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花梧桐
在看別人寫的文時,遇見某些字段逆航,我們會內心一顫鼎文,仿佛那段文字就是為你而寫,他人文下的故事情節(jié)因俐,與你的經歷如出一轍拇惋,不禁自問:“這是曾經的自己嗎?”
或許抹剩,這就是所謂的“共鳴”吧撑帖,這也就是在我看別人的文時,十分情愿的去點擊“喜歡”按鈕的原因澳眷。也是文字最美妙的地方胡嘿。
好幾天沒有更新簡書了,但我一直看簡書上其他人的作品钳踊。有些人所寫的故事衷敌,像極了當時的自己,但很慚愧拓瞪,那些文字卻并不是我能寫出來的缴罗。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與別人有相同的地方,別人用文字記錄下的經歷祭埂,被另一部分人看到面氓,這樣就將這兩部分人聯系到了一起。這樣以后蛆橡,或許有人在下面評論侧但,簡信交流,在深一步的話航罗,你們會成為朋友禀横。
我有時會翻看一下以前的評論,或者簡信粥血,像是回顧以往的人生柏锄。
有些簡友長期沒更新,那些是我認識的人复亏,也許當時也就是心血來潮趾娃,下載個APP,發(fā)兩篇后就感覺乏味無趣了缔御,再然后為了清理內存抬闷,點擊了卸載鍵。這沒什么,各人有各自的愛好笤成。
夜晚是人感性的時候评架,也只有在寂靜的夜里,我才能點著手機屏幕輸入這么些句子炕泳。不知道能在這條路上走多久纵诞。
這段時間有個叫“范雨素”的人火了,我不斷地在各個平臺看到這這個名字培遵,當時沒太在意浙芙,以為是哪個歌手,或者演員籽腕,后來嗡呼,覺得還是去看看吧,畢竟是一個火了的人皇耗,我到想看看她是如何火的南窗。
經過瀏覽器搜索,我得知廊宪,她是一個育兒嫂,也就是保姆女轿。
查了半大天箭启,我其實也沒明白到底是什么讓她火了,有的說是有媒體炒作蛉迹,有的說那篇文章很樸實傅寡,揭露了什么什么。
范雨素寫了很長的文章北救,我在瀏覽器里大致瀏覽的一遍荐操,(沒細看)正如部分評論一樣,沒有華麗的辭藻珍策,文字樸實真誠托启,記錄自身的遭遇,雖坎坷艱辛攘宙,但也積極向上屯耸。
不知道這樣流水賬似的堆砌事例是否屬于文學,有些評論說蹭劈。我對此稍微持反對態(tài)度疗绣,為什么這樣的不屬于文學呢?難道文學就應該是晦澀難懂铺韧,故作高深嗎多矮?
真正的文學,應該來源于生活哈打,反映最底層民眾的生活塔逃,這樣的文學才會有鮮活的動力讯壶。不管她的詞句是否“高超”。
如果脫離民眾患雏,脫離現實生活鹏溯,再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也是“鏡花水月”。
別人的字淹仑,別人的文丙挽。
我不知道我說的是否正確,但我心里確實把它認為正確匀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