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曦
01.沒關系,你始終和我在一起
當一件恐怖的社會犯罪事件從一個孩童的角度來講述荧降,所有的殘酷齷齪都會被童真的力量帶來溫暖接箫,《房間》就是這樣一部既現實又溫暖的電影,講述了5歲的杰克救母親于災難之中并帶領母親走出傷痛陰影的故事朵诫。
年僅五歲的小杰克并不知道自己和母親正在遭受的一切——母親被誘拐并被囚禁在密室中7年辛友,而自己則是母親被強暴后的產物,在自己記事或存在之前剪返,母親還遭遇了毒打和虐待废累。
然而,出于小孩子的天性脱盲,或許還有來自母親的保護九默,小杰克過得快樂而滿足。他有屬于自己的小伙伴:是畫在墻上的小狗lucky宾毒,是出來覓食的老鼠驼修,是用蛋殼串起的“蛋蛋蛇”。
他甚至想認識老尼克——那個囚禁了母親7年的壞人——在孩子的眼中乙各,那個半真實半虛假的老尼克卻并不是那么壞,他渴望了解他幢竹,從與他隔空的對話中耳峦,從他送的禮物中,從他穿的羽絨服中焕毫。
一個讓人震驚的社會犯罪事件就這樣在一個小孩子的童言童語中拉開了帷幕蹲坷,然而這種壓抑的表達比起爆發(fā)式的爭吵更讓人覺得無望。
于是當媽媽喬伊著急著向小杰克解釋自己慘痛的經歷以及他們所處的可怕環(huán)境,并強迫還懵懂的小杰克裝病甚至裝死時疙咸,我們覺得县匠,雖然殘忍,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想如果可以乞旦,喬伊寧愿小杰克永遠活在童話世界里贼穆,一點點長大,最后像巨人一樣高大兰粉,像大力士一樣強壯故痊。然而她不能,她需要擺脫殘酷命運的勇氣和希望玖姑,所以她用童話愕秫、用所有小杰克能聽得懂的故事,讓他了解世界的險惡客峭,了解來自老尼克的傷害。最后教他假裝生病抡柿,假裝死亡舔琅,然后一起逃離,去往真正的世界洲劣。
影片使用大量的小孩視角备蚓,衣柜里,被卷起的地毯里囱稽,媽媽的懷抱里郊尝。那樣真實的鏡頭,讓我們和小杰克一起經歷整個營救過程战惊,從地毯卷出來看到蔚藍無邊的天空時欣喜不已(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世界)流昏、從躺在地上握到真實的樹葉時的感動(這是他第一次感知世界),再到伏在警車窗戶上吞获,顫聲喊著“媽媽”擔心她的安慰時的緊張(媽媽是他的全世界)况凉。
在看到媽媽終于被救出各拷,母子兩相擁而泣的時候刁绒,除了哭,還能說什么呢烤黍?
是啊知市,小男子漢杰克終于不負所托,他做到了速蕊,他們終于不在小棚(the shed)中了嫂丙,他們終于在世界(the world)上了。
小杰克像一個新生兒一樣规哲,用全身的感官感知這個世界奢入,像在房間中一樣,感知陽光,感知溫度腥光,感知亮度关顷,感知空間。他說武福,當我還小的時候议双,我只知道那些小事,但現在我5歲了捉片,我知道了所有事平痰。
然而這個世界對小杰克來說是重新認識,對媽媽喬伊卻是睽違七年的回歸伍纫,帶著父親對自己的不諒解宗雇,帶著社會大眾對她的疑問和指責,帶著自己對兒子的自責以及對家人朋友的責怪莹规。這種突然的巨變在獲救的狂喜沉淀之后撲面而來赔蒲,讓喬伊有些不堪重負,并陷入消極甚至絕望的狀態(tài)良漱。
在適應無果之后舞虱,喬伊選擇了自殺。
然而小杰克再一次拯救了他的媽媽——他剪掉了自己的頭發(fā)母市,那是他自己“力量”的來源矾兜,來給予喬伊重生的“力量”。他說:
這世上有很多很恐怖的事情患久,但是沒關系椅寺,因為你始終和我在一起。
真正只有敢于直面?zhèn)吹臅r候蒋失,才是得以放下解脫的時候配并,房間里的記憶對小杰克而言從來不是傷痛,甚至回想起來還很美好高镐,但對喬伊確是最可怕的回憶溉旋。影片最后,他們回到了那個房間嫉髓,小杰克像一位智者观腊,依依不舍地和房間的所有道別。最終他用他的頭發(fā)梧油,用他的天真儡陨,用他對過去樂觀的心態(tài),帶著母親骗村,走出了那些傷痛。
就像故事開始時小杰克說的:
只要你不介意笼痛,就沒關系缨伊。
02. 沒有什么比純真的力量更加強大
孩提的童真有著如魔法一般治愈的力量党晋,不同于言語上淺薄的安慰隶校,他們的力量在于陪伴深胳,在于對世界上的一切的善意舞终,在于內心的陽光敛劝。
在看《房間》的時候,我總是能想到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上陕,兩者都是講述深陷不幸的人被小孩的童真所救贖的故事释簿,在很多方面二者也有著驚人的相似庶溶。
比如電影剛開始的那一幕:在一個黑暗的早晨行疏,小杰克5歲了,他向他生活中的所有道早安凉夯,然后看向唯一的光源——一方天窗震桶,像一株盛開的向日葵蹲姐,美好而充滿希望。
而在《島上書店》中江咳,被收養(yǎng)的瑪雅會在每一個早晨醒來后,到樓下的書店和每一本書道早安:“她的手滑過雜志踩身,把放書簽的旋轉貨架轉了一下挟阻。早上好,雜志孟害!早上好击你,書簽丁侄!早上好石景,書本潮孽!早上好往史,書店!”
這一幕不論是呈現在熒幕上還是用文字表達都讓人感到溫暖無比订歪,當我們逐漸走向世故圓滑刷晋、被各種負能量纏身的時候或舞,孩子們的心仍能純凈地熱愛生活胆筒、熱愛這世間的一切仆救。他們的純真讓我們突然想起彤蔽,我們也曾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孩镊辕,但在不斷疲于奔命的時光里,那些童真的歲月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遙遠卖哎。
跟《島上書店》比起來,《房間》建立在更殘酷的社會背景之上照藻,這也顯示了導演的用心和野心:用一個溫暖的角度去看待社會上頻發(fā)的犯罪事件,關注受害者在案件發(fā)生之后如何重新融入社會发乔,如何治愈內心創(chuàng)傷雪猪,這是電影想要去探究的問題,也是社會應該予以更多關注的焦點译仗。
在導演看來纵菌,對受害者來說咱圆,如果沒有真正釋然序苏,坦然接受現實的話捷凄,再多的心理輔導都無法真正幫助受害者打開心結,重新開始生活匈睁。而孩童的純真本性讓他們對黑暗的受害經歷有更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在潛移默化之中是可以感染受害者才漆,影響受害者并最終帶領受害者走出陰影醇滥。
03. 媒體這把刀在傷害誰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互聯網社會鸳玩,媒體的追蹤幾乎是無孔不入演闭、無所不在米碰。關于媒體的道德底線和報道尺度成為討論反思的熱點吕座。《房間》中漆诽,喬伊被救后厢拭,媒體開始大肆曝光這一殘酷的社會犯罪事件供鸠,將喬伊置于鎂光燈之下回季,反復提及喬伊的被囚禁經歷正林,讓她一次次重復自己黑暗的經歷颤殴,一次次揭開自己的傷疤觅廓,而觀眾也長期對此津津樂道,不堪其擾的喬伊最后選擇自殺涵但。
這又是導演帶領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媒體報道要把握怎樣的尺度才能避免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杈绸?
顯然現在的社會媒體還沒有如此自覺的意識帖蔓,為滿足觀眾的獵奇心,媒體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瞳脓,而作為公眾人物和社會案件的受害者則首當其沖,成了無良媒體這把刀最深的受害者埋酬。而隨著自媒體的興起,這一趨勢也愈加明顯烧栋,為博眼球写妥,媒體幾乎不顧一切底線和職業(yè)道德审姓,進入瘋狂的娛樂至死的時代扎筒。
同樣作為媒體人砸琅,從讀書時開始就在探討的媒體道德和職業(yè)操守的問題,但到現在仍不見媒體行業(yè)有任何實質性的規(guī)范诱篷,被媒體輿論造成傷害和二次傷害的人不計其數悯辙≌氡幔《房間》只是對此進行了簡單的提及,并沒有深入研究快压。
但顯然坪郭,關于媒體報道的尺度和職業(yè)道德的遵守問題仍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論如何绸罗,不要讓媒體變成指向群眾的一把刀。
—正文結束豆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