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意:上求佛道毛俏,下化眾生,愿眾生各個成佛而后已杏死。
內(nèi)容簡介:此書為后來善知識鐘鏡對蕅益大師所著《靈峰宗論》的選集泵肄。共有六十篇。每篇都與我們身心性命攸關(guān)淑翼。為我們的修行指明了方向腐巢。且篇幅不長,辭句明顯玄括。對初學(xué)者尤為應(yīng)機冯丙。既可堅固信愿,又可做為發(fā)出世心之前導(dǎo)遭京。
學(xué)習(xí)重點: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一斷生死緣胃惜。二表中道義。三調(diào)身少病哪雕。四道業(yè)尊崇船殉。五堅固戒品。六堪能修定热监。七出生智慧捺弦。八離鬼畜業(yè)。九不惱檀信。十不擾行人列吼。
慚愧慈悲論:詎知慈悲慚愧幽崩。恰恰相成。有慚愧者寞钥。方有慈悲慌申。無慈悲者。即無慚愧理郑。蓋由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蹄溉。觀佛即心是生慚愧。觀生即佛您炉。是起慈悲柒爵。尊崇本有賢善之性。隨愿與一切眾生性德之樂赚爵。輕拒迷真暴惡之習(xí)棉胀。隨愿拔一切眾生性德之苦。有一分慚愧冀膝。方有一分慈悲唁奢。有十分慈悲。方為十分慚愧窝剖。
立志的重要:人不立志為圣賢佛祖麻掸。則富貴淫之。貧賤移之赐纱。威武屈之脊奋。遇得意欣然志滿。遇失意紛然怨尤千所。求能自反自訟自安自得者鮮矣狂魔。況隨事自覺覺他也哉。
同體大悲淫痰、感恩一切:心性一耳最楷。而危微異焉。異者尤冰之與水也待错。溼性不可得而異也籽孙。惟異故。上智安富尊榮火俄。下愚貧窮困苦犯建。惟不可得異故。上智必以下愚為興慈運悲之地瓜客。下愚必藉上智為救苦免難之主适瓦。華嚴云竿开。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玻熙。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否彩。一切菩薩。若無眾生嗦随。必不能成無上菩提列荔。
念佛要憶佛:十六觀經(jīng)云。諸佛正徧知海枚尼。從心想生贴浙。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署恍。八十種好崎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盯质。噫笨奠。此真念佛三昧之祕要也。大集經(jīng)偈云唤殴。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到腥。至心想像見佛時朵逝。即是不生不滅法。
好生戒殺乡范,儒佛共尊:佛以殺生為首戒配名。儒以好生為大德。成湯解網(wǎng)晋辆。子產(chǎn)畜魚渠脉。凡全吾惻隱而已。充惻隱之心瓶佳。仁不可勝用芋膘。引申觸類。便是大慈大悲霸饲。
修行人切忌攀緣:但須解行雙修为朋。戒乘俱急。虛其心厚脉。實其志习寸。擴其眼界。牢其腳根傻工。盡在我修持霞溪。任外緣自集孵滞。萬勿輕舉妄動。貽羞法門鸯匹。儻煩惱未伏坊饶。慧眼未開忽你。辯才未具幼东。學(xué)問未充】砌ǎ縱有福運根蟹。須力卻之。況作意邀求邪糟秘〖虼苦身形。堅愿力尿赚。依念處而精進行道散庶。以律藏為法身父母。臨深履薄凌净。守茲一脈悲龟。
孝慈的重要:予觀世出世。至德要道冰寻。皆無有勝于孝慈者也须教。世間非孝慈。無以成圣賢斩芭。出世非孝慈轻腺。無以作佛祖。
理不離事:當知一莖光照划乖。全彰自性妙明贬养。緣善既孚。正了同顯琴庵。儻謂是事相误算。是塵緣。無關(guān)修證者迷殿。則離事談理尉桩。離境覓心。理若龜毛贪庙。心同兔角蜘犁。誰與萬善莊嚴。成兩足果哉止邮。
知行合一的重要:鉆他故紙这橙。終招說食數(shù)寶之譏奏窑。冷坐蒲團。未免暗證無聞之禍屈扎。學(xué)不思則罔埃唯。思不學(xué)則殆也。
不可輕視語言文字亦不可執(zhí)著語言文字:一切如來鹰晨。從無言說道墨叛。方便說法。一切菩薩模蜡。從語言三昧漠趁。悟入無言。言說性空忍疾。是真解脫闯传。若離文求理。即暗證癡禪卤妒。非正法眼藏也甥绿。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则披。離經(jīng)一字共缕。即同魔說。
造佛形像功德殊勝: 世人侈談無相理士复。不達實相印骄呼。謬以豁達空為清凈法身。誰知微妙凈法身判没。具相三十二。托事表法隅茎。華藏玄門澄峰。此所以末法時。以造佛形像為第一功德也辟犀。莊嚴土木俏竞。即莊嚴法身。十身相海堂竟。全在一微塵里魂毁。是做一塵之施〕鲟冢可以入如來無盡相好光明席楚。而一瞻一禮∷凹冢可以證如來無邊功德海藏烦秩。
生心的重要:《金剛般若》大旨垮斯。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只祠。蓋無住兜蠕。正所謂應(yīng)住。生心正所以降心也抛寝。而生心二字熊杨。尤為下手工夫。以凡外不生出世心盗舰。故恒住生死晶府。二乘不生上弘下化深心。故恒住涅槃岭皂。唯菩薩不住六塵而行六度郊霎。故能如所教住。名第一義住爷绘。亦名住于佛住书劝。
一切逆境為修行最好的增上緣:欲為圣賢佛祖。必受惡罵如飲甘露土至。遇橫逆如獲至寶购对。方名素患難行乎患難。方可于穢土植凈土因陶因。方如蓮出淤泥骡苞。超登不退。儻無事則駕言念佛求生凈土楷扬。一遇不如意解幽。輒悔慍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烘苹。生西未保躲株。
修正行為、對治習(xí)氣才是真妙理:掠虛禪者镣衡。高談名理霜定。罔知實行。彼未悟理耳廊鸥。設(shè)真悟理望浩。則一切行。無非妙理惰说。有何事相可薄磨德。理性可尊邪。況眾生無始吆视。我執(zhí)恒重剖张。若宗若教切诀。對治咸急。正宜借此微因搔弄。充至三祇大行幅虑。俾正使習(xí)氣。一齊破盡顾犹〉光郑可謂即事而理。即漸而頓矣炫刷。奈何棄此真實擎宝。以空談當妙悟哉。
佛法重在實修實證浑玛,而非急與宏通:佛法之盛绍申。不存乎能宏通。而存乎能固守顾彰。蓋宏通則近于名聞极阅。由名聞致利養(yǎng)。由利養(yǎng)致匪人涨享。易生有漏因緣筋搏。佛世十二年后尚爾。況末運乎厕隧。唯固守奔脐。則遯世無悶。確不可拔吁讨∷栌可以回既倒狂瀾。留正法一線建丧。繼往開來排龄。續(xù)佛慧命。如六祖隱于獵群者十六年茶鹃。荊溪一生不登法座。而曹溪天臺之道艰亮。并垂千古闭翩。豈非存佛法之明驗歟。
真孝為持戒:世出世法迄埃。皆以孝順為宗疗韵。梵網(wǎng)經(jīng)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侄非。孝名為戒蕉汪。蓋父母生我色身流译。師僧生我法身。三寶生我慧命者疤。是故咸須孝順福澡。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yīng)驹马。如曾子云革砸。無故而殺一蟲蟻。非孝也糯累。無故而折一草木算利。非孝也。世孝尚爾泳姐。況出世大孝乎效拭。以要言之。真能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胖秒。決不敢犯戒造惡缎患。經(jīng)言孝名為戒者。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扒怖。
世間三孝與出世三孝:夫世間孝较锡。以朝夕色養(yǎng)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親為中盗痒。以喻親于道為大蚂蕴。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養(yǎng)三寶俯邓。興崇佛事骡楼。小孝也。脫離生死稽鞭。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鸟整。中孝也。發(fā)無上菩提心朦蕴。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我父母篮条。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吩抓。
向人發(fā)露涉茧,眾中懺悔的重要性: 破戒雖惡。覆藏尤惡疹娶。無過雖善伴栓。改過尤善。改過一涂。三世諸佛钳垮。證菩提之通津也惑淳。故五悔法門。凡夫迄等覺饺窿。無不藉為進趣方便歧焦。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短荐。禍福無門倚舀。唯人自召。世人正造罪時忍宋。實是大惡痕貌。不以為恥。向人發(fā)露糠排。善中之善舵稠。反以為羞。甘于惡而苦于善入宦。遂成惡中之惡哺徊。永無出期。顛倒愚癡乾闰。莫此為甚落追。眾中懺悔。能使不犯者倍加警策涯肩。已犯者深生慚愧轿钠。或亦發(fā)心懺悔病苗。學(xué)好者增長善根疗垛。譏笑者亦植遠因。兼可消我夙罪硫朦。誡我未來贷腕。
六和敬與一慈心的重要:佛制比丘行六和敬。所以僧伽名和合眾咬展。身和同住泽裳。口和無諍破婆。意和同悅涮总。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荠割。利和同均妹卿。遵此六和。乃名僧寶蔑鹦。其要只一慈心也夺克。佛告比丘。汝等應(yīng)當身業(yè)行慈嚎朽∑膛Γ口業(yè)行慈。意業(yè)行慈哟忍。當知慈能關(guān)閉諸惡趣門狡门。普生無量眾善。慈心之人锅很。瞋者見之歡喜其馏。怖者見之安隱。憂者見之開釋爆安∨迅矗苦者見之悅樂。乃至鳥獸見之不生毒害恐怖之心扔仓。試觀魔亦現(xiàn)佛相好光明殊特褐奥。而令見者恍惚不安。以無慈心也翘簇。佛亦現(xiàn)明王相撬码。忿怒威猛。而令見者拔罪生善版保。以有慈力也呜笑。
何為真修行,何為真學(xué)問:恪遵佛戒找筝。痛革妄情蹈垢。除得一分習(xí)氣。是一分修行袖裕。融得一分偏私曹抬。是一分學(xué)問。
學(xué)習(xí)方法:反復(fù)恭敬閱讀急鳄,背誦深思重點部分谤民。體悟作者心意。
學(xué)習(xí)目標:恭敬疾宏、熟讀张足、無生字。時時反省坎藐、懺悔为牍、修正習(xí)氣習(xí)慣哼绑,破除理障。發(fā)菩提心碉咆,深信因果抖韩。一心念佛,求生凈土疫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