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落追,但有點兒意思……)
開頭先說一個故事:上周我因公出差學習盈滴,中途安排了一次拓展訓練,給大家說說這次拓展訓練給我開的腦洞和啟發(fā)轿钠。
常規(guī)分組后巢钓,我所在的組接到的項目是這樣的:
15個人,按照自薦“邏輯能力強”疗垛、“表達能力強”和“其他人”分成3組:
“邏輯能力強”的一組進入“珍珠島 ”症汹,接受的任務包括:4道邏輯分析題+2項手工制作。整個拓展項目需要在20分鐘內完成贷腕。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島外的激流中背镇,都會被沖到“盲人島”
“表達能力強”的一組進入“啞人島”,接受的任務包括:全程不得說話花履,當“盲人島”上的盲人完成第一項任務后芽世,帶上小船將所有的人按每次不超過3人(每次必須包含本組成員)運送到“珍珠島”,同樣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島外的激流中诡壁,都會被沖到“盲人島”
"其余人”進入“盲人島”济瓢,成為自由人,接受的任務包括:全程戴眼罩妹卿,需要完成一項活動卡上寫的任務旺矾。(把小球丟到桶里)同樣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島外的激流中,都會被沖到“盲人島”夺克。
當各組各就各位箕宙,拓展老師發(fā)完任務卡后,項目就開始計時……
先說說我們組當天的表現:
項目開始5分鐘后铺纽,我才意識到已經開始計時了柬帕,這反射弧會不會忒長了點?我的同伴似乎和我差不多,一樣的蒙擦擦陷寝,安靜而焦急锅很。此時,三個“島”上的小伙伴凤跑,各自圍著自己的任務卡爆安,相當努力的在想各種招試圖完成任務。
由于項目的任務卡是分別給到三個“島”的仔引,所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除了自己島的任務清楚外扔仓,并不知道其他組要完成什么,屬于信息不對稱咖耘。
為了增加理解翘簇,加深畫面感,我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 :
一頭“珍珠島”的兄弟姐妹趴在地上儿倒,灰常敬業(yè)的在試算著什么缘揪,好像還在做什么手工……
另一頭“盲人島”的小伙伴,每個人都戴著眼罩义桂,排著隊找筝,安靜的坐在“島”上,似乎一直在等待著什么……
自己所在的“啞人島”慷吊,3個女生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袖裕,看看手里的任務牌“帶上小船將所有的人按每次不超過3人(每次必須包含本組成員)運送到“珍珠島”,想都不想溉瓶,一個姑娘抱著“船”就朝著“盲人島”的方向“跳杭宾”了
結果,瞬間被“罰深蹲5個”(拓展老師開始前說好的規(guī)則堰酿,任何一組違反了規(guī)定疾宏,男的每人5個俯臥撐,女的每人5個深蹲)
焦慮啊……
“啞人島”上的我們姐仨触创,繼續(xù)研究手中的“任務卡”坎藐,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最后一條提示: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島外的激流中哼绑,都會被沖到“盲人島”岩馍,要不把船丟過去吧?說時遲那時快抖韩,我迅速將船“扔下褐鳎”
結果,被毫不留情的迅速“深蹲5個”了茂浮。
繼續(xù)焦慮双谆,抓耳撓腮中……
時間不知不覺壳咕,也不知過去了多久……
直到“盲人島”上的童鞋們終于在一片漆黑中等待的無望了,一個小伙伴才大喊“誰來救救我們呀M绮觥囱井!”
我們島上的第三位童鞋,在求救聲中貌似短暫失去了“理智”趣避,再次抱著船“跳海”了新翎,只是這次是朝著“珍珠島”方向跳的……
難道方向不同程帕,命運就會不同嗎?
當然不會地啰,深蹲愁拭,5個,我們仨亏吝,一個也不能少
這時岭埠,我們終于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誤傷”是因為沒理解““盲人島”上的盲人完成第一項任務”,那么到底是什么任務蔚鸥?怎樣能幫他們完成呢惜论?
對面“盲人島”上呼救的兄弟們愈發(fā)多了起來,喊聲此起彼伏止喷。已經“就義”了3次的我們“啞人”馆类,眼看著他們無能為力。
估計是看到我們“啞人3支花”被虐的夠慘了弹谁,在“珍珠島”上坐鎮(zhèn)的“組長”試探性的“入呵桑”了,一步预愤、兩步沟于、三步,居然沒罰俯臥撐植康,開心的三步并作兩步就想跳過我們“啞人島”直奔“盲人島”解救苦難中的弟兄們旷太。
結果,老師一陣喝令销睁,必須在“啞人島”中轉泳秀,轉一下,組長繼續(xù)“跳洪剩”隨波逐流嗜傅,終于在平靜而各自折騰的半個多小時后,珍珠島的組長幫助了“盲人們”完成了其實簡單到就是“丟個球”的任務檩赢。
這時吕嘀,“啞人島”上的我們才終于恍然大悟了盲人島上的第一個任務……
后面的經過就順理成章的簡化成了一句話:“啞人”帶上“盲人”违寞,3個一組坐船過海,全組小伙伴終于在40分鐘時匯合在珍珠島偶房,完成任務趁曼。
故事說了很長,目的其實是為了說說開腦洞的幾點領悟:
1.任務沒能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棕洋,首先是因為在各種表象的“干擾”下(比如分三個島挡闰,各自有任務)我們忘了分散在三個島上的成員其實是一個團隊,我們的最終任務其實只有一個:在珍珠島團聚掰盘。但實際過程中我們三個島“各負其責”“恪盡職守”“埋首苦干”摄悯,導致開始后的很長時間都只盯著自己島上的任務卡,浪費了太多太多……
【啟發(fā)】人的集體意識會本能的受地緣因素的影響愧捕,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奢驯。組織管理中不能忽視的一點很重要的便是“團隊意識”的虛擬現實要靠刻意的經營來強化,即便是現在互聯網發(fā)達到遠程線上互動交流越來越便捷次绘,但適時的“聚”和“面對面溝通”不可或缺瘪阁,想想自己的經歷吧: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書、翹過課邮偎、軋過馬路管跺、兼職賺外塊的青蔥歲月,如果沒有后來人生的交集或是階段性的聚首禾进,你還剩下幾個“知心好友”伙菜?
2.事前強調“邏輯能力強”的隊員登上珍珠島,然后在任務卡上配套埋了一個“4道邏輯思維題和2個手工勞動”的坑命迈,可是從頭至尾卡片上既沒有說要不要答題贩绕,也沒說答錯題會怎樣?拓展老師也沒有做多余的說明壶愤,可是珍珠島的兄弟姐妹們還是全情投入淑倾,齊齊趴在地上忘我的計算起來,忘記了整個項目中他們是唯一能說征椒、能看娇哆、有人身自由的正常人,直到實在等到花兒都謝了兩茬后的“盲人呼救”才試探著邁出了營救的第一步勃救。而在珍珠島的任務卡最后也同樣寫著“任何人和物品掉入島外的激流中碍讨,都會被沖到“盲人島””的提示,在邏輯題的干擾中蒙秒,我們再一次偏離了主題……
【啟發(fā)】長期在規(guī)則性較強的組織文化中勃黍,思維不自覺陷入定式,認為組織傳達下來的所有“任務”都是“必須”要完成的晕讲,而且如果某類任務自帶某種暗示性的屬性(比如拓展中珍珠島同志們對自我邏輯性的高度認同)就會對任務中相應的部分---羅輯思維題產生高敏反應覆获,自然的將其歸屬到自我目標中優(yōu)先達成马澈,而忽略了對全局把握的理性思考。
經常性的跳出熟悉圈弄息,換個角色再看原有軌跡上的工作痊班、生活還有各種關系中遇到的問題,就會發(fā)現:
或許曾經以為的很多“必須”和“不得不”都是自己潛意識加上的定語摹量;
“唯一的辦法”也未必唯一涤伐,只是在舊有的思維習慣下本能給出的唯一答案。
這就是思維定式的牢籠缨称,能打破局限找到藍海的少數人往往能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成功凝果,但前提是你能經常性的跳出固有文化圈,敏銳的感知環(huán)境具钥,并能不從眾。從眾是一種本能液兽,深入到人類進化發(fā)展的基因層骂删,所以不從眾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和自律,可想而知四啰。難宁玫,但是可以,做到了柑晒,往往就離突破局面不遠了欧瘪。
3.最后作為掌握最多信息的“啞人島”成員之一,反省一下自身的問題匙赞。雖然在舍身取義方面佛掖,我們姐妹仨可謂前仆后繼不遺余力,但稍顯愚昧的是我們犯了“反復掉進同一個坑里”的慣性問題涌庭,盡管“跳航姹唬”的目標方向不同,但忽視了“盲人島必須完成一項任務后坐榆,啞人才能坐船去營救”的前提拴魄,我們本應把“弄清盲人島的第一項任務是什么?”作為突破的首要和關鍵席镀,卻在焦慮的情緒中失去了理性分析的能力……
【啟發(fā)】再次經驗了“情緒”的強大控制力匹中。在情緒中,人的理智極易繳械投降豪诲,所以當意識到自己陷入情緒時顶捷,聰明的做法是不在情緒中做任何決定,避免情緒化影響判斷力屎篱。然后集中注意力尋找情緒的來源焊切,比如我們的焦慮來源于“搞不清楚彼此三個島都在干什么”以及“如何營救盲人”扮授。這樣一分析,我們完全可以一個人自己“跳鹤ǚ荆”漂到盲人島上看看他們的任務牌刹勃,幫助他們完成后,就可以由下一名啞人順利坐船陸續(xù)營救了嚎尤,這樣即便沒有珍珠島的自由人幫忙也可以完成任務荔仁。
現在看來很容易分析出解決思路的問題在當時焦慮的情緒控制下,智商降到了無比低……
到這里芽死,今天的故事就講完了乏梁,花了不少時間總結這次拓展訓練的經歷,一方面是對這次經歷以及啟發(fā)的總結关贵;同時也想說明一件事:有時候我們的大腦需要重構神經連接的方式不是只有我們熟知的看看閑書遇骑,聽聽音樂,出去走走或是靜坐冥想揖曾。形式不重要落萎,關鍵是你讓自己的大腦真正放松了嗎?我在這次拓展經歷中做到了全情投入炭剪,所以就有了上面這么長的思考……
你呢练链?你有什么經常使用的有效的讓大腦常開腦洞,重新建立新的神經鏈接的方式方法嗎奴拦?期待你的留言與互動
(End)
(本文文字原創(chuàng)媒鼓,感謝老師的圖片分享,如需轉載或做他用错妖,請尊重作者原創(chuàng)聲明绿鸣,后臺聯系確認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