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判沟。生死本屬一回事震贵,有生方有死,了生即了死水评,了生死即無怖畏猩系,人生最大之苦根始斷。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愿意面對卻又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中燥,很多人因為恐懼所以選擇逃避寇甸,但是我們心里很清楚,逃避只會讓恐懼更大疗涉。
孔子說得很明白拿霉,生和死本來就是一回事,我們是可以了解它們的咱扣,只要能夠了解它們绽淘,那么我們的生命就“無有恐怖”了,人生最大的苦也會被從根部斷除闹伪。
有的人認為沪铭,人死如燈滅壮池,最終歸于塵土;也有的人認為杀怠,人死了以后椰憋,會變成鬼;還有的人認為赔退,人死了以后橙依,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獄硕旗。這些都是錯誤的生死觀窗骑,秉持如此觀點的人往往會有兩種見解:一種是懼怕死亡并徹底絕望。覺得人生諸事皆無奈漆枚、唯有聽天由命慧域;另一種是膽大包天唯我獨尊。覺得生命和肉體是一起生滅的浪读,人死則一了百了昔榴。
無論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地不把死亡當回事碘橘,還是無所顧忌地殺盜淫妄互订、無惡不作都是愚昧之舉。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痘拆。剛剛生下的小牛犢仰禽,不會害怕老虎;不懂事的小孩纺蛆,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吐葵。這不是說牛犢和嬰兒很勇敢,而是說它們無知桥氏。無知者無畏温峭,不知道后果是什么,當然不會害怕字支。但是不害怕不是說就不承擔后果凤藏,往往等到后果降臨的那一剎那,無知變成了明白堕伪,后悔已遲揖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普遍現(xiàn)象,人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欠雌,最后離開這個世界的卻分為了兩類人蹄梢,一類人是不想離開卻不得不帶著怨恨惱怒煩等無盡情緒被迫離開,還有一類人是心生期待滿懷喜悅坦然安靜地離開富俄。為什么是這樣呢禁炒?
當我們一睜眼看到這個世界而咆,呼吸到第一縷空氣時就了然明白,輪回又開始了齐苛,苦難的人生又要從頭經(jīng)歷了翘盖,所以就會痛哭桂塞“挤洌或許有的人會說,出生多好啊阁危,暇滿人身開始了玛痊。可是狂打,等到生命臨終時候還能夠這樣想的人少之又少擂煞。歷經(jīng)了人生的千辛萬苦,到臨終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執(zhí)著的都是虛幻趴乡,暇滿人身被白白浪費了对省,可是后悔已經(jīng)太遲了。于是晾捏,只好任由恐懼蒿涎、不舍、后悔等多種情緒襲裹挾著自己的靈魂去往新的未知惦辛。
只有那些了悟生死的劳秋,在活著的時候時刻為臨終做準備的人,在真的臨終時胖齐,他們才會由心而升起一種喜悅:我苦難的人生結(jié)束了玻淑。
我們應(yīng)該為即將到來的死亡準備些什么呢?
《西藏度亡經(jīng)》對死亡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呀伙,任何人在死亡之后八識停止的一個短短的時間當中补履,都有機會見到如來藏本性、佛的法性剿另,因為此時沒有任何東西障礙干像、覆蓋如來藏的顯現(xiàn)。但如果沒有經(jīng)過訓練驰弄,就會懵懵懂懂麻汰、一無所知地過去。只有訓練有素的人戚篙,才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明心見性五鲫,進入光明境界。所以岔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位喂,死亡并非死亡浪耘,對某些上等的修行人來說,死亡的那個剎那恰恰是成佛的無上機會塑崖。所以七冲,即便我們不能成為上等的修行人,至少我們可以努力成為那個訓練有素的人规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澜躺,我們習慣于聽從感官、意識的支配抒蚜,比如眼睛看到某物掘鄙,然后把這個信息傳遞給意識,經(jīng)過意識的分析嗡髓、判斷操漠,最后得出結(jié)果,“好”饿这、“壞”或者“肯定”浊伙、“否定”等等,最后我們就產(chǎn)生了對這個“物”采取接納還是抵抗的態(tài)度與行為长捧。我們是意識的奴隸嚣鄙,那個訓練有素的人是意識的主人,只有他才能達到寂靜涅槃的狀態(tài)唆姐。
然而拗慨,這并不是一條很好走的路。
首先奉芦,你平常所做的一切赵抢,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確定沒有給自己種下什么不好的因声功》橙矗“若知前世因,且看今世果先巴,若知來世果其爵,且看今世因”,只有真正明白因果不需的真諦伸蚯,你才會小心對待自己的起心動念和一言一行摩渺。如果你一直行持正念正行,心自然會越來越安寧剂邮,直到無有恐怖摇幻。
其次,要努力精進地去修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绰姻,只有將該做的做了(行善積德)枉侧,該念的念了(念經(jīng)修法),該戒的戒了(守心守戒)狂芋,你的執(zhí)著才會被降伏榨馁,才會積聚足夠通往極樂世界的資糧。只有積聚足夠的資糧帜矾,當上師和諸佛菩薩降臨你的面前時翼虫,你才可能問心無悔,跟隨上師和諸佛菩薩的指引明心見性黍特,進入光明境界蛙讥。
對普通人來說锯蛀,死亡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未知灭衷;對修行的人來說,死亡還是一個殊勝的機遇旁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