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飞醉,原騰訊副總裁冲茸。吳軍博士是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
1月份看完了他的兩本書《態(tài)度》和《見識》缅帘,《態(tài)度》是他寫給他兩個女兒寫的家書轴术,其有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很適合我們這一代的父母。但今天我想和你們說說《見識》這本書
吳軍老師钦无,在谷歌和騰訊都擔任過高管逗栽,我沒去過谷歌,也沒去過騰訊失暂,連兩個公司對面賣瓜子的鋪子都沒去過彼宠,更別說接觸在其中工作的人。但還是很幸運弟塞,有這么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寫的書凭峡,可以花幾十塊錢輕松拿來
從此,我要告別喂養(yǎng)式讀書法决记,真正給自己帶來點難度和不適感摧冀,學著提煉一下書中我認為有用的東西,也算是幫自己的腦子安一個“榨汁機”系宫,倒不是說榨的汁有多美味索昂,而是享受榨取的過程。
其實我還是挺喜歡出去走走看看笙瑟,拍點照片楼镐,和不認識的人閑聊幾句,從他們異樣的表情中察覺到些什么往枷,然后把這些照片拿回來用Lightroom打扮一番框产,放在歷史知識的長河里沖洗一下凄杯,也算是比較完整的一次旅行。但今年過年孩子還小秉宿,行動不便戒突,只能在家讀一些老早之前買過未看的書,增長一下見識描睦。
什么是見識膊存?
秦牧的散文里寫到,倆農(nóng)民吹牛忱叭,一個人說:“我見過皇上的金鑾殿隔崎,左邊一個油條鋪子,右邊一個燒餅鋪子韵丑,皇上想下來吃哪個就吃哪個爵卒,都不給錢的∧斐梗”一個農(nóng)民能夠想象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是那樣钓株。
一個撿糞的人坐路邊上嘆氣,說:“TMD陌僵,我要是當了皇上轴合,這撿糞的叉子得是金的,而且路兩邊的糞都得歸我一個人撿碗短!”
這就是見識貧乏對一個人的妨礙
吳軍老師的《見識》這本書受葛,究其根源,是提供給我們了一套思考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豪椿,讓我們不要像上面兩個小故事里的人一樣去思考問題奔坟。所以,讀萬卷書搭盾,行萬里路,見識顯得很重要婉支。
1
扇耳光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們一耳光鸯隅,我們會作何反應?
所有反應概括起來無外乎三種:第一種向挖,一巴掌扇回去蝌以;第二種,認慫何之,捂著臉走開跟畅;第三種,先冷靜分析溶推,也許是我們真該被扇徊件,那就接受教訓奸攻,也許對方真的就是個混蛋,我們或許該叫警察來管他虱痕,當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機會整治他睹耐,讓他記住教訓。
吳軍老師在書中曰:一個人對一個巴掌的反應部翘,其實決定了其一生的命運硝训。
巴掌就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麻煩和難題。見識越廣的人新思,挨的巴掌種類越多窖梁。
每次看名人傳記的時候,幾乎會看到有的主人公在早期生活窘迫夹囚,異常困難纵刘。突然就得到一個機會,然后順風水師崔兴。好像屌絲的逆襲已經(jīng)是成功學的標配彰导。但是這樣的傳記是不會告訴你他是如何成功和逆襲的。
這就是人性敲茄,人性都是自私的位谋,干嘛要給你說這么深。
所以堰燎,該挨得巴掌還得挨掏父,該走的路一條也不能少。只有自己學會了對待各種巴掌的反應和態(tài)度秆剪,才能算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赊淑,否則充其量就是個打腫臉的胖子。
收獲:對待巴掌的態(tài)度仅讽,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陶缺,盡量走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路,讓自己多挨巴掌洁灵,增長見識饱岸。
2
西瓜與芝麻
我承認我目前還在時不時的撿芝麻
但我讀完這本書我終于明白,撿芝麻再勤勞徽千,也撿不出西瓜的重量
先來看吳軍老師說的撿芝麻的行為有哪些:
l 為了拿免費的東西打破頭
l 為了省一元出租車苫费,在路上多走10分鐘
l 為了搶幾元的紅包,每隔三五分鐘就看看微信
l 為了證幾百元的外快双抽,上班偷偷干私活
l 為了“雙十一”搶貨不睡覺
l 為了一點折扣在網(wǎng)上泡兩個小時百框,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
這些人的問題不僅在于時間利用的非常沒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們漸漸習慣于非常低層次的追求牍汹。
我覺得這里吳軍老師說的層次铐维,即做事的標準柬泽。我昨天看到這么一句話,說一個人要能成方椎,關鍵是他做事的標準要高一點聂抢,不是做事的能力要高一點,是標準高一點點棠众,這高一點琳疏,那兒高一點,長期一積累闸拿,那就不可能不成空盼。
吳軍老師說,一個人的心志(注意不是心智)變得非常低新荤,就很難提升自己揽趾、讓自己走到越來越高的層次上。
綜上苛骨,如果一個人始終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篱瞎,那他的生活一定不可能會出現(xiàn)上述撿芝麻的行為。
我的工作痒芝,是負責一個5萬平米寫字樓裝修工程的管理俐筋。我的師傅也是我的領導,每隔幾個月來看一次严衬,他總能發(fā)現(xiàn)我“看不見”的問題澄者,總能看到不符合要求的標準
有好幾次我把這種現(xiàn)象歸為經(jīng)驗不足
而我現(xiàn)在才明白,是因為我和他腦子里的標準不一樣请琳,所以看一件事物粱挡,眼前所呈現(xiàn)出的畫面,肯定不一樣
比如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俄精,他上次來現(xiàn)場询筏,看到一只精裝隊伍施工時居然滿地垃圾毫無章法,然后對著我說了一句話: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竖慧,能干出什么樣的質量出來屈留?
只有把管理的標準不斷提高,才有可能出高標準的質量测蘑,我覺得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基本功。
收獲:工作康二,不再勤奮地撿芝麻碳胳,而要提高標準,去勤奮地撿西瓜
3
把一件事做好的秘密沫勿,是少做事
吳軍老師在書中曰: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挨约,他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少做事情味混,而不是讓自己更忙碌;當我們跳出一般人的思維方式诫惭,重新審視人生時就會發(fā)現(xiàn)翁锡,可以不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接下來夕土,就是下決心少做事情馆衔,然后把幾件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抓狂怨绣,這一天破事夠多了角溃,晚上還要加班,老板不停的安排任務篮撑,怎么少做事情啊减细,說的倒是輕松。
但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赢笨,總有一點可以去察覺的東西
回顧我去年的工作未蝌,可以為自己總結:就是每天事情頗多,但做成做漂亮的事情沒幾件茧妒。
終于明白了原因:很多主要的事情萧吠,被次要的雜事,分了心嘶伟。導致主要的事情沒做好怎憋,次要的雜事沒處理干凈。
收獲:抓住重點工作九昧,帶領團隊專心攻破绊袋,次要小事,學會放棄铸鹰。
一本好書癌别,值得這樣細細濃縮,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生手冊蹋笼,推薦閱讀展姐。過年不喝酒不旅游,在家讀一兩本書剖毯,其實也挺好的圾笨。
最后,借吳軍老師的一段話逊谋,作為結尾:
缺乏見識擂达、缺乏愛、缺乏規(guī)矩胶滋,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板鬓。沒有錢悲敷,有一輩子機會能夠獲得,而缺乏這三樣東西俭令,后天再獲得的難度就大了后德,而它們的缺乏其實和貧窮沒有必然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