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某些瞬間东抹,為「這個人總皺著眉頭,是不是我做錯了神馬」而糾結(jié)良久沃测?有沒有在開完會之后缭黔,尋思「剛剛我是不是說錯話讓XX不高興了」惹悶悶不樂?有沒有在某個午休后蒂破,為「天啊我居然把衣服穿反了馏谨,大家一定在背地里默默笑我!」而耿耿于懷附迷?
至少我是有過的惧互。最近最夸張的一次經(jīng)歷是哎媚,午休閑聊時我被某個同事的眼神嚇到,事后跑去問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壹哺,把對方弄得一臉懵逼…(捂臉
今天聽到李松蔚的主題為「人際互動」的知乎Live抄伍,感覺受到了不少啟發(fā),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管宵。
李松蔚提到截珍,人際互動有幾個基本前提:
1.人際互動的結(jié)果一定不是任何一方單方面造成的,也并不是由某一方面承擔全部責任箩朴,而是雙方互動的化學反應(yīng)岗喉;?
2.其實人際互動中未必存在默認俗成的規(guī)定,畢竟怎么做怎么說炸庞,只對互動中的雙方有意義钱床,與其他人的看法無關(guān)〔壕樱互動中的任何一方查牌,其實都是有選擇權(quán)的,在互動中滥壕,其實「可以」做任何事纸颜,只是也要承擔相應(yīng)后果;
3.我們永遠不能「真正」明白他人的想法绎橘,唯一能確定的胁孙,是他人的言行帶給自己的「感受」,和自己能選擇的應(yīng)對称鳞。
雖然這聽起來很淺顯涮较,但真正互動起來有時候會忽略。
比如剛剛提到的例子里冈止,「同事的眼神不對狂票,似乎不太高興,在生我的氣」這點未必是真實的情況熙暴,而僅僅是我的猜測苫亦,而即便真的不太高興,也未必是由我造成的怨咪,我并沒有必要去強行攬責任屋剑。
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我很在意對方的反應(yīng)」這件事诗眨,以及當?shù)贸觥笇Ψ讲桓吲d」的猜測后唉匾,那股「不安」的情緒。
如李松蔚所說,一次完整的人際反射往往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對方做了什么巍膘?
2.對方做的事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厂财?
3.我做什么,來應(yīng)對這種感受峡懈?
其中璃饱,「別人做什么」和「我要怎么做」中間,有個不能遺漏的環(huán)節(jié)肪康,就是「別人的行為對我的影響荚恶,以及我選擇如何解讀,以及授權(quán)對方的行為對我的影響程度」磷支。
很多人會直接從第一步直接跳到第三步谒撼,比如「媽媽不喜歡我留長發(fā)」,所以「我去剪頭發(fā)」雾狈。然而其中中間應(yīng)該還有一個步驟廓潜,就是「媽媽不喜歡我留長發(fā),我很害怕媽媽不喜歡我善榛,所以我要去剪頭發(fā)去緩解這種害怕」辩蛋。再用剛剛的例子來分析,「我覺得對方不高興了移盆,我對這點感到不安悼院,所以我要去做點什么以緩解自己的不安,比如求證味滞,再比如討好樱蛤,等等」钮呀。
發(fā)現(xiàn)有意思的事情了嗎剑鞍?行為的源頭,不是對方的言行爽醋,而是我們對言行的感受和解讀蚁署。而這些感受和想法,是「我們自己的」蚂四,也是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光戈。
這在心理學中也有專業(yè)名詞對應(yīng),即「自我分化」遂赠,意識到正在互動的久妆,是兩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各自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跷睦,而不是彼此粘連筷弦、彼此綁定。
這么想之后,是不是覺得「自由」了一些烂琴?我們并不是「毫無選擇」的爹殊,我們有「自主權(quán)」,意識到這一點奸绷,對我們很重要梗夸。
在剛剛提到的人際反射中,其實每個環(huán)節(jié)里都有一些主觀可控的變量号醉,比如第一步中對對方言行的解讀反症,第二步中的賦予意義,第三步中的應(yīng)對扣癣。
那么再回到「敏感」和「玻璃心」的話題上惰帽,其實也可以套用這個思路:
第一步,在描述他人行為的時候父虑,意識到「我看到的只是我以為的」该酗,可以破「多想」;
第二步士嚎,在描述他人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并為之賦予意義時呜魄,意識到「感受是自己的,是自己賦權(quán)給對方對自己產(chǎn)生影響」莱衩,可以破「敏感」爵嗅;
第三步,在采取行動時笨蚁,意識到自己有自主選擇權(quán)睹晒,可以破「激進」。ps:「僅僅與情緒待在一起不行動」括细,也是行動的一種哦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