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有不同的追求量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煩惱骗村。孔子回顧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吾十五而志于學呀枢;三十而立胚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裙秋;六十而耳順琅拌;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摘刑〗Γ”每一個階段都是對前一個階段的升華,心理學家馬斯洛也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枷恕,分別是:生理需求党晋、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徐块、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未玻。隨著年歲的增大,人越活到最后越純粹胡控。
? ? ?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指出人靈魂發(fā)展的三個理想狀態(tài)分別是感性階段扳剿、道德階段、宗教階段铜犬。在感性階段,我們追求的是感官的滿足轻庆,為肉欲和本能的沖動所支配癣猾,想法設法追求物欲的滿足,這一階段典型的形象是唐璜余爆,整天聲色犬馬纷宇、醉生夢死,然后感官的滿足總是暫時的蛾方,之后就是無聊像捶,就得尋求新的刺激上陕。處在感官階段的人,他們苦惱卻不知道苦惱的根源拓春,無聊卻又不懂得人生的真正意義释簿。在道德階段蕊玷,人們對人生的意義有著清楚的認識柳击,深刻明白通過感官享樂是不能通達幸福之途的,幸福的根源在于我們的內心垒棋,在于能為自己的原則去死懂鸵,偏螺,完全獻身于我們認為的是正義的事業(yè)。處于道德階段的典型代表是蘇格拉底匆光,致力于追求真理套像,最后為追求真理而獻身。在宗教階段终息,人們完全是為了信仰而活著夺巩,這個階段的典型代表是亞伯拉罕,上帝試探說要拿他兒子來祭祀采幌,他雖然不忍劲够,但是最后還是無條件服從,亞伯拉罕不是受理性的支配而行事休傍,而是服從上帝的絕對意志征绎。
? ? ? 人生的三階段并不是按照順序出現的,有的人終其一生都處在感性階段磨取,只為追求感官享受而勞碌奔波人柿;還有人處于道德階段,注意安頓自己的靈魂忙厌,找到自己能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凫岖,在奮斗的過程中落得自在;極少數人能達到宗教階段逢净,在這一階段人服從的是絕對意志哥放,而不是理性。在這里爹土,我寧愿把絕對意志理解為最本真的自己甥雕,只為自己而活,率性胀茵、灑脫社露,沒有利益的計較,不在于眾人的眼光琼娘,哪怕在他人眼里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峭弟,只要自己知道想要什么而又無礙于他人附鸽,就勇敢去做,就像一個嬰兒瞒瘸,得不到自己的想要的東西就毫無顧忌地哭泣坷备。尼采認為人的精神要經過三種變化——駱駝、獅子挨务、嬰兒击你。精神會由駱駝變成獅子,再由獅子變成嬰兒谎柄。駱駝代表的是背負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丁侄,獅子則是象征勇于破壞傳統(tǒng)規(guī)范的精神,最后的嬰兒則是代表破壞后創(chuàng)造新價值的力量朝巫。嬰兒是敢于蔑視現存的一切規(guī)范和倫理鸿摇,聽從內心的絕對意志,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劈猿,這就是最本真的自己拙吉。
? ? ? ? 反思我們現在,有多少行為是違背了自己的初心揪荣,做事情之前筷黔,權衡的更多的是別人會怎么看、我這么做能得到什么仗颈,目的不再純粹佛舱,慢慢地也就把那個純粹的自己弄丟了。想起了陳升的一首歌挨决,叫《美好的哲學課》请祖,歌詞寫道:
我們都搶了一張單程票
搭上了奔向末日的列車
但是別問我是否想要重來
也許可以吧 只要你還在
當年那個瘋狂的小孩
轉眼之間變成了嘮叨的歌手
總是有許多越不過的山丘
埋在青春柱下的是苦苦笑著的哲學課。
? ? ? 也許脖祈,活到了一定的年紀肆捕,才能慢慢嘗出生活的味道,也許當年哪些拼了命盖高、彎了腰慎陵、賠著笑去追求的東西,其實根本就是我們不需要的喻奥,不如席纽,拋棄哪些無聊的東西,我們來唱一首歌吧映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