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圓睜、憤世嫉俗帘饶、正襟危坐哑诊,這不是慈悲的樣子
其實這個題目《看你怒目圓睜、憤世嫉俗及刻、正襟危坐的樣子镀裤,哪里有慈悲心的樣子》,表達的意思相對具體一些缴饭,但是作為題目暑劝,還是選擇了《怒目圓睜、憤世嫉俗颗搂、正襟危坐铃岔,這不是慈悲的樣子》這個更客觀、更普遍的題目峭火。
主要想說的還是
1.大智慧的人是安靜的、淡定的智嚷、從容的卖丸,像有萬噸巨石錨住自己一樣,一般風浪是掀不起任何波瀾的盏道;即便再大的風浪稍浆,也僅僅是微微一動,帶著厚重的從容猜嘱,輕輕一拂衅枫,便能撥云見日。
2.大智慧的人是慈善的朗伶,就像一個老者的循循善誘弦撩,波瀾不驚,平淡無奇的話語论皆、平淡無奇的道理卻讓你的認識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益楼,豁然開朗之感猾漫。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變化當然不是自暴自棄的所謂“看開”感凤,這是逃兵悯周,是逃避;這里的變化是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知陪竿,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謬解禽翼,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淺薄,發(fā)現(xiàn)了細微中的乾坤世界族跛。
為保持本篇的完整性和以下內(nèi)容的獨立性闰挡,現(xiàn)將以下內(nèi)容單獨計入今日昱言第109篇連載《昱言(109)|見人見佛都是見得自己》
其實,所謂“平淡無奇的話語庸蔼、平淡無奇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聽過無數(shù)次了解总,不過從沒有認真聽過,因了老者之口姐仅、之經(jīng)歷花枫,人們能靜下心去聽,所以在他面前你的感悟會多一點掏膏,這當然有對方的功勞劳翰,他讓你能聽進去;但關(guān)鍵還是你自己馒疹,其實你的感悟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佳簸。
這里還有一層原因是,你一般不會去質(zhì)疑老者的話:你雖不認為他說的一定對颖变,但你潛意識里基本是全盤接受的生均,除非非常非常脫離實際的話,你基本是會全盤吸收的腥刹;你已經(jīng)先入為主地覺得他的話一定是正確的马胧,然后別人一句話剛說出口,你便啟動了“說服自己去理解他的話”的過程(而不是像平時的時候一樣衔峰,別人一說話佩脊,我們先是評估,先是考慮下對方說的對不對垫卤;在老者面前威彰,這一步自動省略了,你直接不考慮對方說的對不對穴肘,一上來就默認他的話一定是對的歇盼,然后千方百計去理解他的話)。所以說评抚,雖然你覺得對方的話有道理旺遮,其實一切還都是你自己的心態(tài)的問題赵讯。
話都是一樣的,問題是你的心態(tài)耿眉,你心里的鏡像:同樣一句話边翼,老師、同學鸣剪、長輩组底、陌生人、所謂智者筐骇,在你心里引起的反應(yīng)是不一樣的债鸡。
除去他們本人的魅力(影響力)外,關(guān)鍵還是你的條件反射铛纬。比如說:在公路上厌均,聽到有人說“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告唆,有的感覺他這是罵我啊棺弊,那我也罵回去“你才是豬呢”;有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豬”字而已擒悬,什么也不代表模她;當然,有的結(jié)合對方的表情懂牧,能看出來侈净,其實對方說的是“前面路上有豬,要注意別撞豬上”僧凤。
同理畜侦,一句話,對應(yīng)于每個人躯保,你對他們的心里期許是不一樣的旋膳,另外你過去的經(jīng)歷形成的經(jīng)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吻氧,你對一句話的理解其實是你內(nèi)心的經(jīng)驗和對方給你的印象這兩方面的反應(yīng):
面對一般的談話對象,我們受自己“內(nèi)心經(jīng)驗”支配較多咏连;
面對我們敬仰的人盯孙,我們受對方的給我們的影響較多;不過其實祟滴,別人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別人的名頭給我們帶來的振惰,對方我們雖然不熟悉,但對方的名頭垄懂,比如“老者”“智者”“專家”“學者”這些我們是熟悉的骑晶,我們對這些名頭有自己的經(jīng)驗痛垛,所以這種情況其實也是受自己的內(nèi)心經(jīng)驗控制的,只不過是多了一個中介“名頭”來進行傳遞而已桶蛔。
所以匙头,總結(jié)起來說,我們總是受我們的你內(nèi)心經(jīng)驗控制仔雷,對于陌生人蹂析,我們是靠對方的外表、語言等碟婆,結(jié)合我們的日常經(jīng)歷电抚,給與相應(yīng)的評價和相應(yīng)程度的認同;
對于智者竖共,我們是靠他的具體頭銜蝙叛、名氣來進行評價的(而非他這個人本身,因為我們并不了解他公给,我們所知道的僅僅是他的頭銜而已借帘,你可以想想是不是如此)。其實妓布,我們對于每種頭銜都有一種預(yù)期:
比如對于“專家”姻蚓,我們(現(xiàn)在貌似)對其的印象是“太假了”“不可信”;
對于“老師”匣沼,我們的印象是“工資還行”“現(xiàn)在這個教育觀念變化太大”“孩子不好管”“怎么老給家長布置作業(yè)呢”
對于“智者”狰挡,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可能是“他很有學問,多聽聽有好處”释涛;但對于對他知根知底的人來說呢加叁,他的印象就會是“他還給別人講呢,自己都過得一團糟”“他能講唇撬?那我也能講”“他算老幾啊它匕,自己都沒過明白”。然后窖认,覺得他好的人豫柬,無論對方說什么,他都會往好處去解讀扑浸;覺得對方不好的人烧给,他又總會往歪處去想。又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喝噪,往往正反都解釋的通础嫡,這就更加劇了觀點的對立,更加劇了各種不同觀點的人對各自所持觀點的篤信不疑,因為解釋的通嘛榴鼎,所以就信了嘛伯诬。
是不是這個道理?對不對巫财?
就如同下面這張圖盗似,有的人覺得“和尚真有定力”,有的人會覺得“和尚真有艷肝痰樱”铁蹈。
所以千元,所有的所有,沒有別人,都是你自己的思想在作怪趁猴,面對智者的頓悟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级零,面對小人的嫉惡如仇富纸,也是你的情感催發(fā)出來的集畅。所有的所有,都是你的届谈。你不想枯夜,別人灌不進去;你所想到的艰山,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湖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