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營養(yǎng)的,經(jīng)常會被身邊的親朋好友問到一些非常接地氣的問題鲫竞,比如:用花生油還是用大豆油辐怕,吃紫薯還是吃紅薯...今天我們就先來一場主食界的華山論劍:米飯、面條从绘、饅頭寄疏,哪個熱量高是牢?
食
生 VS 熟
很多人在計算飲食熱量的時候,對于食物在烹飪前后的變化都很迷茫陕截。相比于炒菜時的油鹽醬醋驳棱,主食的烹飪帶來的熱量變化要簡單許多,主要影響就是在蒸煮過程中农曲,大量水的進入增加了主食的體積和重量社搅。
150g生大米經(jīng)過蒸煮(加水300g),會變到大概360多克乳规。所以罚渐,選擇統(tǒng)一的度量衡是首要條件。為了考慮饅頭(做法用料)復雜的情況驯妄,我們在對比米飯、面條和饅頭熱量的時候合砂,優(yōu)先選擇了烹飪后的數(shù)據(jù)作為我們該篇對比熱量的 基礎青扔。
同份量的熱量PK
熱量排序,由高到低
蒸煮前
稻米(大米)
小麥粉(標準粉)
面條(富強粉翩伪,切面)
面條(標準粉微猖,切面)
蒸煮后
饅頭(蒸,標準粉)
饅頭(蒸缘屹,富強粉)
米飯(蒸凛剥,粳米)
米飯(蒸,秈米)
面條(煮轻姿,富強粉)
可見犁珠,在蒸煮過程中,米飯吸收了最多的水分互亮,饅頭吸收的水分最少犁享。我們假設從米飯做成米粥,那么100g的米粥熱量就只有46大卡左右了豹休。所以炊昆,對于主食,我們無需“談之色變”威根, 也許它的熱量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張凤巨。
以上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食物成分表》(2015版)。我們截取了其中部分主食的數(shù)據(jù)給你參考洛搀,粉色覆蓋為烹飪后的數(shù)據(jù)敢茁。(說明:以下表格中已包括所有相關的烹飪后的食物數(shù)據(jù),而原料因為產(chǎn)地姥卢、等級和標準的不同卷要,只選擇了最常見和常用到的種類渣聚,如需更多細節(jié),請自行查閱總表僧叉。)
備注說明:
大米以形態(tài)“胖瘦”而分為兩種奕枝。粳米(胖):短而寬,常見的有珍珠米瓶堕、水晶米隘道、東北大米等;秈米(瘦):外形修長苗條郎笆,常見的有泰國香米谭梗、絲苗米、中國香米宛蚓、貓牙米等激捏;在《中國食物成分表》中,因為原材料產(chǎn)地和等級標準的不同凄吏,有較多的數(shù)據(jù)远舅;
面粉的分類很多,根據(jù)蛋白質含量可分為高筋面粉痕钢、低筋面粉图柏,中筋面粉。富強粉是指一種比較精細任连、面筋含量高蚤吹、雜質少、較白類似于精粉的高筋面粉随抠。面條(富強粉裁着,切面)比面條(標準面,切面)熱量略高暮刃,大概為280大卡跨算。
飽腹感
很多人肯定會迷惑,既然數(shù)值如此清晰椭懊,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人在討論到底哪個主食熱量低呢诸蚕?其實,很多人糾結于此氧猬,是因為這些數(shù)值并不能解釋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背犯,因為吃米飯或者吃面食而發(fā)胖的故事。我們所說的熱量比較盅抚,是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進行的比較漠魏,而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很多人覺得一頓飯只吃一小碗米飯就可以吃飽,而吃面條則往往會吃的比較多妄均。還有一些人覺得吃面條和饅頭比較抗餓柱锹,吃米飯餓得快哪自。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概念禁熏,那就是飽腹感壤巷。我們常說的飽腹感有2種:
一種是進食后的滿足感(Satiation),這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停止進食瞧毙;
第二種是飽足感(Satiety)胧华,兩次進食的間隔中不會感到饑餓慨绳,這種感覺可以讓我們在第二頓進餐中控制我們的進食量走越。
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研究都已表明:體積大的食物比較容易讓人飽隧甚。在含有同樣熱量的情況下丸逸,食物中蛋白質含量和膳食纖維含量越高,飽腹感就會增強需曾;脂肪含量越高够傍,飽腹感就越低形娇∧型迹總的來說檀训,低脂肪、高蛋白享言、高纖維的食物具有最強的飽腹感,同時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也最高渗鬼。
這層面來說:
蛋白質含量:饅頭>面條≥≈米飯览露;
膳食纖維含量:饅頭>米飯>面條
原材料的不同影響著食物成分組成,比如(富強粉)饅頭在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上就比用(標準粉)饅頭含量低譬胎,可能導致更容易吃多差牛,最終在熱量上攝入超過標準粉饅頭
米飯和面條相比,蛋白質的含量略低堰乔,但是膳食纖維的含量要高出很多偏化,而饅頭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含量都相對比較高,這可能就是一些人認為吃饅頭更容易飽的原因之一镐侯。此外侦讨,在食用米飯和饅頭的同時,往往會搭配其他的蔬菜和肉苟翻,所以相對來說每頓食用的量會比吃面條要少韵卤。在此建議:愛吃面食的小伙伴,可以在吃面食的同時吃一些其他的菜肴崇猫,減少面條單一食物的攝入量沈条,從而避免吃太多,而增加熱量的攝入诅炉。
當然蜡歹,除了傳統(tǒng)研究中對于食物本身的成分代謝與飽腹感的關聯(lián)外屋厘,現(xiàn)在也有一些研究開始關注心理因素對于飽腹感的影響。由于人類對于飽腹感的產(chǎn)生是大腦的反饋機制月而,對于食物飽腹感的預先評估在食欲控制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汗洒,食用后的實際感覺和對食物的預期感覺不一致,會對食物的飽腹感有很大的影響景鼠。個人認為仲翎,這也許就能解釋為什么南方人(米飯為主)和北方人(面食為主)對于米飯和面食在飽腹感覺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偏好。
升糖指數(shù)
血糖生成指數(shù)(GI铛漓,Glycemic index)溯香,是指某種食物升高血糖效應與標準化食物(通常是葡萄糖)升高血糖效應的比,是用來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于血糖濃度的影響浓恶。
GI數(shù)值高玫坛,意味著食用后,葡萄糖釋放的快包晰,血糖會較為快速的出現(xiàn)一個高峰值湿镀,然后迅速下降,也就是餓得快伐憾;GI數(shù)值低勉痴,意味著食用后,葡萄糖釋放緩慢树肃,引起血糖的波動小蒸矛,時間較長,也就是餓的慢胸嘴。
GI數(shù)值
饅頭(88.1)
米飯(83.2)
面條(81.6)
從數(shù)據(jù)看雏掠,它們升糖指數(shù)相差不大。除此之外我們發(fā)現(xiàn)劣像,越是精加工的食物乡话,GI數(shù)值也越高,越是天然的粗糧食物耳奕,GI相對都會變得比較低绑青。所以,如果要吃饅頭屋群、米飯和面條时迫,不妨選擇一些粗糧加工制成的。
一個小結
饅頭的熱量是同質量米飯和面條的兩倍谓晌,但是饅頭的飽腹感比較強掠拳。所以,在選擇下菜“飯”的時候纸肉,
可以優(yōu)先選擇米飯和面條溺欧,或者饅頭質量減一半
下圖是100克米飯喊熟、150克面條、100克饅頭的實物對比圖姐刁,你看看哪個可以滿足你的食量芥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