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人當槍使,第一次被別人擺了一道,感覺如果,是覺得自己還是有利用價值的,還是什么?第一次清晰的感覺到別人對你的嫉妒,你是什么感覺?傷心還是開心,你也有讓別人嫉妒的一面,別人不如你的一面,因為趕不上而產(chǎn)生了嫉妒.
有時雖然有些事情并非你所愿,可是他卻在你不可控的范圍發(fā)生了,怎么辦呢?抱怨嗎?逃避,像鴕鳥一樣將頭插在沙堆里來規(guī)避風險?還是立馬想辦法進行補救,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是一個抉擇,一個選擇,如果只是在紙上或這是口頭上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會選擇解決問題,并且選擇承擔責任.可是但真正遇到問題時你的行為又是什么呢?是否真的跟你的行為是一致的,所以又有些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一些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說和做是不一樣的.
說了不一定做,做了不一定說,還有一種是說了一定做,對于說和做,我們有很好的榜樣聞一多.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他是語言和行動的巨人.
人們有時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候說一個人言行不一,或者說表里不一,承諾的事情總是辦不到,承諾的時候,說的很好,信誓旦旦,可是等到要他實踐承諾的時候,總是推三阻四,找借口,不明確的拒絕(,做事呢總是給人一種,熱情大方,就是不給辦事).語言和行動力不在一個層級平面上.有人說一個人的做事風格與其家人的教誨和家風密不可分,還有他所受的教育,結(jié)交的朋友,還有一些處事經(jīng)歷.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人的性格,氣質(zhì),處理事情,辦事的風格和能力,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