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中國》 ☆ 《奇石》 ☆ 《打工女孩》

繼《江城》和《甲骨文》之后暇矫,又讀了Peter Hessler(彼得·海斯勒蔗崎,中文名何偉)中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尋路中國》,以及他的另外一部短文集《奇石》。

可惜的是缓艳,書剛剛讀完校摩,就去了泰國旅行,回來之后阶淘,許多事情接踵而至衙吩。待到終于能夠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卻發(fā)現(xiàn)閱讀當中細微的那些感受溪窒,已經(jīng)被這種種的耽擱損耗得所剩無幾坤塞。于是現(xiàn)在也就只能“狂草”一下讀書感受,聊勝于無罷了澈蚌。

《尋路中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尋路中國:從鄉(xiāng)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是很對我胃口的一本書摹芙,因為它所寫的,正是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去做的——開車在中國一些地方做做深度游宛瞄。

我叫彼得·海斯勒浮禾,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這本書講述了我駕車漫游中國大陸的經(jīng)歷份汗。

2001年夏天盈电,我考取了中國駕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杯活,我駕車漫游于中國的鄉(xiāng)村與城市挣轨。這七年也正是中國汽車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期,單在北京一地轩猩,每天申領駕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幾年荡澎,乘用車銷售額的年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均践。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中國政府在鄉(xiāng)村所鋪設的公路里程數(shù)摩幔,就超過了此前半個世紀的總量彤委。

《尋路中國》一書有幾條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我由東海之濱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或衡,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焦影;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而發(fā)生巨變的鄉(xiāng)村,在這里封断,我特寫了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而商的變化經(jīng)歷斯辰;最后,則是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yè)小鎮(zhèn)的城市生活場景坡疼。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彬呻、鄉(xiāng)村變身城市的發(fā)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fā)生的最重要的變化。

《尋路中國》是我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之尾曲闸氮。它探討經(jīng)濟剪况,追蹤發(fā)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蒲跨。如前兩本書那樣译断,它研究中國的核心議題,但并不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xiàn)這個目的或悲,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shù)姆治鏊镞洹K嘈磐ㄟ^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jīng)歷來展現(xiàn)中國變革的實質。我經(jīng)常在一地連續(xù)呆上數(shù)月隆箩、甚至數(shù)年该贾,跟蹤變化。我不會僅僅聽主人公自己講述捌臊,我會睜大眼睛杨蛋,看著他們的故事在我面前一點點展開。

《尋路中國》這本書共分三個部分理澎〕蚜Γ“城墻”記錄的是何偉在取得中國駕照之后租車在中國北方四處轉悠的所見所聞,也有他對中國早期汽車和公路事業(yè)發(fā)展的調查研究糠爬,自然更少不了他所喜愛的長城考古方面的內容寇荧。何偉作品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細致入微的觀看與記錄执隧,更在于省察與思考揩抡。他對于身邊事物有著發(fā)自內心的持久的好奇心,正是這種好奇心镀琉,使他成為了一名專欄作家峦嗤,而不是記者。因此他的尋路中國屋摔,雖然其實是紀實報道烁设,卻也是我向往的一種游記寫法,有廣度钓试,有深度装黑,有趣味,有回甘弓熏。對比匆忙而就的旅行記錄恋谭,他沒有急著趕路,他花了很多功夫清點昨天硝烂。

在北京箕别,我租了一輛轎車铜幽,向著渤海邊上的山海關——長城的起點——一路駛去。以那里為起點串稀,我開車向西穿越河北全境除抛,感受了豐收的季節(jié)。時值中秋母截,地里的莊稼已經(jīng)收割過半到忽。只剩下玉米棒子兀立在地里,其他的農作物散放在公路上——一行行的花生清寇、一堆堆的向日葵喘漏、一排排的紅辣椒。農民們把這些作物仔細地碼放在柏油馬路的一側华烟,因為柏油馬路是最好的曬場和分揀場翩迈。對于殼類作物,則一捆捆地擺放在道路中間盔夜,確保路過的車輛從上面碾壓而過负饲。這樣做是違法的——很難想象還有別的做法,既公然違背交通安全法規(guī)喂链,又違背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返十。不過,在中國的農村地區(qū)椭微,沒有人去計較這種行為洞坑,因為用別人的輪胎完成脫粒工作是最簡便的方法。

不過蝇率,剛開始的時候迟杂,對于從食物上碾壓而過,我頗感為難本慕。旅途的第一天逢慌,每駛近鋪曬著農作物的路段時,我就急踩剎車间狂,搖下車窗問道:“我開過去沒有問題吧?”農民們有些急不可耐地大聲喊道:“開火架,開鉴象,開!”于是何鸡,我就開過去了纺弊,只聽見小米、高粱骡男、小麥在我的車輪下噼啪爆開淆游。第二天,我再也不問他們。第三天犹菱,我一看見谷物堆拾稳,就加速行駛。駛近鋪著農作物的路段時腊脱,我就踩下油門——噼啪访得!咔嚓!從后視鏡里陕凹,我看見人們拿著耙子掃帚悍抑,沖上公路。那就是我在秋收時節(jié)作出的貢獻——開著車子忙脫粒杜耙。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第二部分“村莊”中搜骡,作者寫的是他在北京近郊三岔村租住期間與當?shù)卮迕窠煌?jīng)歷的種種,借此描述了這個小鄉(xiāng)村城市化的迅猛進程及其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佑女。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那所房子有三個房間记靡,一個燒柴的土炕,幾面土墻上糊著過期的《人民日報》珊豹。邊上有一間廁所簸呈。房子有電,還有電話線店茶,水是直接從山上引下來的泉水蜕便。每個月的租金是三百六十元——我們一人付一半。門前是一大塊用來碾曬莊稼的土壩贩幻,從這里可以看到長城轿腺。從谷底順著長城爬上坡去,便是磚砌的烽火臺丛楚,它再順著起伏的群山蜿蜒前行族壳,直到消失在西邊的地平線上——向西便是黃土高原、鄂爾多斯沙漠和河西走廊趣些。過去仿荆,每當看見長城,我就禁不住想要前來參觀游覽坏平。而現(xiàn)在拢操,我從三岔就能看見它。于是舶替,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想住的地方令境。

何偉尤其非常詳盡地講述了村民魏子淇一家在時代洪流中的起伏故事,使如此曠大的主題變得非常具體顾瞪,生動舔庶,為讀者帶來的是息息相關抛蚁、共同面對的閱讀感覺。我讀到過一兩篇國內知名知識分子撰寫的何偉書作讀后感惕橙,把這些寶貴的具體瞧甩,復又“升華”到了抽象,用公知慣常的視角和筆調吕漂,借著何偉的記錄亲配,大寫特寫他們擅長的社會責任意識云云,讓我覺得好像激進的環(huán)保人士把精美的畫作認認真真地擺進recycle bin惶凝,并且為此寫了一篇論文來論述回收的意義與價值吼虎,讓人哭笑不得。

本書第三部分“工廠”中的何偉苍鲜,來到了南方思灰,通過麗水工業(yè)區(qū)探討溫州模式。他近距離接觸了這個發(fā)展階段和地區(qū)的不同人群混滔,有暴發(fā)戶洒疚,有走江湖的草臺班子。尤其重點跟蹤的坯屿,是一家民營胸罩調節(jié)環(huán)加工廠油湖,從老板到技術人員到打工人群,通過極為詳細的白描领跛,把那些年間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狂潮的幾朵浪花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乏德,讓我們可以通過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和事件,回顧以及反思那個階段我們的國家和個人所走過的路程吠昭。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如此再回到書名喊括,它的英文是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對書的內容概括得再貼切不過矢棚。因為它為我們記載的郑什,不僅僅是地理空間上的旅程,也是發(fā)展時間上的旅程蒲肋。兩者相應相和蘑拯,構思實在很妙。

《奇石》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奇石:來自西方的報道》這本書兜粘,收錄了作者從2000到2012期間對于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系列紀實報道作品强胰,其中有關中國的文章,許多在中國三部曲當中已有讀過妹沙。除此之外,還有撰寫美國熟吏、日本距糖、埃及等地的文章玄窝,可讀性還是蠻強的。因為涉及的領域和區(qū)域都很廣悍引,看每個人的喜好恩脂,大概偏愛的文章也會有所不同吧。我最喜歡的趣斤,分別是“鈾寡婦”俩块,“多恩醫(yī)生”,以及“離鄉(xiāng)回鄉(xiāng)”浓领。

在“鈾寡婦”一文當中玉凯,作者跳出傳統(tǒng)思維框架,重新思考反核這一主題联贩,通過數(shù)據(jù)來質疑官方和民眾對核輻射普遍的錯誤認識漫仆,也通過對科羅拉多鈾礦小鎮(zhèn)Uravan居民的采寫報道,探究為何鈾礦“受害者”反而會支持核電泪幌,又是如何深深懷念著他們已經(jīng)被政府夷為平地的故鄉(xiāng)盲厌。

“多恩醫(yī)生”則是一篇更為感性的文章,講述的美國小鎮(zhèn)故事祸泪,就像他曾經(jīng)記錄的中國鄉(xiāng)鎮(zhèn)一樣吗浩,人物刻畫細致,骨肉豐滿没隘,有理有情懂扼。

“離鄉(xiāng)回鄉(xiāng)”這一篇文章,描寫作者與妻子離開生活了不短時間的中國升略,回到出生長大之地美國微王,落腳于科羅拉多州一座小鎮(zhèn),發(fā)現(xiàn)“中國已經(jīng)成為自己生活的框架”品嚣,就此把自己多年來的觀察角度打了一個掉頭炕倘,重新審視自己的故土,這個非常有趣翰撑,讓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又是如何在中美兩地的來來往往之間罩旋,一次次做著角色轉換的事情,通過只有自己才明了的微妙對比來為自己的人生旅途標示著里程眶诈。

《打工女孩》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兩本書之后涨醋,追著讀了何偉的太太張彤禾所著《打工女孩: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變動中國》——Factory Girls:From Village to City in a Changing China by Leslie T. Chang. 雖然覺得這本書不論從文筆上還是深度上都不及Peter Hessler的作品,但是我個人很喜歡逝撬,因為它寫的是廣東的打工妹生活浴骂。我自己大學一畢業(yè),就去了東莞的老板廠工作宪潮,對于她所寫的事物溯警,熟悉趣苏、親切、慨嘆梯轻。比如當年深圳與東莞之間被長途巴士賣豬仔的經(jīng)歷食磕,我在閱讀Peter作品的時候,一直很遺憾喳挑,他居然從未提及彬伦。但是張彤禾寫到了,而且寫得那么形象生動伊诵,仿佛當年的我與她同乘一車单绑,同負一軛,同感一傷日戈。還有她對于自己作為ABC的心歷路程询张,也讓我了解到了自己身邊這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女兒,大概是如何看待自己身份的浙炼,日后又有可能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份氧。甚至于,作者寫到的工廠弯屈,居然就有我當年工作過的那一間蜗帜,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二十多年前资厉,幼稚而自負的我離開大學厅缺,跑到東莞闖蕩了一個多月,雖然短暫宴偿,卻也很重要的一段經(jīng)歷湘捎。那一個選擇,與后來的選擇來美國一樣窄刘,是我人生非比尋常的轉折點窥妇。曾幾何時,我動筆寫過那段歲月娩践,然后筆擱下了活翩,一直擱到今天,經(jīng)年往事幾乎全部忘記的時候翻伺,在偶遇的這本書里材泄,在跟今天大相徑庭的生存處境之中,看到了自己當年飛馳而過的身影吨岭,如此年輕拉宗,如此幼稚,如此勇往直前。

更加有趣的是旦事,這本書出版于2008年空入,記錄的是十多年前廣東的情形。當時的作者族檬,正如二十余年前在東莞和深圳打拼的自己,是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今天這些城市的樣子的化戳。雖然親歷了它們某個階段的飛速發(fā)展单料,卻仍舊訝異于一個國家以及這個世界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里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發(fā)展變化。我們的世界正在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前行点楼。對我們都是如此扫尖,那么今天的我們,更加無法預料明天等待我們和我們孩子的將會是什么掠廓。我們記錄事物的速度换怖,再也追趕不上事物本身的發(fā)展速度。

與她的老公Peter相比蟀瞧,Leslie的文字并不算幽默沉颂,甚至可以說非常嚴肅。但是由于她特殊的華裔身份悦污,她少年時代對這一身份的回避铸屉,以及后來對家族歷史的追尋,使得她的書讓我這種土生土長在中國又于早年移民來美的海外華裔更有認同感切端。循著她的足跡彻坛,我看到的不是外人眼中的中國,而是我自己眼中的中國踏枣,一個有血緣關系的處所昌屉。

When I tell my family story to American friends, they ask me how my father could go back to China and spend time with officials from the party that murdered his father. When I lived in Prague, I met the American-born children of Czech émigrés, who were so opposed to the Communist regime that they had refused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speak Czech growing up. The Cuban exiles are so virulently anti- Castro that they will not return as long as he is in power. But Chinese immigrants are different: No matter what terrible things happened to their families in China, they go back, on whatever terms the government allows. This is in part the pragmatism that runs so deep that it excuses the past, but it is more than that. China to them is not a political system or a group of leaders, but something bigger that they carry inside themselves, the memory of a place that no longer exists in the world. China calls them home— with the weight of its tradition, the richness of its language, with its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that sometimes seems to be one repeating cycle of tragedy and suffering. The pull of China is strong, which is why I resisted it for so long.

讀完這幾本書,打算再把何偉在和平隊的朋友Michael Mayer的幾本書找來讀讀茵瀑,包括他寫的老北京和滿洲里间驮。《再會瘾婿,老北京:一座轉型的城蜻牢,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京》(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_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已經(jīng)讀了幾章,寫的是大柵欄拆遷的事偏陪,有點兒意思抢呆,我很喜歡!只是跟何偉這枚太陽在一起笛谦,Michael梅英東的光芒被淡化成為月光抱虐,不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沒有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饥脑。但是約略讀了這幾章恳邀,我感到他的作品也很棒懦冰,可見當年的和平隊也是藏龍臥虎啊。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里順便推薦一個China File做的訪談視頻谣沸,何偉和梅英東都有受訪:

訪談視頻

好書真多刷钢,多得讀不完。就像好玩的地方乳附,也是多得走不遍内地,好吃的東西,多得嘗不盡赋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阱缓,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举农,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荆针,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7,734評論 6 505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颁糟,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航背,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滚停,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931評論 3 39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沃粗,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键畴,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最盅。” “怎么了起惕?”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4,133評論 0 35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涡贱,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惹想,道長问词,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532評論 1 293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嘀粱,我火速辦了婚禮激挪,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锋叨。我一直安慰自己垄分,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585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娃磺。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薄湿,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豺瘤,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462評論 1 302
  • 那天吆倦,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坐求。 笑死蚕泽,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桥嗤。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赛糟,決...
    沈念sama閱讀 40,262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砸逊!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掌逛,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9,153評論 0 27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师逸,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豆混,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篓像,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587評論 1 31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792評論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皿伺,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员辩。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39,919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鸵鸥,死狀恐怖奠滑,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妒穴,我是刑警寧澤宋税,帶...
    沈念sama閱讀 35,635評論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讼油,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杰赛,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矮台,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237評論 3 329
  • 文/蒙蒙 一乏屯、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瘦赫,春花似錦辰晕、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855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唱较,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扎唾,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983評論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南缓,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胸遇,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8,048評論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汉形,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纸镊,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概疆,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864評論 2 35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午夜的安靜讓人感覺像是在靜止的時空中逗威,獨自一人臥在藤椅上看著天花板上的條紋,思緒仿佛也在這一刻靜止了……………. ...
    一苜閱讀 226評論 3 1
  • 太多的人生漫漫修遠兮 剛畢業(yè)那會是怕面對社會的岔冀,一心想著做個幕后工作者凯旭。 如愿以償?shù)淖隽藗€辦公室人員,不需要太多的...
    ZLG墨閱讀 226評論 1 1
  • Android四大組件 0使套,綜合帖 android四大組件(詳細總結) 一個帖子學會Android開發(fā)四大組件 p...
    kamin閱讀 875評論 0 1
  • 《解憂雜貨店》是我買了Kindle后第一本買的書,因為本書的推薦排名一直是第一位奉呛,推薦第一计螺,大家都在看也是第一,所...
    愛吃香蕉的猴閱讀 907評論 0 50
  • 第67天 姓名:董蘊英 公司:沈陽建筑裝飾裝修有限公司 【知~學習】 《六項精進》大綱1遍 共169遍 《大學》開...
    董生活閱讀 1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