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將來的生活嗎涩嚣?
幾年前的我關于這個問題有過一個答案:背包客。總覺得那樣的生活航厚,純粹而美好:做個簡短的規(guī)劃就可以開始一段旅程校摩,背起包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再帶上一只相機記錄時光阶淘,再也不用過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
現在回想起這個想法會覺得當初的自己太過天真隨性了吧衙吩,如今的我與這個夢想似乎遙不可及:不僅僅是因為經濟支撐的這一概念,更多的是覺得自己越來越膽怯了溪窒,現在的自己會害怕父母會擔心我的安全坤塞;害怕自己又迷失在商業(yè)化的茫霧之中;害怕……
但不可否認的是澈蚌,我從來沒有放棄過那個想法:看看這個世界摹芙,體驗全新生活,重新感識自己宛瞄。
前幾日去圖書館浮禾,拾起了幾本隨筆集,發(fā)現有一個人滿足了我內心對旅行的所有憧憬 — 陶立夏份汗。于是乎盈电,借回了她所寫的兩本隨筆集:《島嶼來信》和《練習一個人》。
很慚愧杯活,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匆帚,于是特意看了看《練習一個人》勒口處的介紹:
陶立夏,翻譯旁钧,作家吸重,攝影師。
享受深夜寫作和相機對焦的瞬間歪今。在這種無人可分享的自由體驗里嚎幸,世界無聲無息就在眼前清晰起來。她所定義的一個人是擁有自由的意愿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寄猩,以及因這種精神狀態(tài)而營造的生活方式嫉晶。
我還挺欣賞這樣一位文藝女青年的,不僅僅是因為她滿足了我對旅行的幻想焦影,更多的是欣賞她能真正地遵循內心车遂,隨心而活∷钩剑或許就像她在《練習一個人》的開篇所言那樣:
這閑居得一年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舶担。
很久沒有讀過這類帶著情感故事的旅游隨筆了。還沒讀她的首本旅行治愈隨筆《分開旅行》彬呻,卻不妨礙我感受她的孤獨衣陶”澹或許也正因為旅行的背后夾雜了太多的情感交錯,使她的文字變得余味無窮……讀她的文字剪况,能感受到一種不做作的氣質教沾,文藝與生活在她的筆下融為一體。不似那些打上Gap year译断、窮游標簽的勵志雞湯類暢銷旅行書授翻, 她更多的是以一種細膩的筆觸緩緩道來,讓我能從她淡淡的文字中能引發(fā)共鳴孙咪。
她去的一些島嶼堪唐,甚至還有些我不曾聽說過的,但那些島嶼與人在她的筆下是那么靜謐而美好翎蹈,而那座島嶼背后的故事又帶給人別樣的感受……我想她應該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淮菠,也相當有才氣,能夠從事攝影荤堪、翻譯以及寫作的工作合陵。當然,能隨意灑脫的去享受旅行還是需要相當的經濟條件的:她所體驗的旅行還是質量相當高的澄阳,并不是如今苦旅窮游這樣的概念拥知。能悠閑地旅行,享受旅行中的美好并加以記錄寇荧,也并不是件易事举庶。尤其是我在這兩年不多的旅行中执隧,越來越覺得如今在國內旅行揩抡,難得的閑情逸致也總易被紛擾的人群攪亂,甚至感覺商業(yè)化如一團密霧蒙住了我想去發(fā)現美的雙眼……
正是看完陶立夏的旅行隨筆镀琉,我才決定抽出一天的時間帶著相機去青島的海邊走走峦嗤,從八大關的第二海水浴場走到五四廣場,沿途聽著海的聲音屋摔,突然發(fā)現即使天不那么藍烁设,偶爾坐下吹吹海風,看著遠方礁石上的垂釣者也別有一番滋味……
這狹小廣闊宇宙装黑,這紛繁枯寂三千世界,我們各自周游弓熏。——陶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