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董潔跟兒子的婚紗照貌夕、親嘴照上了熱搜律歼,引發(fā)評論區(qū)一片譴責和熱議,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母子這些動作行為不合適啡专,認為董潔“有病”险毁。
另外,她在節(jié)目中故意偷吃兒子的零食,惹怒他畔况;當兒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正開心鲸鹦,她卻撒嬌說兒子冷落她而耍脾氣,并威脅孩子說跷跪,兒子要是再不過來馋嗜,她就要哭了。
董潔對難過哭泣的兒子說:“你是頂頂爸爸吵瞻,我是孩子呀葛菇。”7歲的兒子看到媽媽難過時抱著她的頭說:“別生氣橡羞,爸爸愛你眯停。”
實際上尉姨,這種把母親當孩子庵朝,孩子當父親的親子關系稱為“父母角色顛倒的關系” 這種關系若持續(xù)吗冤,將會給孩子帶來致命的摧毀又厉。
為讓人們認識這種關系,日本作家加藤諦三著有《長不大的父母:如何終止家庭創(chuàng)傷》椎瘟,針對這種病態(tài)的親子關系的形成覆致,表現,危害以及如何中斷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肺蔚。
01
“長不大的父母”是怎樣形成的
父母的職責是陪伴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煌妈,有人說父母是上帝派來守護孩子成長的天使,我們也歌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宣羊¤邓校”自古以來,父母被理所當然地期待成盡心盡力愛孩子仇冯、給予孩子快樂和保護孩子安全的至親至愛的人之宿。
父母的形象應該是:“自己不但不能玩,還要在工作之余滿足孩子玩耍的愿望”苛坚,滿足孩子“還想再多玩一會兒”的要求比被,而不是跟孩子說“我還想再多玩一會兒”。
然而泼舱,事實真的如此嗎等缀?遺憾的是現實并沒有那么完美。
前陣子石家莊被確診得新冠的夫婦的行程表上了熱搜娇昙,26歲的妻子因孩子生病尺迂,每天醫(yī)院、菜市場、文具店馬不停蹄勞苦奔波枪狂。而她25歲丈夫只是家里危喉、網吧兩點一線,8天的行程里州疾,6天呆在網吧辜限。
這個已經當了爸爸的男人,在孩子生病的期間卻如此貪玩严蓖、不節(jié)制薄嫡、全無家庭責任心,可見颗胡,不是肉體成年毫深,具備當爸爸的生理能力,心理年齡就能跟上的毒姨。
換一種說法哑蔫,是因為人的內心都有渴望從父母那里獲得愛、關注弧呐、肯定的基本需求闸迷,如果這個基本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會在潛意識里一直拼命努力去填補這個缺口俘枫,有的表現為奮不顧身的去追求一些能讓他受到矚目的成就腥沽,如金錢、權力鸠蚪、名望今阳、地位等。
在與人交往或擇偶方面茅信,為了得到愛的滿足盾舌,他們不會在意對方是誰,只要喜歡自己就好蘸鲸,所以小時候缺乏父母愛的人妖谴,容易有戀父情結或者戀母情結。
然而棚贾,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愿獲得名望和地位窖维,從而受人關注,沒法從這些追求中得到滿足怎么辦妙痹?自然地铸史,他們會把這種渴望轉移到弱小的孩子身上,這就出現了“父母角色顛倒”的親子關系了怯伊。
02
親自角色顛倒的危害
父母對孩子撒嬌琳轿、讓孩子保護自己,稱孩子是父母,自己是孩子等莫名其妙的行為崭篡,實際上挪哄。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提出的“親子角色顛倒”這一概念指的是,一個人年少時由于父母未能滿足其基本需求琉闪,待他為人父母后便利用孩子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行為迹炼,這屬于一種神經癥。
最可怕的是颠毙,這種神經癥的循環(huán)是不可見的斯入,是人潛意識的行為,若不能發(fā)現蛀蜜,這種觀念將會刻两。
人的基本需求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追求自我實現的獨立需求滴某,也稱成長需求磅摹;另一種是依賴性需求,也稱退行需求霎奢。人的幼兒式愿望沒達到滿足而產生的需求户誓,就是退行需求。
父母出于自己潛意識中的需要進行育兒椰憋,通過育兒滿足和填補自己內在一直得不到滿足的需求厅克,在這樣的情況下赔退,孩子在整個跟父母連接的過程中橙依,僅僅充當著工具、玩偶的角色硕旗。
然而窗骑,父母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內在的小孩”不但別人沒發(fā)現漆枚,連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创译。
再加上,社會觀念是“虎毒不食子”墙基,何況自己父母软族,所以,他們打著愛孩子的旗幟残制,公然利用孩子滿足自己一直得不到滿足的內在需求立砸,并把對孩子的敵意包裝成對孩子的“管教”。
他們的這種“管教”不允許孩子的覺醒和反抗初茶,一旦孩子反抗颗祝,他們就會說:“我都是為你好。”“你這沒良心的人”螺戳。
現實是搁宾,當我們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父母的時候,心里會覺得不合適倔幼,總認為好歹父母把你養(yǎng)大成人盖腿,人不能當“白眼狼”。
這猶如臺灣作家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說的“任何關于性的暴力损同,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一樣奸忽,孩子就在這些可怕的觀念中被捆綁傷害,哪怕有所覺知也不敢反抗揖庄。
生活在“親子關系顛倒的”孩子栗菜,其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犧牲、壓抑蹄梢、掩蓋自己的真實需求疙筹,去滿足和幫助其父母的成長。
他們可能會被冠于“好孩子”“乖孩子”的稱號禁炒,同樣而咆,他們也會因為在小的時候得不到父母真正的愛而重蹈父母的覆轍,內心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幕袱。
小的時候充當父母負面情緒的宣泄口暴备,成為他們化解內心沖突的工具,大了就復制他們的父母们豌,成為戴著大人面具生活的“孩子”“成為有問題的人” 成為“有毒”的人涯捻。
03
如何終止親子角色顛倒的關系
作者提出:“長不大的父母”已經成為社會問題。近年來出現孩子的各種心理疾病望迎,抑郁癥障癌、強迫癥、孤獨癥辩尊,以及發(fā)生的各種因親子關系產生的社會性事件涛浙,引起人們的重視。
“親子關系顛倒”在給孩子帶來底層人格傷害的同時摄欲,也讓他們無法享受到本應充滿父母的愛和安全感的快樂童年轿亮,給他們造成一輩子揮之難去的心理陰影和傷害。
如何才能終止這種關系胸墙?作者認為我注,
在親子顛覆關系的環(huán)境下的孩子,因為父母依戀著他們劳秋,讓他們“不得不在心中筑起一堵又高又厚的墻 ”仓手,讓他們變得無法與人親近和進行真正的情感交流胖齐,他們也會自然更加依戀自己的父母。
同時父母又需要通過孩子滿足自己一直得不到滿足的內心需要嗽冒,也會依戀孩子呀伙,所以要讓相互依戀的雙方離開對方是很艱難的。
那如何才能分開呢添坊?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孩子真正找到自己喜歡的人剿另,獲得真實的愛,滿足了孩子一直也不被滿足的內在需求贬蛙,他們才會從父母那里解脫出來雨女。
另外一個解決辦法是雙方都學會享受人與人的不同,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沖突和不如意阳准,世界上有的人內心充滿沖突和不滿氛堕,“也有的人心如止水、氣定神閑野蝇,要學會享受這種人與人的不同讼稚。”“看遍世間形形色色的人绕沈,學會欣賞其中的不同锐想。”
另外乍狐,人為了獲得幸福所應具備的基本態(tài)度赠摇,要學會不要根據人“權力的大小與金錢的多少”去判斷和審視一個人,而應該看他“人格”的高低浅蚪。
那么即使我們很不幸生活在“親子角色顛倒”的環(huán)境中藕帜,只要你能學會以這樣的態(tài)度待人接物,一定能夠擁抱幸福的未來掘鄙。
人只有在解決了自己內心的沖突后耘戚,才有心情去“鼓勵嗡髓、夸獎操漠、關心”他人。否則饿这,鼓勵會變成威脅浊伙,夸獎變成煽動,關心變成了束縛长捧。
本書作者不僅對需求不滿的父母進行心理剖析的書嚣鄙,他還希望通過本書,讓人們理解這些父母的心理串结,進而理解這個世界哑子。
最后舅列,曾讀過這樣一段話: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正確的教育中成長為一名健全、健康的人卧蜓。教育兒童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帐要。我們的兒童是我們國家的未來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弥奸,他們將創(chuàng)造歷史榨惠。我們的兒童是未來的父親和母親,他們也將要成為自已兒童的教育者盛霎。我們的兒童應當成長為優(yōu)秀的公民赠橙,成長為賢良的父親和母親。但是愤炸,這沒有概括一切期揪,我們的兒童又是我們晚年的希望」娓觯”
希望每個人都看看這本書横侦,從而治愈自己,也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绰姻,從而終止家庭的創(chuàng)傷枉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