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在2017年只看一篇關于自控的文章,那就應該是這篇文章扰才。
傳統(tǒng)上說“自控”、“意志力”厕怜,都是用“理性”戰(zhàn)勝“感情” —— 感情上我很想吃甜食衩匣,但是理性告訴我吃甜食對身體有害,所以我拒絕甜食粥航。一個著名的比方就是“象與騎象人”琅捏。人的感情就好比是一頭大象,而人的理性就像是駕馭大象的騎手递雀。我們要做的柄延,就是讓騎象人控制大象,對吧?
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搜吧,說人的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市俊,你越鍛煉它,它就會變得越強滤奈,對吧棚瘟?
這些說法惭蟋,我自己以前寫文章也講過。但是今天看來,它們可能都過時了倦西。
1.買,還是不買
咱們先來說一個實驗缀台。我們知道心理學家和行為經(jīng)濟學家的科研經(jīng)費都相當有限幔翰,有時候做實驗說給受試者獎勵,結(jié)果也就獎勵幾塊錢领炫。但是在這個實驗里偶垮,麻省理工學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可是拿出真金白銀來驹吮,想看看消費者到底怎么花錢针史。
實驗中,研究者給每個受試者差不多100美元碟狞,讓他們隨便花啄枕。受試者要瀏覽一個購物網(wǎng)站,用這筆錢想買啥買啥 —— 條件是族沃,在他們做決定的時候频祝,研究者要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密切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
研究者發(fā)現(xiàn)脆淹,在一個人決定買與不買的過程中常空,人腦中的兩個區(qū)域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一個區(qū)域是“伏隔核”盖溺,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悅感 —— 當人預期能得到回報漓糙、或者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伏隔核就會變得活躍烘嘱。實驗結(jié)果表明昆禽,受試者面對一個商品時他的伏隔核越活躍,他就越可能買這個商品蝇庭。
第二個區(qū)域是“島葉”醉鳖,它的作用和伏隔核正好相反,當你預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時候哮内,島葉就會變得活躍盗棵。可想而知,島葉越活躍纹因,人就越不會買這個商品喷屋。
我覺得這個發(fā)現(xiàn)很有實用價值。如果一個銷售人員能時刻監(jiān)控他周圍顧客的大腦活動辐怕,來個精準推銷逼蒙,豈不是可以少費很多口舌嗎?
好寄疏,現(xiàn)在問題來了是牢。如果一個人面對某個商品,他既想買陕截、又不想買驳棱,那哪個區(qū)域活躍呢?答案是兩個區(qū)域都活躍农曲。一方面社搅,這個商品能給你帶來愉悅感,讓你產(chǎn)生想買的沖動乳规;另一方面形葬,你會猶豫買這個商品會不會有弊端,這筆消費是不是浪費錢暮的。
而最終決定到底要不要買笙以,就得看伏隔核和島葉這兩個區(qū)域,哪一個*更*活躍冻辩。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猖腕。兩個區(qū)域都是感情區(qū)域。請問在這個決策過程中恨闪,理性的作用體現(xiàn)在哪呢倘感?
2.理性對感情,還是感情對感情咙咽?
我們看到的購買決策過程其實是兩種感情的較量老玛。正面感情超過了負面感情你就買,負面感情超過正面感情你就不買钧敞。這其實符合人腦的“模塊說”蜡豹,大腦隨時被各個模塊接管,誰的聲音更大誰就做主 —— 而每個模塊犁享,都是感情模塊余素。決策豹休,其實是感情和感情的競爭炊昆。
那理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賴特說,理性的作用是給感情提供信息和輔助凤巨。
賴特舉了一個例子视乐。他特別喜歡吃巧克力,但他也知道巧克力含糖高敢茁,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佑淀。那么當賴特糾結(jié)于要不要吃一塊巧克力的時候,難道說“不吃”就是理性的彰檬,“吃”就是感情的嗎伸刃?其實兩個聲音都是感情的。
一個感情是想吃巧克力逢倍。它為了說服其他感情捧颅,會列舉各種*理性*的理由 ——你一會兒不是還要工作嗎?吃巧克力可以讓你的精力更充沛较雕。
但是不吃巧克力碉哑,也是一種感情,這個感情是想獲得健康和長壽亮蒋。這個感情也會列舉*理性*理由扣典,說巧克力吃多了身體會變胖。
也就是說慎玖,每一個感情模塊都在使用理性來幫自己說話贮尖。理性,只不過是感情的武器凄吏。
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心理學家認同了這個說法远舅。哈佛大學的喬舒亞·格林(Joshua Greene)教授認為,人所謂的抽象理性思維系統(tǒng)痕钢,是位于大腦背外側(cè)前額葉皮層 —— 但背外側(cè)前額葉皮層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图柏,它正好和多巴胺系統(tǒng)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知道任连,多巴胺系統(tǒng)能夠評價每件事情的價值有多大蚤吹,提供快樂的回報。說白了随抠,這就是說理性也是演化的產(chǎn)物裁着,并不能完全擺脫動物性。
每個模塊的工作方式拱她,都是感情二驰。并沒有哪個模塊比哪個模塊更理性 —— 各個模塊都可以調(diào)用理性。我們的意識以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秉沼,其實意識只不過是在傾聽各個模塊用理性來為自己找理由而已桶雀。
我們的所有決策矿酵,都是從感情開始,以感情結(jié)束矗积。理性只不過是感情的工具全肮,感情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那么如此說來棘捣,自控的關鍵就不是調(diào)動理性辜腺,而是調(diào)配感情。
3.自控的機制
以前的說法乍恐,自控力是一種肌肉评疗,你越練越強。但我們仔細想想這個比喻茵烈,其中似乎有問題壤巷。比如有個人一開始意志力就很薄弱,喜歡喝酒瞧毙,越喝越迷戀喝酒的感覺胧华,最后無法自拔,那么顯然他的“自控力肌肉”根本就沒用上宙彪。那么我們就要問矩动,如果自控力肌肉這么容易就用不上的話,自然選擇為什么還要給大腦留下這個設定呢释漆?
還有悲没,生活中有些非常自控的人,可能明明愛喝酒但是知道喝酒誤事男图,平時滴酒不沾 —— 結(jié)果偶然遇到挫折示姿、精神崩潰,喝點酒逊笆,這么一喝就“破功”了栈戳,很容易又變成一個嗜酒的人。這似乎也不對难裆,照理來說子檀,他練了那么久的自控力肌肉應該很強才對,怎么一下子就沒用了呢乃戈?
可見“肌肉說”不太可靠褂痰。而“模塊說”,則提出了另一種自控的理論症虑。
我們大腦的每一個決定缩歪,都是各個模塊的感情力量強弱對比的結(jié)果。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谍憔,你就應該希望“不吃巧克力”這個模塊的力量變強匪蝙。
而模塊變強的機制則是“滿足感”苟翻。比如說這次“吃巧克力模塊”戰(zhàn)勝了別的模塊,成功地讓你吃到了巧克力骗污,你馬上就能獲得一個快樂的滿足感,那么下一次爭論的時候沈条,“吃巧克力模塊”的力量就會更強需忿,別的模塊就更爭不過它。
在爭論中取勝 —> 獲得快樂獎勵 —> 自身力量更強 —> 下次爭論更容易取勝
快樂的感覺蜡歹,正是自然選擇最喜歡的激勵手段屋厘。而這是一個正反饋循環(huán)。這就是為什么短期沖動總是難以克服月而,一次次的滿足只會讓它一次比一次強汗洒,你最后必須加大劑量才能讓它滿足,就好像吸毒一樣父款。也解釋了為什么一個戒酒很長時間的人溢谤,偶爾喝一次酒就馬上就又想喝酒,因為他的喝酒模塊并沒有失去力量憨攒,只不過一直被壓制而已世杀!偶爾喝一次酒帶來的巨大的滿足感,就足以把它再次激活肝集。
這也是為什么要吸引一個人去賭博瞻坝,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讓他贏,一次次的贏牌給他帶來的刺激越來越大杏瞻,他就很容易陷進去所刀,難以自拔。
如此說來捞挥,最好的自控方法應該是打斷正反饋浮创,不讓相關模塊獲得即時獎勵和滿足感。
這正是佛學的自控法砌函。
4.正念自控法
我們現(xiàn)在說的這個方法是耶魯大學醫(yī)學院的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在研究中親測有效的辦法蒸矛。布魯爾找了一些煙民來做戒煙實驗,他教給煙民們的方法胸嘴,其實就是咱們說的“正念冥想”雏掠。
布魯爾的方法分四步,縮寫為RAIN ——
識別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劣像。
當你想抽煙的時候乡话,你要意識到,想吸煙是一個感情耳奕。
接受這個感情(Accept the feeling)
绑青。不要把這個感情推開诬像,不要對抗,要承認自己想吸煙闸婴,而且承認這是一個合理的感情坏挠。
觀摩研究這個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
從旁觀者的角度邪乍,分析這個感情降狠,它的力量有多強?是我身體的哪個部分有吸煙的需求庇楞?這個感情有“顏色”嗎榜配?是什么“材質(zhì)”的?當你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它的時候吕晌,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蛋褥。你越分析它,它就離你越遠睛驳。
分離(Non-attachment)
你和這個感情就分開了烙心,這時候你已經(jīng)不想吸煙了。
冥想的時候乏沸,我們練習任憑各種情感在眼前過但是不參與弃理,練的就是這個功夫。
這個辦法屎蜓,和“用意志力壓制對抗”痘昌,非常不一樣。布魯爾打了個比方炬转。比如現(xiàn)在有個機關辆苔,只要老鼠一碰這個機關,就能得到食物扼劈。老鼠就代表你的感情驻啤,機關就代表你是否接受這個感情。以前的意志力訓練是推開這只老鼠荐吵,不讓它去觸碰機關骑冗。而現(xiàn)在這個正念方法是允許老鼠去觸碰機關,但是碰到機關后并沒有食物給老鼠先煎。感情出來了但是得不到回報贼涩,那么時間長了以后,這只老鼠也就不會再去碰機關了薯蝎。
意志力方法是“對抗”遥倦,正念方法是“化解”。
實驗結(jié)果是布魯爾這個方法比美國肺科協(xié)會推薦的傳統(tǒng)戒煙方法更有效占锯。
其實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自控問題袒哥。比如你工作的時候愛走神缩筛,總想去看看手機,那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你先承認自己想看手機堡称,然后閉上眼睛想想自己為什么想看手機瞎抛,分析分析“看手機”這個感情到底是個什么性質(zhì)……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機了,然后你就可以回過頭來繼續(xù)工作却紧。
傳統(tǒng)的自控力理論桐臊,用理性戰(zhàn)勝感性、“象與騎象人”啄寡、“意志力就如同肌肉”,這些說法現(xiàn)在看是有問題的哩照;
任何決定都是感情對感情的競爭挺物,理性只是感情的武器;
正念冥想飘弧,是一種有效的自控方法 —— 要點在于接受和分析感情识藤,而不是對抗感情。
如果一個人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一項重要工作次伶,可是工作過程中管不住自己痴昧,不知不覺玩手機浪費了一個小時,那他看似隨心所欲冠王,其實是自己感情的奴隸赶撰。
想干什么就能讓自己真的干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柱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