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感悟慨亲,還是來自于剛剛結(jié)束的生日旅行混槐。怎樣清楚的解釋題目的來龍去脈似乎有些難度戈锻。或許可以用兩個家庭對孩子的不同態(tài)度加上自己的一點點臆想來說明和媳。
這次是和老公的姐姐一起出行格遭,她帶著一個孩子。她家的孩子是二胎留瞳,從小比較長時間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拒迅,老人難免嬌慣,放在自己爺爺奶奶家她倘,可想而知應(yīng)當(dāng)也是寵的璧微,而且姐姐雖然路上總是各種提醒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硬梁,但也僅止于此前硫,孩子該怎樣還是怎樣。一言已概之荧止,比較討人嫌屹电。
而嬌寵的具體表現(xiàn),就在于對待買玩具的態(tài)度上跃巡。他家孩子看中了什么危号,是必定要買的,如果不買就哼哼唧唧的作一路瓷炮。比如去海洋公園,我和老公急匆匆地帶著孩子各種趕場子去看動物表演递宅,但他看到撈魚池就走不動了娘香,非要進去撈魚,最后姐姐拗不過办龄,讓他撈了一盒子魚又給他買了一盒水母烘绽,結(jié)果是還沒到家,魚全死光了俐填,水母也掛了一只安接。
在千島湖景區(qū)又非要買劍,雖然才三十幾英融,但前提是他家已經(jīng)有很多劍了盏檐,最后姐姐還是買了。讓我覺得更離譜的是驶悟,等我們到了服務(wù)區(qū)胡野,我去逛了一家賣龍泉窯的店,店里又有劍賣痕鳍,這里的做工比較好硫豆,一把88起龙巨,小家伙看到又要買,我本以為姐姐會堅定的拒絕熊响,但最后還是給他買了旨别。
一開始只覺得姐姐這樣也太寵孩子了,后來想起自家妹妹的話:正是因為小時候想要什么父母都不給買汗茄,所以自己有了孩子秸弛,他想要什么,只要自己負擔(dān)得起剔难,都會給他買胆屿。
而我對買東西這件事的態(tài)度比較堅決,且平心而論我家孩子在這點上還好偶宫,不怎么耍賴撒潑非迹。由此自省,或許這也和小時候自己的物質(zhì)要求纯趋,基本能被滿足有關(guān)憎兽。比起物質(zhì),我覺得家人間和諧親密的相處更重要吵冒。所以纯命,我寧可選擇和老公一起帶他出來生日旅行,而不是簡單的買一個蛋糕痹栖,送一份禮物完事亿汞。
由此再延伸,在很多時候揪阿,我們自以為能讓孩子快樂的東西疗我,未必真的讓他開心,只是在滿足小時候那個沒能被滿足的自己而已南捂。就好像從小沒被物質(zhì)滿足的人吴裤,總覺得給孩子買更多東西,他一定會更開心快樂溺健;而從小缺少陪伴的孩子麦牺,會執(zhí)著于給孩子更多的陪護一樣。
由此再延伸鞭缭,人與人的溝通相處剖膳,時時刻刻都需要覺察自省,否則你掏心掏肺給出的未必就是別人需要的岭辣。就好像潮秘,雖然我覺得旅行給了孩子最多的陪伴,但或許以后他會覺得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更好易结。到了那個時候枕荞,作為父母柜候,就算再喜歡也要抽身,給孩子想要的自由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