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筆記PPT
便簽讀書法
RIA的含義
步驟分解
RIA便簽讀書法的操作步驟:
R:在讀書時蝙寨,遇到某一個啟發(fā)片段烦感,停下來,劃出來现横。
I :用自己的話復述原文知識,寫出自己的理解阁最,這一步達到的是理解知識本身是什么的程度戒祠。
A1: 寫和這個知識有關的自己的經(jīng)驗,回顧自己有沒有經(jīng)歷過或見到過類似的事情速种,情景姜盈。通過反思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讓這個知識真的和自己有關哟旗。
A2: 寫下針對這個知識自己可以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贩据,今后如何應用,讓知識真的在自己的生活里發(fā)揮作用闸餐。
舉例
第一步R饱亮,即Read,閱讀并摘錄原文舍沙。如果讀的是紙質書近上,可以直接用筆勾劃,如果是電子書拂铡,可以復制粘貼壹无。個人習慣是建立一個word文檔,專門用于摘錄感帅,定期同步到云筆記斗锭。
比如我讀“為什么你學了十年英文,但還是做不到流暢閱讀文章失球?”岖是,摘錄原文片段:
“刻意練習”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 K.Anders Ericsson 提出(同時他也是“10000小時定律”的作者)∈蛋“刻意練習”的核心假設是豺撑,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黔牵。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聪轿,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猾浦,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陆错。
第二步 I灯抛,即Interpretation,將原文用自己的話重述音瓷,寫出我的理解是什么牧愁。對以上片段,我的總結是想要提高閱讀水平外莲,需要進行刻意練習,選擇的閱讀材料應該是高于自己目前水平兔朦,稍加努力可以理解掌握的偷线,相當于Krashen的i+1可理解性輸入理論,并且這種練習要求集中精力沽甥。
第三步A声邦,Appropriation,又細分為A1和A2摆舟,描述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和下一步怎么應用亥曹。我自身的經(jīng)驗是,雖然看了不少閱讀材料恨诱,但要么是應付考試的閱讀理解媳瞪,只為做題選答案,要么是隨意的淺閱讀照宝,量少又沒有持續(xù)蛇受,導致英文閱讀速度和水平低。下一步的行動是堅持每天閱讀英語時事新聞厕鹃,用kindle看社科類原版書兢仰,比如one minute manager. 加大閱讀量,因為閱讀量是一切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礎剂碴。
工具
這種讀書筆記方法之所以稱為“便簽法”把将,就是因為用到了便簽(便利貼紙)作為輔助工具。
使用不同顏色的便利貼
準備三種不同顏色的便簽忆矛,分別書寫 I, A1和A2察蹲,寫完貼在對應書頁上(每個步驟用一張,掌心大小的便利貼紙正好貼完一頁)
當整本書讀完洪碳,你就有了很多的便簽筆記递览,如果把其中的A2全部拿出來貼在墻上,就是你的行動指南了瞳腌!每天看看绞铃,提醒自己要做出改變的行為。隨時記錄嫂侍,方便拆解儿捧,靈活組合荚坞,這都是便簽的好用之處。
提示
RIA便簽讀書法一般只適用于閱讀知識干貨類書籍菲盾。
讀書做筆記的方式有很多颓影,每個人習慣偏好不同,大腦思維記憶的方法也不同懒鉴,比如我就屬于典型的視覺型記憶诡挂,所以還是喜歡用紙質本子寫寫畫畫,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注临谱。手寫筆記比復制粘貼印象深刻璃俗,缺點是速度較慢,整理和搜索不太方便悉默,因此也會結合電子類城豁,使用較多的是有道云筆記,個人感覺不錯抄课,也嘗試過印象筆記唱星,但不太適應。
我花花綠綠的手寫筆記跟磨,滿滿的也很有成就感〖淞模現(xiàn)在用筆記類APP可以方便地把紙質文檔掃描備份至云端。
我的手寫筆記
用到不同顏色做標注
加上圖畫加深記憶
今天早上被簡書彭小六的文章刺激到了吱晒,他保持日更甸饱,不管多忙每天更新,能做到這點一方面是他的自我要求仑濒,另一方面叹话,也是更重要的一點——監(jiān)督。他讓三位小伙伴監(jiān)督墩瞳,如果沒有更新驼壶,就給他們每人發(fā)100紅包,也就是說喉酌,一天不更新热凹,300塊就沒了,這招夠狠泪电。
至于我般妙,日更很難∠嗨伲客觀上我可用的時間非常有限碟渺,白天全職上班,下班回家?guī)奚慌模估镞€要喂奶芜繁。一歲四個月剛會走的小盆友吃喝拉撒睡覺玩耍分分鐘不離人绒极,雖說有老人幫忙好很多,但時間還是不夠用垄提,除去吃飯睡覺收拾洗刷陪玩哄睡,能夠自由支配的時段也就剩上下班路途和中午的一點點空檔了铡俐。時間有限才更需要做好時間管理摘昌,沒有整塊時間就零敲碎打高蜂,保有自己的愛好罕容,保證持續(xù)的進步。
最后忍不住說锦秒,簡書的編輯器實在太好用了!以上內容我完全是坐在搖搖晃晃的班車上拿著手機完成排版的旅择,而昨天用微信公眾號自帶編輯器對著電腦花了幾個鐘頭,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生真。
在簡書看到很多優(yōu)秀的學習者沉噩,與其羨慕柱蟀,不如行動川蒙。
作者:糖小玉
鏈接:http://www.reibang.com/p/f579d106225c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