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夾心餅干
你是不是也曾拼盡全力與這個世界對抗過?
“我的愛因斯坦丟了傲武,我很難過蓉驹。”
“別傷心了谱轨,以后這種事兒多著呢戒幔》托唬”
“李玩土童,我喜歡上你了,我不想和你分開工坊∠缀梗”
“……以后這種事兒多著呢敢订。”
▊故事梗概
13歲的少女李玩罢吃,由于父母離異楚午,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尿招、陪伴和愛矾柜。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屬于她的“成人禮”就谜。電影中怪蔑,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為狗取名“愛因斯坦”丧荐,暗潮涌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意外走失缆瓣,開啟了它洶涌又無奈的成長之路。
▊?獲獎情況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2014)
最佳影片? 曹保平
第21屆北京大學(xué)生電影節(jié)(2014)
最佳影片
▊?看點一覽
如今虹统,青春片的市場正遭遇危機弓坞。其實,青春片一直是一個很好拿捏的“橡皮泥”车荔。因為正是每個人都曾經(jīng)歷過的渡冻、人類本性追求的群體意識和歸屬感,很容易讓觀眾為各種以青春為題材的影片去買座夸赫。但自2013年《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以來菩帝,國產(chǎn)青春片在近幾年似乎是被狗血肥皂劇帶偏了方向。青春電影市場魚龍混雜茬腿,劇情單一流于俗套呼奢,甚至很多青春片制造者將青春片與偶像愛情片劃等號,滿屏都是靠著小三墮胎出軌來博人眼球的噱頭切平。在迎來了《你好握础,之華》這股清流之后,被禁了五年的《狗十三》終于提檔上映了悴品。
這是一部關(guān)于一個叫做李玩的女孩兒成長的電影禀综,里面沒有惡人,有的只是各種誤會苔严、不理解定枷,以及因此帶來的沖突。表面上看是講的是孩子與大人之間缺乏溝通引發(fā)的一系列矛盾届氢。但深究其細(xì)節(jié)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諷刺中國式家庭教育的電影欠窒,夾心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心里很不是個滋味,不是電影不好退子,而是代入感實在太強了岖妄。
電影開頭是給少女李玩的特寫型将,昏暗的房間,亮著臺燈荐虐。少女李玩滿臉憧憬的比劃著七兜,用選紅毛衣還是綠毛衣的方式來思考自己選擇興趣小組的問題。最后還提出了平行宇宙的結(jié)論:如果有平行宇宙的話福扬,那宇宙另一邊的我腕铸,就能做宇宙這邊的我沒法兼顧的事情了,這樣該有多好铛碑。
就像平行宇宙的實現(xiàn)微乎其微一樣恬惯,李玩實際上在面對興趣小組的選擇上根本也不受自己的控制。父親在聽見老師說李玩的成績不靠前亚茬,氣急敗壞的打了她之后就替她做了選擇酪耳。這時電影女主的形象也就鮮明起來了,與許多關(guān)于這個女孩影評中的形象塑造不同刹缝,我并不認(rèn)為李玩是孤僻古怪而叛逆的碗暗。她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中國孩子,跟大多數(shù)的曾經(jīng)的我們一樣梢夯,穿著校服言疗,偶爾在做題的間隙聽聽樓下的養(yǎng)鳥人的鳥叫聲,整個人懵懂而干凈颂砸。因為成績排名的變化而承受著學(xué)校與家庭的壓力噪奄,偶爾會發(fā)發(fā)呆,想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人乓。而那些事情是成熟的大人認(rèn)定不切實際的勤篮。
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引人共鳴的重要原因。當(dāng)下青春片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真實色罚。誰都有過青春碰缔,誰都有資格去評判和議論青春,最能夠與大家產(chǎn)生共鳴并且令人信服的青春片戳护,其實是真實的青春故事金抡。我們曾經(jīng)都像李玩一樣有過愛自己卻不知道該怎么理解自己的父母,有隔代親照顧自己卻與我們有著代溝的爺爺奶奶腌且;有過一只寄托了自己全部的情感或許最后因為各種原因下落不明的寵物梗肝。我們也曾因為打破了大人給自己定制的規(guī)則而狠狠罵過甚至抵抗過,而李玩的特殊重組家庭則注定了她會因為敏感而比別人更加痛苦的成長铺董,這種痛苦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大人模樣的過程巫击,又正是自己的父母所欣慰的:孩子終于長大了。
而這一模式的養(yǎng)成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中國式家庭教育。知乎上講到慎恒,“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就是巨嬰們以關(guān)心和愛為名晦炊,將個人意志強加于孩子的一種固有模式,而這個模式的本質(zhì)其實是巨嬰的自我關(guān)心和滿足∈⒑伲”
正是這些批判,質(zhì)疑巧勤,挑戰(zhàn)惹想,揭露元素導(dǎo)致了2013年電影不過審。作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批判體裁的電影森爽,它有著對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諷刺恨豁。但有一個事實卻常常被人忽視,一個觀念能長期在一個民族里延續(xù)千年之久爬迟,更證明了它是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的橘蜜。從其培養(yǎng)自由人格的角度來說,中國式教育無疑是失敗的付呕。但從培養(yǎng)馴服人格的角度來說计福,中國式教育又是非常成功的。它將一代又一代像李玩一樣有著自主意識的孩子復(fù)刻成下一代“他律”“服從”嶄新的成年人徽职。無論是幾次為了自己的兩只寵物狗而崩潰大哭的悲傷象颖,還是面對大人的觥籌交錯時略一沉默便轉(zhuǎn)換了表情的自己。爸爸的生意伙伴夾給自己的紅燒狗肉姆钉,自己從不喝牛奶卻把高放遞給自己的牛奶強忍著全部喝下去说订。從最初發(fā)瘋一般的尋找自己的愛因斯坦,到認(rèn)出愛因斯坦后轉(zhuǎn)身離去潮瓶,反而偷偷躲到?jīng)]人的地方哭到不能抑制陶冷。從拒絕到順從,李玩最終還是向世界屈服了毯辅,她也要長成一個虛偽的不動聲色的大人了埃叭。? ??
在高放送完李玩回家的那天晚上,有個鏡頭的出現(xiàn)很有意思:一個掙扎著在學(xué)鳥叫的“精神病人”悉罕,被人按在擔(dān)架上抬上救護(hù)車赤屋,在看到李玩后向她投來了求救的眼神。這多么諷刺壁袄,自己曾經(jīng)傾心照顧的鷹类早,它的叫聲竟然是這個“精神病人”發(fā)出來的。根本就沒有什么鷹和鳥嗜逻,一切都是假的涩僻,成長就是這么殘酷,它總會一點一點地把你曾經(jīng)認(rèn)為美好的東西打破給你看。為什么要在精神病人這幾個字上面打上引號逆日?因為我們也無法確定他是不是真的精神有問題嵌巷,根據(jù)世界上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理,像李玩對抗世界的行為與那個學(xué)鳥叫的人都是不正常的室抽。但是搪哪,我們有沒有想過:也許整個世界都是錯的,對的人都是瘋子坪圾。
李玩沒有錯晓折,她想要追求的是自己認(rèn)知里的公平,父親沒有錯兽泄,他上有老下有小,要輾轉(zhuǎn)各個應(yīng)酬來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病梢;爺爺奶奶沒有錯胃珍,他們以長輩的關(guān)懷愛著孩子,一個狗怎么能與孫女孫子相提并論呢蜓陌,這是人之常情堂鲜;甚至連繼母也沒有錯,她也在竭盡全力的維持著這個重組的脆弱的家庭關(guān)系护奈。有的時候她也在花心思討好著李玩缔莲,自己的兒子被狗咬傷了,要把狗送到狗肉店報仇也無可厚非霉旗。哪怕是孩子調(diào)皮先打的小狗痴奏,但是,一條狗的命怎么能與兒子的生命相提并論呢厌秒。
每個人都在這個世界上艱難的存活著读拆,各走各的路,誰也無暇顧及誰鸵闪。很多事情檐晕,我們都是比劇中人更無能為力的,也如局中人一樣在盡力堅持著蚌讼。我們以失去本心為代價辟灰,從反抗到服從,來換取正常人的身份篡石,來換取片刻的自由芥喇。社會從一定方面來講,本就有混亂和骯臟的凰萨,可嘆的是有人依然在尋找寧靜继控。希望守不住初心的我們械馆,在看到封存五年后的狗十三之后依然會難過的掉下眼淚。
? -END-
文 | 夾心餅干
審核 | 小紅? ?編輯 | 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