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微信找我邦尊,總愛先問:在嗎背桐?
老實說,我對這兩個字超級反感蝉揍。
“有話就說链峭,有屁就放!”每次我都在心里這樣回復又沾。然后我就故意裝作不在的樣子弊仪,不加理會。
果然杖刷,真有事找你的励饵,不等你回答,他就會接著說事兒了滑燃。
沒有啥關緊事役听,想閑聊的,看你不回答表窘,也就知趣隱退了典予。
所以說,這兩個字純粹就是廢話乐严。
小丫對我的反感很是不理解瘤袖,她說這不就是正常的打招呼流程嗎?我們同學聊QQ都是這樣開頭的啊麦备。
難道又是我極端了孽椰?
我只是覺得昭娩,你有事就直接說啊凛篙,我在的話自然能看見,該回復自然就回復了栏渺。
如果我不回答呛梆,就表示不在線,或者我不想回答磕诊,那在與不在又有什么區(qū)別填物?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問“在嗎”這兩個字霎终。
小丫說滞磺,難道你不知道嗎,一個人一天當中莱褒,說的話90%都是廢話击困。
這個我倒是聽說過,仔細想想广凸,的確如此阅茶。
比如正吃飯時蛛枚,來了熟人,他就打招呼:“啊脸哀,你們吃飯氨钠帧?”
難道你能回答:“廢話撞蜂!這不明擺著嗎盲镶!”
飯桌上,你勸孩子們多吃點蝌诡,要吃飽徒河,如果孩子說:“別廢話了,吃多少我自己不知道嗎送漠?飽不飽我自己沒感覺嗎顽照?”你聽了心里好受不?
吃完飯去散步闽寡,又碰到熟人代兵,他說:“在散步啊爷狈?”
你總不能說:“當然是在散步啊植影,難道還是在跑操?”
如此看來涎永,我們的日常生活思币,就是由許多廢話組成的。
不過別擔心羡微,說廢話谷饿,有好處: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一個人說的話若90%以上是廢話,他就快樂妈倔。若廢話不足50%博投,快樂感則不足。在交流中盯蝴,沒有太強目的性的語言毅哗,更容易讓人親近∨跬Γ”
既然如此虑绵,多說些廢話又何妨。
心理學家還說闽烙,言語多的人翅睛,他的主動性會高、也比較積極,善于建立交流關系宏所,情感表達也會相對積極酥艳,而很多人患有心理病,通常是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引起的爬骤。
來吧蔬充,為了不抑郁妖爷,為了更好的人際關系恩静,讓我們多說廢話谆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