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狀
隨著公民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的提高凉倚,很多人在發(fā)生借貸關系時,都會明確約定借款的金額鳍刷、利率占遥、還款期限等內容。更有甚者输瓜,部分人為了避免利息回收的風險瓦胎,提前從出借本金中預支部分或全部利息。這種情況是否合法尤揣?發(fā)生糾紛時會獲得法院支持嗎搔啊?我們一起來看!
經典案例
孟某與朱某系好友北戏。2018年8月负芋,孟某因資金緊張向原告朱某借款20萬元,并向朱某出具借條嗜愈,借條中約定借款期限為兩個月旧蛾,若逾期還款則每日支付違約金100元。次日蠕嫁,朱某向孟某賬戶支付19.4萬元锨天,口頭約定6000元作為利息提前扣除。
孟某在借款到期后未按時歸還剃毒,經朱某催促后向朱某轉賬兩萬元病袄,此后便失去聯(lián)絡搂赋。為維護自身權益,朱某將孟某訴至法院益缠。
法院審理后認為脑奠,孟某朱某的借貸關系成立,但提前扣除利息的行為不合法幅慌,實際借貸金額為19.4萬元宋欺;并判決按此金額計算利息。
應對建議
在面對借款協(xié)議中的利息支付的約定時欠痴,為了避免約定無效的情況迄靠,我們建議您注意以下幾點:
1、 簽訂借款合同并提前約定利率喇辽。
根據當前法律規(guī)定,借貸雙方在借款時沒有約定利息或者約定不明確雨席,出借人在還款時卻主張在借期內支付利息的菩咨,法院不予支持。出借人應當主動要求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陡厘,借款合同中應當標明雙方姓名(公司名稱)抽米、身份證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糙置、聯(lián)系方式云茸、住所地、借款金額谤饭、幣種标捺、利息計算、還款期限等內容揉抵。
2亡容、 約定適當的借款利率。
根據當前的法律規(guī)定冤今,我們建議您將借款年利率限制在24%以下的部分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闺兢,超過24%但不足36%的部分屬于自由債務,超過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戏罢。在此前的文章《借款約定了利率屋谭,為何法院不支持?》中龟糕,有詳細介紹桐磁。
3、 提前扣除利息的約定無效
?根據現行的法律規(guī)定翩蘸,借據所意、收據、欠條、借款合同等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為本金扶踊,但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泄鹏,人民法院會以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因此秧耗,提前約定扣除利息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备籽。
4、 設立擔保人轉移風險
在民間借貸中分井,如果擔心本金和利息的回收問題车猬,您可以通過設立擔保人的方式來轉移風險。由擔保人對借款人的本金和利息償還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尺锚,則出借人在發(fā)生糾紛時可以要求擔保人承擔償還責任珠闰,擔保人在完成金錢給付義務之后可以向借款人追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借據瘫辩、收據伏嗜、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伐厌。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承绸,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