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許多機構都組織了讀書活動智玻,各個公眾號薦書的活動也如火如荼遂唧。
從我的感受來看,最近幾年吊奢,國人對于讀書的關注度確實越來越高了盖彭。只是讀書這碼事,多數(shù)人還只停留在意念里页滚,并沒有真正投入行動召边,而各個機構所組織的活動,大多數(shù)也只是嚷嚷著裹驰,只是一場表面的狂歡隧熙。
只是無論如何,能在意念里重視讀書也是一件好事幻林≌甓ⅲ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今天上午沪饺,我參加了一個地鐵讀書活動躏敢,類似于快閃。大家各拿一本書在同一站上地鐵随闽,讀半個小時父丰,然后在同一站下地鐵,參加這個活動之后才發(fā)現(xiàn),也不是所有參加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蛾扇,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想要培養(yǎng)自己愛讀書的習慣才來參加這個活動的攘烛。
這個社會浮躁,能夠完整讀一本書的人镀首,似乎不是很多坟漱。當然考慮到我國的國情,能夠有條件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書來看的人也不是很多更哄。
也許是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慣吧芋齿,我本人并不覺得讀書是一件很難的事,不讀書才是一件讓人難以忍受的事成翩。
能養(yǎng)成這個習慣觅捆,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我的父母麻敌!
很小的時候栅炒,就常見父母兩人一人捧著一本書,或正襟危坐术羔,或哈哈大笑赢赊。而在90年代初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家庭能有滿滿一書架的書也是一件難得的事级历。
于是很自然释移,我就陷入了對文字的狂熱當中。家里的書寥殖,只要看得懂的全看玩讳,沒得看了就再翻一遍。最大的痛苦是沒書可看扛禽,最高興的事兒是又翻出一本沒看過的書锋边。而且越是大部頭越高興,因為這意味著我可以多看一陣子编曼。
第一本完整看完豆巨、不帶拼音的書叫什么已經(jīng)不記得了。只記得封面上有一只很大的黑猩猩掐场,故事內(nèi)容講的是也是一個孩子往扔,還是一個姑娘來著?跟那個大猩猩一起生活的故事熊户,這本書看得很痛苦萍膛,因為攔路虎實在是太多了。
在之后嚷堡,印象里比較早期的書就是《小布頭奇遇記》蝗罗,還有《木偶奇遇記》了艇棕。
再之后是一本《金銀島》,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串塑。讀覺得啰里八嗦一點也不好看沼琉,勉強讀了半本就只記得一句話:“75個人一同出海,只有一個活著回來桩匪〈虮瘢”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再讀,愛不釋手傻昙。好奇于三年級時的自己怎么會不喜歡闺骚。這倒應了《島上書店》里的那個概念:“就算是同一本書,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里也會有不同的詮釋妆档∑”
占據(jù)我少年時代最久的一套書,叫做《哈爾羅杰歷險記》过吻,共14本进泼,講了一對兄弟在世界各地冒險,為他家的動物園捕捉動物的事情纤虽,這一套書我應該讀了大概不止6遍。
之后零零散散還有一些绞惦,只是由于條件所限逼纸,在我進入初中之前,讀了大概只有不到一百本济蝉,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杰刽,我都可以熟讀成誦。
初中高中大學這十年王滤,是黑暗的十年贺嫂。我把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所讀書目也以教科書為主雁乡,工作之后更是疲于奔命第喳,頂多讀一些網(wǎng)絡文學。這樣算起來踱稍,我有十多年的時間沒有好好的讀過書曲饱。
直到14年底,我才驚覺不能這樣下去珠月,要拋棄那些瑣碎閱讀扩淀,重新讀一些正經(jīng)文學,于是我的記錄從15年開始了啤挎。好在對文字的熱愛還在驻谆,2015年我讀了69本書,書目很雜,以小說為主胜臊,2016年逐漸向嚴肅文學靠攏氛谜。到目前為止讀了15本左右,數(shù)目并不多区端,但由于只能在為數(shù)不多的業(yè)余時間里讀值漫,我已經(jīng)很滿意了。
《島上書店》里還有一句話:沒有誰都是一座孤島织盼,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杨何。
別人當我傻子也好,當我書呆子也罷沥邻,我擁有許多世界危虱,我心滿意足。
群里有個小伙伴問我參加地鐵讀書活動唐全,那么多人的眾目睽睽之下讀書不覺得尷尬嗎埃跷?我說不尷尬呀,隨身帶著書或者kindle邮利,走到哪里讀到哪里早就成了我的習慣了弥雹。那么多人在地鐵上看電視劇或者打游戲,都不覺得尷尬延届,我讀書有個毛可尷尬的剪勿?
有句話說,成功之道就是沒什么不好意思的方庭。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投入精力厕吉,讓自己快樂,應該也是一種成功械念。何況又不會影響別人头朱,那我就更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說到底龄减,讀書只是一件小事兒项钮。和很多其他的事情一樣,只要習慣了就不需要自控力了欺殿,停下來才需要寄纵。不讀書的人可能會覺得讀書痛苦,而只有習慣于讀書的人脖苏,才能發(fā)覺這其中有多么大的樂趣程拭。
對了,我前兩天好像立了個flag棍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