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必須承認远寸,這本書在宣傳上出了偏差。雖然作者尼爾·斯蒂芬森是一名科幻作家屠凶,起碼在中國是依靠科幻小說《雪崩》博的大名驰后。但是這本小說——題目也很有geek范兒—真不是科幻小說。讀這個書的感覺矗愧,就和當初看《最后的獵巫人》一樣灶芝,宣傳的時候強調作者詹姆斯·莫羅是兩度星云獎、世界奇幻獎得主唉韭,然而這本書就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歷史小說夜涕。有虛構的成分,但是毫無幻想的因素属愤。
如果說這本《編碼寶典》是貨不對版女器,那顯然不至于。但是在閱讀之前住诸,一定要有心理預期驾胆。如果打算看一部更厚版的《雪崩》,那一定會失望了贱呐。
二
這本厚達1280頁的小說丧诺,包含了多種類型小說。包括了一般二戰(zhàn)戰(zhàn)爭小說的美國大兵的戰(zhàn)斗生活奄薇,《桂河大橋》一樣的日本軍官強迫俘虜工作驳阎,也有包括圖靈在內的各類密碼破解工作。這三條線馁蒂,都屬于二戰(zhàn)的時間線搞隐,人物之間彼此有互動,故事線也有交叉远搪。而在1997年劣纲,則是有另外的一條時間線。也可以看作是這本書的主線谁鳍,就是有關如何利用菲律賓建立獨立金融中心的故事癞季。
《編碼寶典》稱得上是時空交錯。但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倘潜,就是“菲律賓”绷柒,它是連接不同時間交匯的重要地點。在二戰(zhàn)的時候涮因,它是黃金的秘密存放地废睦;在97年的時候,又成了新的資本的來源养泡。兩條線的連接點嗜湃,就是黃金的來歷奈应。如何被埋在了地下,又是如何被發(fā)現挖掘购披。
可是如果僅僅是圍繞黃金做文章杖挣,這本書就成了更加典型的冒險類文章。像是《金銀島》這種幾百年前的小說刚陡,不就這個套路么惩妇。這本書之所以有趣有新意,則是和它的另外一個主旨有關:編碼筐乳。
在二戰(zhàn)的時候歌殃,正是因為“編碼”的成功,使得日本人不得不將黃金埋藏起來蝙云,以圖他用氓皱;在另外的時間點上,也正是有了編碼的存在意義贮懈,賦予了黃金新的用處,也就使得尋找黃金的行為有了新的意義——當然优训,如果在今天的話朵你,它可以設計一種類同于比特幣的方式完成任務,而不需要那些黃金的信用支持揣非。如果這樣的話抡医,恐怕更接近純粹意義上的“編碼”,而不需要像現在一樣仍然有一個傳統(tǒng)的外殼早敬。
三
一般的類型小說忌傻,走的大都是極簡主義的路線,恨不能所有的文字都是圍繞著情節(jié)展開搞监。生怕文字一多水孩,就失去了讀者的注意力。但是這本超過千頁的小說琐驴,完全不在乎這一點俘种。與極簡相反,它不厭其煩地寫出了每一個細節(jié):戰(zhàn)場上的绝淡,工地上的宙刘,商場上的……以及在整本書中,最具geek特色的牢酵、最與眾不同的:對種種編碼的介紹與各種類型破解方式的猜想悬包。甚至在書的最后,還附有了相應的題目與解答馍乙。
就是這些無巨細無靡的細節(jié)布近,撐起了這本書的篇幅垫释,也奠定了本書的風格。它帶給人的感受不是刺激與暢快吊输,而恰恰相反饶号,是一種對細節(jié)的考究,對微處的關照季蚂。完全想象不到這是一本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徐伐,反而更接近19世紀晚期作家們的創(chuàng)作方式——用手中的筆首启,展示世界的全貌。這種“自大”“自我”的精神在當代已經越發(fā)地稀少,畢竟已經沒什么必要荠藤,只要簡單的做出提示,讀者就自然會腦補出具體的形象徘跪。不過這本書的內容是有關過去的歷史以及尚未實現的技術讳推,又給了這種炫耀似的風格以必要。尼爾·斯蒂文森選用了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葵腹,也就是理所當然了高每。
在細節(jié)上,本書偏向傳統(tǒng)的豐富與龐雜践宴。但是在結構上鲸匿,卻并沒有依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娓娓道來。每一條故事線都按照自身的發(fā)展阻肩,被截成了一個個的片段带欢。彼此穿插交互。這無疑給閱讀帶起來了相當的難度烤惊。但是這樣的好處也在于能夠隨時提醒讀者保持注意力乔煞,不要想狗熊掰苞米一樣∑馐遥看到后面渡贾,已經忘記了前情的線索和伏筆。
四
總之雄右,忘記這本書是一本科幻小說剥啤。好好地沉浸在二戰(zhàn)之中,沉浸在菲律賓的雨林不脯,沉浸在各種炫酷的科技名詞之中就好府怯。看完這本厚達四位數的小說防楷,絕對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享受牺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