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馬
街頭攝影斋配,這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攝影方式,攝影誕生的第一張照片據(jù)說拍的就是街道灌闺。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把街頭攝影稱為「掃街」艰争。攝影的歷史相比其他藝術(shù)種類,他的歷史并不長桂对,就在這短短的歷史中甩卓,卻誕生了很多攝影大師,這些攝影大師中蕉斜,以掃街為題材的攝影師占了絕大多數(shù)逾柿。
我們欣賞那些攝影大師的作品,有時對他們當時為什么這么拍感到不理解宅此,有時對攝影作品本身的內(nèi)容感到理解困難机错,每次欣賞這樣的攝影作品,總是在想如果大師能給我講講他當時的想法該有多好父腕。
法國有個攝影師名字叫做「維利·羅尼」弱匪,這位攝影大師出生于1910年,1937年成為獨立新聞攝影師璧亮,從1926開始拍第一張照片萧诫,一直拍到2002年。他被認為是法國人文攝影派的主要攝影師之一枝嘶,和布勒松帘饶、杜瓦諾這些著名的攝影師齊名。
羅尼出版了一本文集《那一天》躬络,這本文集匯集了羅尼的50多張攝影作品尖奔,最重要的是羅尼為每一張作品配有一篇文章搭儒,每篇文章都是以「那一天」開頭穷当,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羅尼拍攝的人文作品,更能跟著攝影師一起體會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淹禾。
很少有攝影大師把自己拍攝的作品用文字描述下來馁菜。在我看來羅尼不光是一位偉大攝影家,更像是一位文學家铃岔⊥舸可能很多讀者看了這本書后會感覺到峭火,書中拍攝的照片或溫馨或充滿想象空間,而文章寫的太簡單智嚷,簡單到就像一個中學生寫的記述文卖丸。我倒覺得這就是這些文字的美妙之處,其實攝影技術(shù)不難掌握盏道,拍攝的技法也不難掌握稍浆,真正難以掌握的是攝影的意識,你為什么會在那么一瞬間按下快門猜嘱?這才是攝影最難掌握的衅枫,也就是我們掛在嘴邊常說的那句話「鏡頭后面的那個頭更重要±柿妫」
《那一天》中的「貝爾維爾1957」這一篇弦撩,攝影的畫面是一個男人手扶著樓梯站立著,腳邊還有兩個旅行箱论皆,整個場景看上去是某個街道的一角益楼。就是這么尋常的一個景象,羅尼把他拍了下來点晴,羅尼用什么文字來描述的呢偏形?他整段文字的是描述畫面中的那個男人的心理活動,羅尼用幽默的筆法描寫了所謂男主角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經(jīng)歷觉鼻,可是到了文章的最后俊扭,突然筆鋒一轉(zhuǎn),羅尼告訴讀者坠陈,其實整個想法都是羅尼自己的編造萨惑,因為,這幅照片里那個男人的兒子告訴羅尼仇矾,這個場景就是他父親在那里休息一下而已庸蔼,和什么失敗的人生沒有任何關(guān)系≈埃看完這段文章姐仅,你會由衷的佩服攝影師的豐富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才能造就那非凡的影像刻盐。如果你在街頭看到這樣尋常的瞬間掏膏,你會舉起相機把他拍下來了么?
做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敦锌,你還能在《那一天》的字里行間學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馒疹。有一篇羅尼寫到,他帶學生在威尼斯采風乙墙,每天晚上回來把膠卷沖洗出來后颖变,同時還要為照片寫下一些文字生均,以便第二天給學生們講解他當時的感悟心得。這段文字在那篇文章里不是重點腥刹,就是一帶而過马胧,可是就是這句話,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衔峰。我也常常出去掃街漓雅,每次拍完照片,倒入電腦看一遍基本就放在那里了朽色。當時為什么這么拍邻吞,當時的周圍景象有什么特殊之處,拍了以后有什么體會等等葫男,這些問題當時都還有印象抱冷,可是沒有像羅尼那樣及時記錄下來,以至于以后再看這些照片的時候梢褐,有時就會很迷茫旺遮,當時為什么會拍這樣角度的照片呢?類似這樣的疑問經(jīng)常出現(xiàn)盈咳。
這本書的封面是羅尼非常有名的作品「巴黎小男孩」耿眉,這幅作品被廣泛的用于海報、明信片等鱼响,完全可以看做是羅尼的自畫像鸣剪。《那一天》的最后一章丈积,羅尼就比較詳細的介紹了這張照片的拍攝過程筐骇,羅尼在文章中誠實的說明了這張照片其實擺拍的,小男孩拿著面包跑了三次江滨,羅尼成功的抓拍到了這個完美的瞬間铛纬。這張照片拍攝于1952年,多年以后羅尼還故地重游唬滑,找到了那家面包館告唆,面包館依然還在那里,可是羅尼再也沒見過那個小男孩的身影晶密。每次讀到這里擒悬,我感覺特別傷感,攝影瞬間記錄下來的就是過去惹挟,那一瞬間就成為了過去的永恒茄螃,再也回不到過去了缝驳,只能在照片里回憶過去连锯。
《那一天》整本書呈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巴黎以及周邊街頭巷尾的故事归苍。攝影這件事說簡單還真是很簡單,羅尼任何時候都帶著相機运怖,從來不會錯過那些精彩畫面拼弃。他并沒有把每張照片的拍攝技巧和拍攝參數(shù)寫下來,而是反復(fù)強調(diào)每張照片都是用最純粹的情感去拍攝摇展,才使得那些獨有的瞬間被定格下來吻氧,同時再配上羅尼天才般的講故事技巧,即使那些畫面距離我們遙遠咏连,也依然能感覺到溫馨的人間真情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