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周末,出去買東西,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不禁有所感觸.
我們就像那無人機一樣,在茫茫人海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沒有自己的GPS,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從 A 到 B 都不知道該如何邁出第一步,亦或者只是無頭蒼蠅,亂撞而已.
和自己約定好,每周末跑步,下雨了,在想著咋辦,內(nèi)心很糾結(jié),是不是該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內(nèi)心的愧疚感.可是,不對啊,這樣去做一件事不就是將其當成任務(wù)了嗎?
前段時間也在思考,自己每天早起打卡,閱讀打卡,背單詞打卡,各種打卡對自己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是說,打卡其實只是一種自我麻痹的方式?
當停下來思考,和自己的內(nèi)心進行對話時,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過不一樣的經(jīng)歷,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做法.
不知道大家對自己的朋友圈有沒有關(guān)注,朋友圈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曾有人說,朋友圈里的人都是美化后的,生活也是,那現(xiàn)實呢,是否如此?
我們都比較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因為覺得能在故事中看盡滄海桑田,體會人生百態(tài),很多時候,我們卻忘了自己去創(chuàng)造故事.
每周的<新聞周刊>和每年的<感動中國>都不會錯過,今天看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其中感人的故事總是讓人被帶入其中,淚流滿面.可是,看完節(jié)目,還是要回到現(xiàn)實,面對自己,面對生活和工作.
別人有精彩的人生故事,我們呢,我聽到過很多大學(xué)生還沒畢業(yè)就開始各種迷茫,惆悵,不知道干什么,前方的路在哪,也因此,在不斷向外人求答案,但是,求答案之前,不是應(yīng)該好好和自己對話嗎?
你我皆凡人,成功的定義不一樣,世俗的定義很多都與金錢多少,房子大小有關(guān),這里并不是說金錢不重要,只是,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有的人追求平凡的家常便飯,有的人就是想在寶馬里哭,這都無可厚非,適合自己的就行.
當一個人靜下來面對最真實的自己的時候,就會進行最真實的對話,逐漸找到自己人生的 GPS ,找到自我定位,知道自己想到達什么地方,該怎么前往.
知識付費是一個風(fēng)口,當風(fēng)口來的時候,會有人想通過一些套路來謀取利益,也會有人被洗腦,也會有人借風(fēng)口成為了一頭會飛的豬,在任何時候,有自己的觀點,判斷,才能不會迷失自己.
人生就是從 A 點到 B 點,路上需要人生的 GPS ,先是對當下的自我進行定位:
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當下?lián)碛械馁Y源是什么,怎么利用;
怎么去行動,獲取反饋后怎么調(diào)整方向;
接觸過一些有特殊經(jīng)歷的人,發(fā)現(xiàn)一點,兒時的經(jīng)歷或者說家庭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心理學(xué)上也有說到家庭對于孩子未來的性格的影響,這其實就是說明了一點,環(huán)境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這并不是人生的決定因素,你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彌補,修復(fù),排除這些來自環(huán)境的干擾,如此,才能明確自己的方向.
人這一輩子就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
具體怎么認識自己呢,以下是結(jié)合他人觀點和自己的想法形成的觀點:
閱讀,讀讀人物傳記;
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開放的思想,接觸更多的觀點;
自我對話,也就是自我分析,反思
有時候你一直堅持的三觀就是錯的,需要不斷的通過外界的力量,自己的覺悟去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才有前進的跡象.
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能靜下來和自己對話,形成自己人生的 GPS ,才能準確定位人生的起點和終點,也才會有可能到達自己想要達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