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蔗候,一名叫「塔莎杜朵」的奶奶刷爆了朋友圈揣钦,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網(wǎng)紅。
后來,又相繼紅了摩西奶奶直晨、梵高奶奶,這些奶奶們雖然年逾古稀蝎抽,仍然不放棄自己的文藝理想励翼。
比塔莎奶奶熱愛生活的奶奶,還一抓一大把雕凹,只是我們知道得太少殴俱,放棄得太多。人生流流長枚抵,只希望自己到老時线欲,還是個文藝的老太太^_^
不管是塔莎奶奶、摩西奶奶還是什么奶奶汽摹,她們成為了一種符號和夢想李丰,成為被我們欽佩、羨慕的對象逼泣。
即使已經(jīng)70歲趴泌,她們還是熱愛生活,不以年齡去做自我設(shè)限的借口拉庶,她們都寄情于畫畫這種形式來表達嗜憔,尤其喜愛畫花、畫恬淡的鄉(xiāng)村生活氏仗。
/ 安妮奶奶的那些花 /
1933年出生的英國畫家Anne Cotterill痹筛,直到2010年去世前,她都是一個勤奮多產(chǎn)的畫家,每天都要工作好幾個小時帚稠,捕捉花朵轉(zhuǎn)瞬即逝的美麗谣旁。
有人說她是最好的插花匠,而且不用一花一葉滋早。安妮奶奶畫的花榄审,有最美的色彩和最自然的形態(tài):
她收集大量的花瓶、盆杆麸、壺搁进,甚至橄欖油瓶,背景顏色刻意保持平淡昔头,以突出花的顏色饼问,而自然光從一個方向墜落下來,讓人感覺溫暖揭斧。
安妮奶奶謙遜內(nèi)斂莱革,她說自己「完全不擅長推銷」,全靠朋友們口口相傳讹开,才有了后來許多成功的個展盅视。
她分別在倫敦、奧爾德堡旦万、斯托克布里奇闹击、新澤西州開過畫展,據(jù)說收藏家們非常熱情成艘,他們需求的畫作原件遠遠超過了安妮奶奶的供應數(shù)量赏半。
安妮奶奶的最后一次個展在福德修道院開展,之后便自然離世淆两。享年77歲断箫。
她說:「花開了,我便畫花琼腔。花謝了踱葛,我便畫自己丹莲。你來了,我畫你尸诽。你走了甥材,我便畫一幅回憶。 」
看得出性含,畫了一世洲赵,她很開心。
/ 摩西奶奶的農(nóng)場生活 /
在芍藥看來,摩西奶奶的勵志程度不輸塔莎奶奶叠萍,全名安娜·瑪麗·摩西芝发,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她對農(nóng)場生活了如指掌苛谷,77歲時才開始將它們一幅幅畫下來辅鲸,一發(fā)不可收拾。2014年11月腹殿,國內(nèi)才首次出版她的隨筆作品《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独悴。
摩西奶奶的日常被雙手擦地板、擠牛奶锣尉、裝蔬菜罐頭等瑣事占據(jù)刻炒,直到76歲因關(guān)節(jié)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自沧。
她的女兒將她的畫帶到鎮(zhèn)上的雜貨鋪里售賣坟奥。有一天,畫引起了藝術(shù)收藏家Louis J. Cal-dor的興趣暂幼。他買了這幅畫筏勒,還把作品帶到了紐約的畫廊,從此摩西奶奶出道了旺嬉。
80歲我才出道管行,年輕人急什么
摩西奶奶的畫風和安妮奶奶的英倫鄉(xiāng)村風截然不同,更輕松活潑邪媳,透著小孩一樣的童稚捐顷。
她指不出哪位畫家曾使地產(chǎn)生過靈感。她一生為民婦雨效,也未必會有哪位藝術(shù)大師有機會影響到她迅涮。
也許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在她頗受歡迎的作品中《捉感恩節(jié)火雞》和《戚樹園里的熬糖會》徽龟,她描述道:「把戚樹汁熬成糖」叮姑,與家人們一起從戚樹里提取出樹汁,于是孩子們便有了享受的機會据悔,將糖漿倒在雪白的盤子上传透,飽餐一頓。
摩西奶奶鼓勵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事傳頌許久极颓,當時她已100歲了朱盐,渡邊淳一給她寫信,糾結(jié)自己是繼續(xù)從醫(yī)還是轉(zhuǎn)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寫作菠隆。
摩西奶奶回信:做你喜歡做的事兵琳,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狂秘,哪怕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80歲了。
100歲后她還畫了6幅作品
直到101歲辭世
美國學者還創(chuàng)造了「摩西奶奶效應」躯肌,他們還認為一個人如果不去喚醒自己的潛在能力者春,它就會轉(zhuǎn)化或自行泯滅,這就是「短路理論」羡榴。
人到底該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碧查,并沒有誰明確規(guī)定。如果我們想做校仑,「現(xiàn)在」就是最恰當?shù)臅r候忠售,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迄沫。
/ 梵高奶奶的向日葵 /
好了稻扬,頌揚了兩位外國奶奶,不表示國內(nèi)沒有羊瘩,只是我們知道的很少泰佳。
梵高奶奶并不是梵高的奶奶,真名常秀峰尘吗,她和摩西奶奶有相似之處逝她,也是70歲開始作畫,是河南方城縣的農(nóng)村老太太睬捶,字都不認識幾個黔宛,卻被人們稱為「中國農(nóng)村的梵高」。
畫畫的樣子太專注擒贸,賽過多少創(chuàng)業(yè)狗臀晃。
法國著名攝影師魯斯本、臺灣馬英九先生都收藏了梵高奶奶的畫作介劫,還在香港開了一次個展徽惋。
她用畫筆回憶往事和鄉(xiāng)村,回憶她的花草座韵、動物险绘、老房子、田埂誉碴、果樹和土地宦棺,她的。她的畫翔烁,就是她的鄉(xiāng)村生活史渺氧。
她說梵高的《星空》她看不懂旨涝,但她認為梵高的向日葵沒她畫的好蹬屹。
「這個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開心侣背,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畫得苦慨默。我的向日葵有陽光溫暖她贩耐,有土地養(yǎng)著她,有水滋潤著她厦取,就像我畫她的心情一樣潮太,很幸福」。
梵高奶奶說農(nóng)民喜歡向日葵
因為它能出油
梵高奶奶的畫不講究技法虾攻、布局铡买,真實樸拙,隨性而為霎箍,卻會觸及到我們內(nèi)心柔軟的那一部分奇钞。
她被請上《魯豫有約》時,魯豫問她:「你知道現(xiàn)在自己有多紅嗎漂坏?網(wǎng)上有多少人喜歡你嗎景埃?」老太太想了想:「十幾個吧」,把大家都逗樂了顶别。
一位網(wǎng)友給梵高奶奶留言:「我不懂得賞畫谷徙,但我喜歡這種平淡生活和濃墨飛舞的痕跡。我都難以想象自己70歲時會是什么樣子驯绎,是否和您一樣永遠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呢完慧?」
日本還有一位柴田豐奶奶寫詩:
即使是九十八歲,
我也還要戀愛条篷,
還要做夢骗随,
還要乘上天邊的云。
另一部電影《幸福的面包》里赴叹,
一個身患絕癥的老人原本想以死結(jié)束生命鸿染。
后來她頓悟:
當你年輕時,
因為知道還能遇見另一個自己而期待乞巧,
可是老了有什么呢涨椒?
其實啊,生命在最后階段也是會不同的啊绽媒,
畢竟努力活過這一生了蚕冬。
死,太傲慢了是辕。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值得囤热,
好好開始,好好對待获三。
所以70歲的你會是什么樣旁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