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做人要戒惰戒傲轮听,做事要勤勉要謙和
讀《曾國藩家書》,其中《致沅弟·庸人以惰字致敗把夸,才人以傲字致敗》《致沅弟致沅弟季弟·戒傲戒惰》《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惰習(xí)》《致澄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等幾篇,均談到要戒惰戒傲⌒笛玻可見曾國藩對惰和傲對人的影響十分重視。
0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敿ズ摹有勾;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古程。吾因軍事而推之蔼卡,凡事皆然,愿與諸弟交勉之挣磨」统眩”
曾國藩在對九弟的信中,指出了“惰”和“傲”兩個字對人生狀態(tài)的影響趋急。
俗話說勤能補拙喝峦,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呜达,就必須做到“笨鳥先飛”谣蠢,何為“笨鳥先飛”,就是要比其他人更勤奮查近、更努力眉踱、更用功,用自己的勤奮和汗水霜威,去追趕甚至超越那些比自己聰明的人谈喳。
“惰”字的反面是“勤”,傲字的反面是“謙”戈泼⌒銮荩“勤”和“謙”這兩個字,正是我們要努力做到的大猛,也是曾國藩經(jīng)常在家書中告誡兄弟子侄的扭倾。
世上絕頂聰明的人很少,大多數(shù)人都是才智平凡的普通人挽绩。對于普通人來說膛壹,成功的秘訣就是勤奮。如果自己本來就才智平庸唉堪,還十分懶惰模聋,是很難取得大成就的。
而那些才華橫溢的人也不能高枕無憂唠亚,驕傲是他們的致命弱點链方。他們很容易驕傲,認為自己才智過人灶搜,從而看不起其他人祟蚀。
人一旦驕傲共啃,就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變得固執(zhí)己見暂题、自以為是移剪,并且經(jīng)常用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其他人,這樣就會導(dǎo)致他人的怨恨薪者,最終眾叛親離纵苛。
哪怕再有才干的人,在失去人心之后言津,也會很難取得成功攻人。
02
我們都知道驕傲和懶惰是不好的品性,但它們卻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悬槽,而且總會在不自覺中表現(xiàn)出來怀吻。
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哪些行為是驕傲和懶惰,認為只有取得成績之后炫耀才算是驕傲初婆,殊不知蓬坡,生活中許多細小的行為都是驕傲的表現(xiàn)。
那么什么樣的行為算是驕傲和懶惰呢磅叛?
曾國藩在信中列舉了許多具體的例子屑咳,“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弊琴,嫌人之鄙兆龙,議人之短,發(fā)人之覆敲董,皆驕也紫皇。”“吾家子弟滿腔驕傲之氣腋寨,開口便道人短長聪铺,笑人鄙陋,均非好氣象精置〖瓶埽”“無論所指未必果當锣杂,即使一一切當脂倦,已為天道所不許≡”
通過這些例子赖阻,讓我們知道,議論他人的長短踱蠢、譏笑他人的缺點火欧、揭發(fā)別人的過錯等棋电,都是“驕”的表現(xiàn),并不是一定要動手打人才叫作驕傲苇侵,喜歡譏笑他人其實就是驕傲的一種表現(xiàn)赶盔。
原來驕傲有這么多種表現(xiàn)形式。這樣看來榆浓,“驕”就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于未,而表現(xiàn)為具體的行為,從而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陡鹃。
“惰”就是懶惰烘浦,無恒心、無長性萍鲸,或者不想做闷叉、不愿做。這個相對好理解一些脊阴。一個懶惰的人握侧,會讓人看不起,更會讓人嫌棄嘿期。
“懶惰會導(dǎo)致無恒藕咏,而無恒則會導(dǎo)致失敗』辔澹”所以孽查,懶惰也是人生的一個大敵。
03
“大約軍事之敗坦喘,非傲即惰盲再,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瓣铣,非傲即惰答朋,二者必居其一√男Γ”可見梦碗,驕傲和懶惰,不管是在軍事上蓖救、治國上洪规、還是為人處世過程中,都是影響非常大的循捺。
那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其影響呢斩例?
“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从橘;欲去惰字念赶,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础钠。”
想要去掉“驕”字叉谜,先從不輕易議論笑話別人為第一要義旗吁。想要去掉“惰”字,要以早起為第一要義停局。
戒傲就是要謙虛阵漏。謙虛的人往往待人和善、懂得取舍翻具、懂得謙讓履怯。謙讓并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更不是膽小怕事的體現(xiàn)裆泳,而是一種修養(yǎng)和品德叹洲。
驕傲的人,仗著自己的才華處處炫耀工禾,鄙視他人运提,看輕他人,不僅暴露了自己的無知闻葵、粗鄙和淺陋民泵,而且還會招致他人的厭惡甚至怨恨。
謙虛的人槽畔,無論在生活栈妆、事業(yè)、工作上厢钧,都會贏得他人的尊重鳞尔、支持,都會得到別人的友誼早直,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順暢寥假。
曾國藩就是謙虛不傲的典范。他雖身居高位霞扬,卻從來不因此高傲自大糕韧。后人在評價曾國藩時說,他從來不因為才智而驕矜自滿喻圃,無論和什么人接觸都很謙虛謹慎萤彩,從來不怠慢他人;在私事上小心翼翼级及,在公事上兢兢業(yè)業(yè)乒疏,不敢有絲毫疏忽额衙。
針對“惰”饮焦,曾國藩也給出了具體的改正方法怕吴,那就是要早起。通過早起县踢,來改變懶惰的習(xí)慣转绷。
04
曾國藩十分推崇其祖父星岡公訂立的“八字訣”和“三不信”,認為只要嚴格遵照這些規(guī)矩去做事硼啤,就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人议经。
“若能謹守星岡公之八字(考、寶谴返、早煞肾、掃、書嗓袱、蔬籍救、魚、豬)三不信(不信僧巫渠抹,不信醫(yī)藥蝙昙,不信地仙),又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惰梧却,則家中子弟日趨于恭謹而不自覺矣奇颠。”
在教育弟弟和后輩時放航,曾國藩不是一味地說空話烈拒、講大道理,而是給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法广鳍。
他十分重視“言傳身教”缺菌,認為如果長輩不以身作則,是無法讓后輩信服的搜锰。想要讓后輩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伴郁,就必須先自己做出表率。這樣才能使后輩真正從一言一行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質(zhì)蛋叼。
曾國藩正是用這些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焊傅,才成為德才兼?zhèn)涞囊淮櫲濉?br>
對于我們來說,更要向曾國藩學(xué)習(xí)狈涮,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狐胎,還是為人處事中,都要盡可能做到戒惰戒傲歌馍,使自己做到有恒有謙握巢,成為一個謙和、勤奮松却、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