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恕刘,董卓進京缤谎,廢少帝立獻帝;關東諸侯興兵討董褐着,引發(fā)全國范圍內(nèi)大動亂坷澡。烽火連天、軍閥混戰(zhàn)含蓉,國家機器失控洋访,社會秩序潰亂。戰(zhàn)爭的關鍵因素是人馬和糧草谴餐。人馬的組成情況是:董卓統(tǒng)帥的涼州軍隊和他兼并的并州軍隊姻政、洛陽周邊的中央軍;關東聯(lián)盟各割據(jù)諸侯控制下的岂嗓、以非戶籍人口的依附豪門大戶的部曲家丁和戶籍人口的良民為主組成的地方武裝力量汁展;西涼邊疆的羌胡叛軍;各地的黃巾軍余部厌殉。
糧草的補給呢食绿?開始時,董卓的人馬在其控制的京畿地區(qū)靠朝廷庫存和搶掠大戶尚可維持公罕;關東軍閥各部依靠各地的士族豪門支持器紧,皆可民間解決;無依無靠的羌胡叛軍和黃巾軍就只能靠流竄楼眷、搶掠铲汪,解決溫飽了熊尉。但是各方力量都難有一個長遠的戰(zhàn)略準備,后勤補給都維持不了一年掌腰。于是狰住,軍隊也來搶了,與民爭食齿梁,“饑則寇掠催植,飽則棄余”。民只能跟民爭食勺择,為了活命创南,互相殘殺,“人相食”省核。
能活下來的老百姓四處逃難扰藕,十室九空》既觯“白骨露于野邓深,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笔刹,念之斷人腸芥备。”“田無常主舌菜,民無常居”萌壳。
竭澤而漁的破壞性做法,加上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和瘟疫日月,造成了空前的民族災難袱瓮。中華民族歷史上人口銳減最嚴重的時期,就是漢末三國時期爱咬。
史料記載尺借,東漢恒帝時期,公元156年精拟,全國戶籍人口約有5648萬人燎斩,當然這沒包括一些隱瞞了戶籍的豪門大戶控制下的依附人口。到公元265年蜂绎,曹魏滅蜀時人口只有約440萬人了栅表,加上蜀國94萬人,再加上東吳的人口約240萬人师枣,全國人口約有戶籍人口774萬人怪瓶。無戶籍的人口還有多少人?無法統(tǒng)計践美,但加上無戶籍的人口洗贰,全國人口總數(shù)估計不會超過1000萬人找岖。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了中國哆姻,人口上升到1616萬人。
漢末三國的歷史中玫膀,史料記載的戰(zhàn)亂最頻繁矛缨、死人最多的時期,又是在公元189年至220年間帖旨,即漢獻帝時代箕昭。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說:“就全史(指中國全部歷史)而言,戶口莫少于是時解阅。大體當盛漢南陽落竹、汝南兩郡之數(shù)。三國晚季如此货抄,其大亂方熾時可想述召。”
糧食問題是每一個軍閥都無法逃避的困局蟹地。傳說中的望梅止渴积暖、畫餅充饑只是供后人茶余飯后的笑談,真實的情況可是殘酷的多怪与。史料中就有真實的記載夺刑,曹操的軍隊也屠過城、殺過俘虜分别。二打徐州時遍愿,曹操屠城十余座,“凡殺男女數(shù)十萬耘斩,雞犬無余沼填,泗水為之不流”;官渡大戰(zhàn)后括授,曹操一次殺俘七萬多人倾哺。就這樣省下的糧食還不夠吃,曹操自己的軍隊也有過吃人的記錄刽脖。
在這朝不保夕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下羞海,靠儒家信仰來維系人性良心,就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了曲管。為了生存却邓,人都可以吃人了,還有什么手段可以計較院水?如此惡性循環(huán)腊徙,炎黃子孫面臨著亡種简十、中華文明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了。
曹操雖然懂得“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的道理撬腾,但苦于無計可施螟蝙。曹操剛奉迎漢獻帝定居許都那年,即公元196年民傻,率軍平定了汝南胰默、潁川一帶的黃巾軍,招降了大批黃巾軍漓踢,并繳獲了大批耕牛牵署、農(nóng)具。有個早幾年在陳留郡首倡義兵時就追隨曹操打拼的人喧半,從黃巾農(nóng)民軍亦戰(zhàn)亦耕奴迅、兵農(nóng)合一的特色中受到了啟發(fā),這人叫棗祗挺据。棗祗當年在兗州東阿任縣令時取具,就致力于勸課農(nóng)桑、積谷屯糧扁耐,對發(fā)展農(nóng)業(yè)一直頗有心得者填。棗祗第一個提出了“屯田”的方案:將無主土地收歸國有,國家招募流民做葵,按五十人為一屯組織起來占哟,定點安置,政府提供土地酿矢、種子榨乎、農(nóng)具、耕牛等瘫筐,百姓收獲的農(nóng)作物蜜暑,與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成,使用政府耕牛的策肝,政府與農(nóng)戶六四分成肛捍;不用政府耕牛的,雙方平分之众。
曹操力排眾議拙毫,完全采納了棗祗的建議,并立即在許都周邊進行“民屯”試點棺禾,當年就得谷百萬斛缀蹄。第二年各州郡縣全面推行,每年可征收糧食數(shù)千萬斛,各地的糧倉堆得滿滿的缺前≈恚“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衅码,遂兼滅群賊拯刁,克平天下∈哦危”
如果種稻子垛玻,當時的生產(chǎn)條件下,畝產(chǎn)在3石谷左右惹恃,約合5.76斛夭谤。收獲一千萬斛稻谷棺牧,大約需要174萬畝田地巫糙。據(jù)史書記載,曹操最初推行屯田時颊乘,還種植了一種草本植物——稗子参淹。稗子耐水旱,易生長乏悄,災年時磨成面可代主糧浙值,勝過高粱米;豐年時可做馬檩小、牛开呐、家禽的飼料,還可釀酒规求。更重要的是筐付,稗子產(chǎn)量高,畝產(chǎn)可到二十斛阻肿。如果種稗子瓦戚,收獲一千斛稗谷,大約需要50萬畝田地丛塌。
假如一個屯民平均按可種40畝田估算较解,大約需要43500人,可收稻谷一千萬斛赴邻;大約需要12500人印衔,可收稗谷一千萬斛。
政府每年可以從屯田中征收到數(shù)千萬斛糧食姥敛,其軍事意義不言而喻了当编;那么另外也會有數(shù)千萬斛糧食分成給了屯民,一年中實際生產(chǎn)收獲的糧食就接近或超過億斛。如此算來忿偷,動用的勞動力就是數(shù)以十萬人計了金顿。按平均一家五口人有兩個勞動力來簡單估算,分成給屯民的數(shù)千萬斛糧食可以救活的老百姓鲤桥,就數(shù)以百萬人計了揍拆。
我們再換另一種思路來推演。假設一個屯民家庭茶凳,兩個勞動力養(yǎng)活五口人嫂拴,耕種80畝地,稻子贮喧、稗子各占一半筒狠。
稻谷的平均出米率約50%,折合畝產(chǎn)稻米約2.88斛箱沦;稗子的平均出米率約35%辩恼,折合畝產(chǎn)稗米約7斛。糧食去殼后米的年總產(chǎn)量將近400斛谓形,上繳政府后留得將近200斛米養(yǎng)家糊口灶伊。
再假設五口之家中,一人一年的平均口糧為20斛米寒跳,已知谷子容重為770千克/立方米聘萨,1斛約20.42公升,1立方米=1000公升童太;所以米辐,20斛米的重量:20*(770*20.42/1000),約為314.468千克书释;分解到每天是:314.468/365翘贮,約為0.86千克。而粳米的熱量值為3480大卡/千克征冷,稗米熱量值也近似于粳米择膝。
那么,一個屯民家庭成員平均每天得到熱量0.86*3480检激,約為2993大卡肴捉。而一個人每天正常需要熱量2000-3200大卡,因此叔收,五口之家吃飽肚子齿穗,只需分成口糧的一半不到。
由于此時嚴重通貨膨脹饺律,五銖錢已然失去流通作用窃页,剩余的糧食可作為硬通貨去易貨其它生活必需品,如鹽、布等脖卖;或改善生活質(zhì)量乒省,節(jié)日、祭祀加點好菜之類的畦木。
剩余口糧更重要的作用還在于:饑荒之年接濟親朋好友袖扛,又能多救幾條人命。
推行屯田初見成效之時十籍,曹操扶持的東漢朝廷中央只控制著豫州蛆封、兗州和部分司隸郡縣,就吸引勾栗、安置了上百萬的流動人口惨篱,使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围俘。隨著軍事上的不斷勝利砸讳,曹操的勢力范圍不斷擴大,直至控制整個北方(即東漢十三州中的九個州)楷拳,屯田的規(guī)模绣夺、范圍也不斷擴大吏奸,養(yǎng)活的老百姓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欢揖。
三國形成后,劉備奋蔚、諸葛亮她混、孫權也有樣學樣,分別在蜀漢泊碑、東吳施行屯田坤按;曹魏的權臣司馬懿,重用從民屯屯民成長起來的鄧艾馒过,更是把“軍屯”和“水利應用”發(fā)展到了極致臭脓。
從政治意義、軍事意義上看腹忽,屯田的出現(xiàn)来累,帶給曹操得以征伐四方、成就霸業(yè)的重要經(jīng)濟基礎窘奏;但客觀上嘹锁,又結束了數(shù)百萬老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的悲慘生活着裹。
戰(zhàn)亂幸存下來的數(shù)百萬炎黃子孫领猾,作為寶貴的種子,又使得中華民族繼續(xù)繁衍生息、中華文明繼續(xù)薪火傳承摔竿。這應該看作是曹操屯田帶來的深遠歷史意義面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