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悬襟,庚子年六月十八,迎來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立秋藤违。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
是古時“四時八節(jié)”之一
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
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來
“秋前秋后一場雨”
立秋后每降一次雨
意味著氣溫下降一次
《立秋日聞蟬》
楊萬里
老火薰人欲破頭浪腐,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顿乒,今晚蟬聲始報秋议街。
立秋而未秋
一想到秋高氣爽,就令人神往
然而淆游,立秋并不代表酷熱結束
此時在中伏天傍睹,天氣仍然很熱
燦爛的陽光依舊 ,熾熱的大地如常
“秋后一伏”犹菱,大多不止一伏
其實拾稳,還有半個月都在伏天里
氣溫連續(xù)五天低于22度才算入秋
以此來算,白露時節(jié)就會涼爽了
俗話說"秋后一伏腊脱,汗死老牛"访得,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陕凹,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悍抑。所以立秋之后的半個月左右,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xù)杜耙,所以有"秋老虎"之說搜骡。
立秋氣候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佑女,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记靡。
立秋后有“秋老虎”的余威,雖然一時暑氣難消团驱,但是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摸吠。
《逸周書·時訓》:“立秋之日,涼風至嚎花;又五日寸痢,白露降;又五日紊选,寒蟬鳴啼止〉蓝海”
故將立秋分為三候:
一候?涼風至(8月7~11日)
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献烦。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憔辫。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仿荆。
同時,經過大暑的大雨坏平,暑氣漸消拢操,“一場秋雨一場寒”就是此刻。
二候?白露降(8月12~16日)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舶替,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令境,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顾瞪,大地也會有霧氣產生舔庶。
“露從今夜白”,白是秋之標志陈醒,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艷數(shù)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拟烫。
三候?寒蟬鳴(8月17~22日)
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疆前,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爷辙。
還有一種說法是:秋涼以后彬坏,寒蟬發(fā)聲困難,知生命將盡而變聲凄厲膝晾。萬事有跡可尋栓始,而動物往往更敏于感受自然的更替。
立秋之后有“曬秋”
大自然是最偉大的畫師
人們在院內屋頂晾曬農作物
居高而望滿目是濃烈的顏色
初秋的五顏六色恰似山水畫
把最詩意的秋天展現(xiàn)給人們
《立秋后題》
杜甫
日月不相饒血当,節(jié)序昨夜隔幻赚。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歹颓。
落霞與孤鶩齊飛坯屿,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巍扛,響窮彭蠡之濱领跛;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立秋養(yǎng)生
中國南方立秋之時還是夏暑之時撤奸,由于臺風雨季漸去吠昭,氣溫更酷熱喊括,因而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也被稱為“長夏”。
秋季氣候干燥矢棚。夜晚雖然涼爽郑什,但白天氣溫仍較高。
所以根據(jù)“燥則潤之”的原則蒲肋,應以養(yǎng)陰清熱蘑拯、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兜粘,可選用芝麻申窘、蜂蜜、銀耳孔轴、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剃法。
氣候特點:天氣逐漸涼爽。
人體反應:情緒低落路鹰,易出現(xiàn)干燥癥贷洲。
易患疾病:肺燥、便秘等疾病晋柱。
養(yǎng)生原則:滋陰養(yǎng)肺优构,內心要保持平和寧靜。
立秋食補:適當多吃酸味雁竞、生津潤肺食物俩块。
立秋藥補:多食用補氣養(yǎng)陰之品。
起居養(yǎng)生:加睡眠時間浓领,應早起玉凯,選擇清幽之地晨練。
經絡調養(yǎng):敲膽經联贩,刮痧去陰暑漫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