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一詞源自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組成。
人生重要的問題不止一個,所以把哲學也分為了不同的門類换薄。比如“世界到底是怎么樣”的形成本體論;“我是如何思考的”形成辨證邏輯翔试;“我是如何形成又如何運作的”形成心靈哲學轻要;“人生在世應該如何做”形成道德哲學;“社會國家應該如何組織垦缅,如何管理”形成政治哲學等等冲泥。
中國古代道、墨壁涎、儒三家對以上問題都分別做了回答:
本體論與“道”
道家思想的“道”在本體論上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印度和西方的命題范式凡恍。“道”既不是印度的“梵”怔球,也不是西方的“上帝”嚼酝,更接近于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黑格爾哲學的基礎就是模仿道家思想竟坛。
老子對道的定義是無聲闽巩、無形;是單獨不變的存在担汤,周行于天地萬物之中涎跨;生于天地萬物之先,又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崭歧。
道的作用隅很,只是萬物自己的作用,故說“道常無為”率碾。但萬物所以能成萬物叔营,又只是一個道,故說“而無不為”播掷。道生一审编,一生二,二生三歧匈,三生萬物垒酬。又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件炉。
“道”與“無”同是萬物的母勘究,可見道即是無,無即是道斟冕。萬物未生時口糕,是一種“繩繩不可名”的混沌狀態(tài)。故說“無名天地之始”磕蛇。后來有象有信景描,然后可立名字十办,故說“有名萬物之母”。因為無名先于有名超棺,故說可道的道向族,不是上道;可名的名棠绘,不是上名件相。
邏輯學與“墨辯”
墨辯論“知”,分為三層:一是“所以知”的官能氧苍;二是由外物發(fā)生的感覺夜矗;三是“心”的作用。要這三物同力合作让虐,才有“知覺”紊撕。這三物同力合作靠兩種作用:一個是“久”,一個是“宇”澄干。久即是“宙”逛揩,即是“時間◆锓“宇”即是“空間”辩稽。這兩種的作用方才可有知覺。有了久與宇的作用从媚,才有“記憶”逞泄。墨辯叫作“止”。
墨辯論“知道”的分別有三種:聞拜效、說喷众、親。第一種是別人傳授給我們的叫做“聞”紧憾。第二種是由推論得來的叫做“說”到千。第三種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來的叫做“親”。
墨家的“辯”赴穗,是分別是非真?zhèn)蔚姆椒ㄣ舅摹U撧q的人需要搜求觀察萬物的現(xiàn)象,比較各種現(xiàn)象相互的關系般眉,然后把這些現(xiàn)象和這種種關系了赵,都用語言文字表示出來。所以說:“以名舉實甸赃,以辭抒意柿汛,以說出故〔憾裕”
墨辯還有一個“法”的觀念很重要络断〔锰妫科學的目的只是要尋出種種正確之故,要把這些“故”列為“法則”貌笨,使人依此去做可得到期望的效果胯究。歸納法是根據(jù)“有之必然”的道理,去求“所以然”的方法躁绸。演繹法是根據(jù)“同法的必定同類”的道理,去把已知之故作立論之故臣嚣。
心靈哲學與“莊子”
禪宗多有莊子的思想净刮。莊子說萬物本來同是一類,后來才漸漸的變成各種“不同形”的物類硅则。卻又并不是一抬頭就同時變成了各種物類淹父。這些物類都是一代一代的進化出來的,所以說“以不同形相禪”怎虫∈钊希“自化”是莊子生物進化論的大旨。
西方宗教家往往用因果規(guī)律來證明上帝之說大审≌杭剩《知北游》篇說“猶其有物也無已”。正如數(shù)學上的無窮級數(shù)徒扶,終無窮極之時粮彤,所以“無已”。
莊子是完全的懷疑主義姜骡,和墨家恰恰相反导坟。辯勝便是應當?shù)模瑧數(shù)慕K必勝這是墨家名學的精神圈澈。莊子卻大不以為然惫周,“彼”即是“非是”】嫡唬“是”與“非是”表面上是極端相反的递递。其實這兩項是互輔相成的。若沒有“是”谅将,更何處有“非是”漾狼?因為有“是”,才有“非是”饥臂。因為有“非是”逊躁,所以才有“是”。故說:“彼出于是隅熙,是亦因彼稽煤『搜浚”
世上無不變之事物,也無不變之是非酵熙。這些觀念和海德格爾相似轧简。莊子將這個思想推到了極端,不問世上的是非匾二、善惡哮独、得失、禍福察藐、生死皮璧、喜怒、貧富……一切只是達觀分飞,一切只要“正而待之”悴务,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譬猫。
道德哲學與“孔子”
孔子哲學的根本觀念讯檐,一是一切變遷都是由微變顯,由簡易變繁雜的染服,因此孔子的哲學看重動機别洪;二是人類的一切器物制度禮法,都起于種種“象”柳刮,“象”的應用蕉拢,是“意”“居心”“念頭”。在實際方面诚亚,就是“名”晕换,因孔子重視“正名”;三是積名成“辭”站宗,可以表示意象動作的趨向闸准,可以指出動作行為的吉兇利害,因此可以作為人生動作的向?qū)А?/p>
“忠恕”是孔門人生哲學的根本方法梢灭。恕字在名學上是推論夷家,我與他人同是人,故“己所不欲敏释,勿施于人”库快,故“所惡于上,毋以使下”钥顽,故“所求乎子以事父”义屏,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認定我與他人同屬一類闽铐,只要認得我與他人的共相蝶怔,便自然推已及人。這是人生哲學上的“一以貫之”兄墅。
儒家的人生哲學踢星,認定個人不能單獨存在,一切行為都是人與人相互關系的行為隙咸,都是倫理的行為沐悦。成人即是盡人道,即是“完成人格”五督,即是仁所踊。因此做父親須要盡父道,做兒子須要盡子道概荷,做君須要盡君道,做臣須要盡臣道碌燕。
人能好德惡不善误证,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修壕,便是到了“好之”的地位愈捅。道德習慣變成了個人的品行,動容周旋慈鸠,無不合理蓝谨,如孔子自己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青团,那便是已到“樂之”的地位了譬巫。
政治哲學與“法”
中國的法理學雖到公元前三世紀才繁盛起來,但它的根本觀念來源很早督笆。
一是無為主義芦昔。中國的政治學說,自古代到近代娃肿,幾乎沒有一家能逃得出老子的無為主義咕缎”γ幔孔子是極力稱贊“無為而治”的烘豹,法家雖信“無為”的好處,但他們認為必須先有“法”位仁,做到“法立而不用晒杈,刑設而不行”的無為之治了嫂伞。
二是正名主義。“善有善名末早,惡有惡名”烟馅,使人一見善名便生愛做的心,一見惡名便生痛惡的心然磷≈3茫“法”的功用只是要“定此名分”,使“萬事皆歸于一姿搜,百度皆準于法”寡润。這可見儒家的正名主義乃是法家哲學的一個根本觀念。
三是平等主義舅柜。墨子的“兼愛”主義直攻儒家的親親主義梭纹,無論是科學的通則,還是國家的律令致份,都是如此变抽。這是法律平等的基本觀念〉椋“法”的作用是要能“齊天下之動”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