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就是因為在遙遠的夜空踩验,如果經常在你身邊要么你很牛逼要么她只是你們村的村花。
但是我相信商玫,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做過“手握日月摘星辰”的美夢箕憾。于是,我們這個社會就出現了“追族”這類群體拳昌。(這里主要講娛樂明星)
說到追星袭异。我相信可能現在的00后小朋友們可能絕大多數不知道楊麗娟這個人是何許人也了?
當年十幾歲的年紀因為看過還是夢到過劉德華老師之后就瘋狂癡迷炬藤,妄想把偶像當做自己的私人財產御铃,發(fā)了瘋似的要見到偶像本人。最后連累老父親跳河自殺沈矿。確實是一個人上真、一個家庭的悲劇。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事情是在高中政治課本里面细睡,覺得這是一種傻x行為谷羞,當時很不理解,怎么會有人為了自己的私心竟然害死自己的父親溜徙。長大以后見到越來越多類似這樣的報道湃缎,慢慢理解這其實涉及到個人的自我存在、自我意識調控能力問題蠢壹,還有家庭教育問題嗓违,往大了說甚至是粉絲文化由興起到成熟理智過程中的必經過程。
在時代滾滾巨輪的碾壓下图贸,我們很多人都可能只是一個代價蹂季。
我所知道的大范圍的粉絲追星文化確實是在四大天王時代開始的。
這是我們以前從沒有見過的明星疏日,帥氣自不必說偿洁,而且有很多優(yōu)秀品質,優(yōu)秀的作品沟优。
80涕滋、90年代長大的應該沒有幾個沒聽過《忘情水》《吻別》的電臺和盒裝磁帶吧?!
那時候大街小巷都在哼唱著他們的歌曲挠阁,電視里也播放著他們的電影宾肺、電視劇溯饵。直到現在我還堅持劉德華、張學友兩位老師參演的《旺角卡門》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作品锨用。
那么問題是丰刊,絕大多數人是先喜歡他們的作品,然后通過作品確信了他(她)是能說出我們心里話的人增拥。極少數是只是因為他們長得帥就喜歡的神魂顛倒甚至私有化為自己的財產啄巧。
也可能和時代的自信心有關,那個年代對于外來東西大家都是欣賞跪者、崇拜而自卑的棵帽。不敢私有化。除了極個別“楊麗娟”們渣玲。
但是現在的小孩貌似沒有這種心理自信心缺失的先天不足問題逗概。動不動就是把某某明星說成是自己家誰誰誰,甚至還有很多個群體忘衍。這些群體里逾苫,有些是真的喜歡,有些是烏合之眾枚钓,被環(huán)境影響了铅搓。
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年初我們公司來了一批新人搀捷。有個實習的女學生長的有點像賈玲老師星掰,不過沒有賈玲老師的幽默,但在公司迎新大會上語出驚人:我來杭州上班嫩舟,是因為我們家蔡徐坤2年后要在杭州開演唱會氢烘。我還畢業(yè),沒有錢去別的地方家厌,所以先在杭州等著播玖。?
關鍵這女孩講話的時候,一手拿著話筒饭于,一手扯著衣角蜀踏,不時掩嘴而笑。還不好意思掰吕,看來是真喜歡果覆。
當時我們下面坐著的這些“叔叔阿姨”們議論紛紛,蔡徐坤是誰殖熟?唱歌的還是拍電影的随静?有沒有什么作品?
我之前真的沒有聽說過,在網上也沒有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燎猛。這有點像年中那段時間被爆炒的股票:一拖股份。本來是一家做農用拖拉機的公司照皆,因為帶個“拖”字重绷,被資本市場當做“垃圾分類”的典型一輪爆炒到股價翻倍。純粹資本游戲而已膜毁。也許昭卓,這些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所謂明星們有可能是這些資本大佬們花錢砸出來的“翻倍股票”而已,漲得快跌的也快瘟滨,但是容易吸引散戶一窩蜂的追捧候醒。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些明星距離我們絕大多數人是非常遙遠杂瘸。想見一面非常難倒淫。原因很簡單,沒錢败玉、沒時間敌土。就像我,一直想聽一場李宗盛老師的演唱會运翼。一直沒有完成返干。
因為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同于上學時的肆意妄為血淌,我們現在眼前每天都是柴米油鹽矩欠,偶爾想想詩和遠方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生活教我一點點了解悠夯,一點點接受癌淮,一點點承認,承認命運凌駕于生命之上疗疟。一首歌不能改變什么该默,人還要面對,還要掙扎策彤,還有誘惑還有希望栓袖,還會活著。我從一個悲觀主義者變成了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店诗。摘自《女心理醫(yī)生的日記》
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就是因為在遙遠的夜空裹刮。如果經常在你身邊要么你很牛逼要么她只是你們村的村花。
喜歡他們的作品就好了庞瘸,這是對自己捧弃、對喜歡那個人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