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自己對孩子即將出現(xiàn)的“分離焦慮”做好了準(zhǔn)備,什么時候出現(xiàn)国旷,會有什么表現(xiàn)矛物,要如何應(yīng)對,書上都寫了跪但。有一條關(guān)于跟分離焦慮期的孩子分別的忠告:媽媽說了再見就馬上離開履羞,不要來來回回,這樣對孩子來說就真的很難告別了屡久。
我當(dāng)時覺得忆首,這有什么難的,肯定可以做到被环。
但是今天第一天上班糙及,我就體會到了,這真的不容易筛欢。
當(dāng)我把兒子交給奶奶時浸锨,他就開始大哭,一個勁向我伸手版姑。我假裝換衣服出門很平靜柱搜,其實心里很亂很難受,很想再抱抱他漠酿,可是我知道這樣會更難放開冯凹。最后狠狠心跟他說再見,說完就馬上出門了炒嘲。
看書能解決許多問題宇姚,但也有很多事情只有實際遇到才知道厲害,比如分離焦慮夫凸。我以為的“依賴媽媽”就是相比其他人會更喜歡媽媽在身邊浑劳,但實際這個喜歡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分離焦慮的起因說起來很容易夭拌,就是因為孩子長大了魔熏,會分辨誰是主要照顧他的人,但客體永存的概念又不完善鸽扁,所以會害怕這個人離開蒜绽。
但是從感情上,站在成人的角度桶现,又似乎很難理解躲雅,畢竟我經(jīng)常陪著你,每天都離開了又回來骡和,怎么就是不能明白相赁,反而表現(xiàn)出讓人難以理解的焦慮呢相寇?比如我今晚回家后,就一直要我抱钮科,玩也只肯伸出一只手唤衫,因為另一只手要抓著媽媽。
可是不管怎么難以理解绵脯,孩子的感情是真實的佳励,換到他的角度:我已經(jīng)拼盡全力想留住你,可是你還是從我眼前消失了桨嫁,這對孩子來說植兰,該有多痛苦多無力份帐?
突然想到知乎被邀請回答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努力璃吧,努力的意義何在?
我自認為還算一個努力的人废境,但總是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蟀ぃ現(xiàn)在,我想我有了答案:因為對“無力”的恐懼噩凹。
每個人都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刻巴元,不管你是碌碌無為還是位高權(quán)重,嗷嗷待哺還是正值壯年驮宴,正如我年幼的兒子逮刨,已經(jīng)開始體會這一點。但我們也很清楚堵泽,如果我們的無能為力本可以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變得可控修己,我們會無比懊悔,為什么當(dāng)初沒有努力迎罗。
所以睬愤,我努力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讓我在乎的事情更多變成可控纹安,讓原本可控的事情可以發(fā)展的更好尤辱。
我的努力看起來似乎有些被動,甚至不符合我一貫的說法:追求更好的自己厢岂。但這其實更符合人類進化的機制——趨利避害光督。更好的自己只是努力必然會獲得的一樣成就,不必夸大為終極目標(biāo)塔粒,為了孩子上更好的學(xué)校结借、為了給家人更大的房子,都可以成為我們普通人努力的意義窗怒。
就像職業(yè)不分貴賤映跟,努力的意義也不分大小蓄拣。愿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獲得所期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