,今日看到的光芒四射融撞,肯定有你看不到的日日夜夜在做鋪墊。后面再看到的一些文章粗蔚,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尝偎。iCourt當然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我們在網(wǎng)絡(luò)平臺上看到的所有熱情鹏控,都來自背后的努力致扯。
但其實在我看來,努力本身并不是一個苦難的事情当辐,這中間包含著選擇抖僵,以及路怎么走。iCourt的暖色調(diào)缘揪,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心甘情愿的努力耍群,大家奔著一個堅定的目標心無旁騖的時候义桂,心情是愉悅的,苦與累都閃著光——因為我心里痛快世吨。
所以澡刹,為什么看到前R法官加入iCourt會有這么多感慨呢?因為我隱約覺得耘婚,對的人去了對的地方罢浇,應(yīng)該是很好的一條路。我羨慕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沐祷,并不是說理想已經(jīng)達到嚷闭,而是說并不是那么遙遙無期,一個目標達到了赖临,會有下一個胞锰,路總是再走,但理想之光總能感受得到兢榨。
當然嗅榕,我看到的只是結(jié)果,這里寫下的也都是自己的猜測吵聪。
反觀自己凌那,時不時就會無力。應(yīng)該是內(nèi)心很強大的人吟逝,才能正視自己的現(xiàn)狀帽蝶,而我正是在這方面有所欠缺。初入行時的熱情不能說消耗殆盡块攒,但溫度肯定已經(jīng)冷卻励稳。當時的設(shè)想不用說,肯定與現(xiàn)實有差距囱井,這是必然的驹尼。但入行之后呢,入行之后就會有新的設(shè)想庞呕,隨著自己一步步往前走新翎,設(shè)想也會一點點發(fā)生變化。一度千扶,我以為自己的路會很堅實料祠,那么路上的辛苦與勞累就是可以接受的骆捧。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澎羞,職場的困境開始慢慢出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本身的弱點之外敛苇,還有很多控制不了的因素在影響著我——更確切地說妆绞,是影響著我對這份工作顺呕、這份職業(yè)的態(tài)度。
找工作筆試的時候括饶,有一題問想做哪種類型的法律書株茶。本著對日常生活的熱愛,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普法”图焰。一直到現(xiàn)在启盛,我依然覺得做普法書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平時常常會做其他類型的書技羔,但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僵闯。
但困惑卻總是有。按照目前的考核方式藤滥,定價和印象都比較可觀的書鳖粟,才比較有利于自己的業(yè)績。但是普法書拙绊,首先定價是不能高的向图,印量也并不是每一本都能喜人。在厚厚的高端專業(yè)著作面前标沪,我們一本本小小的普法書雖然鮮艷榄攀、活潑,卻并不一定直接達到良好的市場效果谨娜。
所以航攒,每次看到同事們呈現(xiàn)出一本本備受市場部同事歡迎的“高大上”著作,我們這些做普法的趴梢,就會有一點黯然漠畜。
當然,我們是有不足的坞靶,我們也在盡力補正憔狞。只是所有的改進都需要時間的幫忙,我們想要一些鼓勵彰阴,但是周圍沒人這么閑瘾敢。
這樣的對比與不平衡,才剛剛發(fā)生過尿这〈氐郑看著手邊四本色彩鮮艷但定價親民的“注解本”,我跟H姐姐說了自己的“心理建設(shè)”:“然后轉(zhuǎn)念想想射众,做普法書的社會意義畢竟是有的碟摆,自己也在創(chuàng)造價值,盡管沒有人鼓掌叨橱〉渫桑”然后断盛,我得到了肯定。價值怎么認可呢愉舔?應(yīng)該不只是定價幾塊钢猛,印了多少吧?
我們轩缤,或者我個人命迈,太需要這樣的自我肯定,別人沒空理會你的時候火的,一定不要喪氣躺翻。考核標準暫時是無法改變的卫玖,那么只能讓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公你,要不,當時的初衷要往哪里放假瞬?
困惑當然不止這一個陕靠。從市面上的普法書來看,基本上都集中在“常識”脱茉,不管是直接拿來用的剪芥,還是寬泛了解的,都是從“實用”角度出發(fā)的琴许。但是税肪,一種感覺卻一直圍繞著我:普法,更重要的不是“意識”的普及嗎榜田?前陣子加入一個QQ群益兄,大家都在探討維權(quán)的事——現(xiàn)在民眾的權(quán)利意識確實是強了,但是維權(quán)的前提箭券,是不是要搞清楚自己有什么權(quán)利净捅?從法律意義上根本就不屬于你的權(quán)利,又從何維起呢辩块?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蛔六,并沒有任何法律意識,只是模糊地認為合同中自己看著不順眼的條款就都是不對的废亭,不應(yīng)該国章,就該跳著腳去“維權(quán)”。
為什么豆村?因為沒有意識液兽,不明白法理,不明白自己從法律角度上講“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有這個權(quán)利你画,實際上“有”“沒有”這個權(quán)利反而是其次了——反正我認為應(yīng)該有抵碟,就得有。
普法坏匪,從解決問題的方法入手拟逮,肯定是最容易的,但如果一直講方法适滓,卻從不說“意識”和“思路”敦迄,那么法治觀念怎么深入普通百姓的心呢?
我深知凭迹,選擇不那么“務(wù)實”的角度講法律罚屋,會被同行或者習慣性的消費人群拒絕,而且嗅绸,也肯定不可能一步到位講“思維”脾猛。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試一試鱼鸠?
這也是我的另一個理想猛拴,在彼岸,在等著我去嘗試蚀狰。彼岸的燈光有些模糊愉昆,那里到底是黑暗的盡頭還是真正的理想,沒人能告訴我麻蹋,只能自己去找一只船跛溉。
我寫下這些,告訴自己還有理想需要去追扮授,像R說的芳室,一小步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