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說《擺渡人》结榄,讓我想起電影《心靈捕手》里的教授把自己畫過的一幅畫一直掛在他的辦公室。
那是一幅談不上好看的畫--一只小船在湖中囤捻,孤零零的漂泊臼朗,寥寥幾筆。
可是這幅畫背后的意義蝎土,卻被他正在進行心理輔導的天才少年一眼戳破--誰也不是完美的视哑,誰的心中都深藏著傷痛。
那是教授在妻子去世后誊涯,整個心情狀態(tài)的概括--孤苦而無助挡毅。
誰是誰的擺渡人,道不清暴构。
小說《擺渡人》講的是一個死于火車事故的女孩迪倫跪呈,在靈魂離開肉體后被她生命里的擺渡人崔斯坦,渡往她死后歸宿的故事取逾。
擺渡人崔斯坦千百年來一直兢兢業(yè)業(yè)耗绿,完成他一個又一個使命--將死去的人送往他/她們死后的歸宿。
可是這次砾隅,迪倫帶來了不一樣的結局误阻。
迪倫與崔斯坦之間產(chǎn)生了愛情,而愛情的力量誰也不可低估。
迪倫帶崔斯坦逃離了男孩千百年從事擺渡人的命運的世界究反,并且回到了現(xiàn)實世界寻定。
小說中有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很讓人喜歡奴紧。
崔斯坦是迪倫死后的擺渡人特姐,而迪倫讓崔斯坦走向了生。
崔斯坦黍氮,擺渡過無數(shù)人唐含,每一次遇見不一樣的死者,他自動化身為死者喜歡的模樣沫浆,走進死者心里捷枯,完成他的使命--全身心的護送死者到達他們死后的歸宿。
他一路上是一個守護者专执,降妖除魔淮捆,不問為什么,幫助一個又一個死去的人到達他/們要去往的地方本股。他全身心投入攀痊,勇敢地執(zhí)著于這一件事情。
他可敬可愛拄显。
可他也是可悲的苟径。
千百年來,他周而復始做著一件事躬审,沒有自己的面貌棘街,沒有自己的身份。
這讓我想起了人的理性與感性承边,崔斯坦無疑是理性至極的遭殉,任何時候他都是用自己的理性和邏輯去解決問題,似乎是一個永遠不會犯錯誤的計算機博助。
但計算機是生硬的险污,只有冰冷,少了生動富岳,當沒有情緒罗心,一個人便也不再是人。
但當他遇見了迪倫城瞎,一切發(fā)生了改變渤闷,他被迪倫在意。
迪倫把他當做了人脖镀,一個感性的女孩開始用自己的視角去感受到他的情緒--在意他的悲與歡飒箭。
她狼电,與往常完成任務中遇見的死者不一樣,這一切啟動了崔斯坦被冰封已久的心弦蹂,讓他也開始去感知情緒性的東西肩碟。
于是故事結局便有了力量。
他因為愛的力量跟隨了迪倫凸椿,即使違背自己的使命削祈。他走他從未想過可以走的路--往死者生前的方向前行。
這一路上脑漫,換他膽怯了髓抑。他的怯懦使得迪倫成為了他生命的擺渡人,迪倫帶他來到了現(xiàn)實世界优幸,一個全新的世界吨拍。
原來,他的堅強處其實也是他最軟弱的地方网杆。
這個地方需要被愛滋養(yǎng)羹饰,被愛引導。
他掩藏的情感才開始流動起來碳却。
小說中队秩,迪倫死后在被崔斯坦擺渡的過程中,她看見的世界是自身內(nèi)心心理變化過程的反映昼浦,這是心理學的視角馍资。
每個人看見的外部世界就是他內(nèi)心的反映,他說出的話里座柱,做的事情迷帜,有他曾經(jīng)的過往物舒。
一直覺得每個人的身體周邊都被一個泡沫包圍色洞,包圍著的世界大多時候是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
如果想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冠胯,就得先進入其他人的泡沫火诸,用他人的視角看看世界的模樣。而這個他人的視角可以是書籍荠察、人與人的交流置蜀,一切可以傳播信息的東西。
只有讓自己的思維更廣闊了悉盆,投射到自己內(nèi)心的東西才有了新的血液盯荤。
一味地躲在自己的視角里的人一點兒也不可愛。
希望崔斯坦來到的現(xiàn)實世界可以更多的擁抱自己焕盟,因為有了自己的人秋秤,內(nèi)心豐富有力,才能成為別人的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