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總綱九孩,三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因果次第關系,所謂“因戒生定发框,因定發(fā)慧”躺彬。對于這一邏輯道理,看似簡單梅惯,實則蘊含著了脫生死的常規(guī)“套路”宪拥。理清其中的次第,生起明確的信解铣减,才能讓自己的修行“有的放矢”她君。
漢藏語系佛教對于“戒定慧”多有闡述,許多道友比較了解葫哗。在此犁河,慧德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南傳佛教關于“戒定慧”因果次第的解讀鳖枕。
感恩果恒法師推薦并贈送我《證悟——通往永久和平與幸福之路》一書。本書作者為緬甸佛教領袖恰宓禪師桨螺。恰宓禪師在書中這樣闡述“戒定慧”的因果次第:
“因為道德上的純潔(戒的清凈)宾符,遠離悔恨。
因為遠離悔恨灭翔,感到愉悅魏烫。
因為愉悅,感到極度的喜肝箱。
因為喜哄褒,感覺輕安。
因為輕安煌张,感覺身和心的快樂呐赡。
因為快樂,易于開展定骏融。
因為開展了定链嘀,如實了知現(xiàn)象的真實性如其所現(xiàn)。
因為如實知見档玻,生起厭離怀泊。
因為厭離,離欲生起误趴。
因為離欲霹琼,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因為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凉当,解脫知見生起枣申。”
“因有了強和深的定看杭,才能開展如實知見——了知現(xiàn)象的真實性如其所顯現(xiàn)糯而。能開展強而有力的定是因為有了樂受。樂受得以開展是因為輕安泊窘。輕安得以開展是因為喜。喜得以開展是因為愉悅的心和沒有悔恨像寒。沒有悔恨和愉悅的心得以開展是因為具有意念純潔的道德(戒)的條件烘豹。”
道德(戒)是基于對三寶和業(yè)果規(guī)律的信仰诺祸,是為追求現(xiàn)世携悯、來世的快樂或人格完善乃至究竟解脫的自我約束。一個有正確信仰的人筷笨,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凈憔鬼,勢必會為自己不當?shù)纳砜谝庑袨楦械綉M愧龟劲。如果沒有持續(xù)有力的懺悔,內心終是不安轴或。
深沉昌跌、堅定的專注力是如實了知身心現(xiàn)象的前提。此理如同水清月現(xiàn)照雁、云開日出蚕愤。緣于清凈的戒行,內心坦蕩饺蚊,不容易受到內外雜緣干擾萍诱,可持續(xù)地攝心于所觀察的對象。
因反復如實觀察身心現(xiàn)象污呼,體驗到身心現(xiàn)象無非生滅相裕坊,覺知到生滅的逼迫性和無我,生起厭離燕酷。以此厭離的心行為基礎籍凝,進而舍棄對一切的執(zhí)著和貪愛(離欲),最終從一切煩惱中徹底解脫悟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