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心學也有幾年的時間了,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聽一個朋友說起“王陽明是個很牛的人”而后又在《明朝那些事》中又有提及才知道王陽明就是高中課本中那個唯心主義的典型候味,更知道他是有明一代立德刃唤、立言、立功的圣人白群。于是就留了心尚胞,加之那時工作,事業(yè)沒有起色帜慢,內(nèi)心有點彷徨而心學又感覺有點成功學的意思笼裳,于是就特別的去看了《傳習錄》等書。林林總總由于能力及閱歷有限對于心學的理解難免有限粱玲,以下就談?wù)勛罱鼘W習的體會躬柬。
心學有著名的四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抽减,知善知惡是良知允青,為善為惡是格物”。一直以來研究心學的人都認為這四句很重要卵沉,概況了心學的要義昧廷。講真,本人一直沒有領(lǐng)悟這四句的意思偎箫,而是從成功學的角度來學心學木柬,“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淹办。聽從你的內(nèi)心眉枕,你的良知會指引你的行動,只要做到心中無物怜森,心外自然無物速挑。最近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宗教甚至心理學其實都講的是這個道理。佛教中有“空是色副硅,色即是空"的心經(jīng)姥宝,更有佛祖的“上天下地,唯我獨尊”這個“我”指的就是每個人的心恐疲。道家的思想“無為”也是一種聽從自己內(nèi)心腊满,回到嬰兒狀態(tài)的一種狀態(tài)。當然培己,王陽明對于佛碳蛋、道都有涉獵,這些思想不足為奇省咨。但現(xiàn)代心理學肃弟,現(xiàn)代腦科學都有關(guān)于“心流”的說法,即從事某一種工作中那種忘我的投入。隨著我對心理學的學習笤受,我越有一種感覺穷缤,陽明心學要達到的就是這種心流的感覺。聽從你內(nèi)心的引導去做你內(nèi)心想做的事箩兽,這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绅项。在我看來,拋棄外部評價體系比肄,而聽從自我內(nèi)心感覺去做事就會更有成就感快耿,更有幸福感,也更容易成功芳绩。同樣掀亥,心學中的很多思想,比如“人人都是圣人”“吾心即吾師”“做圣人不必假求于外”等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妥色,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搪花,去感受去體驗。聯(lián)想到最近看的關(guān)于巴菲特的介紹嘹害,他曾說過”人最重要的是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撮竿。我想也許人類的頂級智慧都是想通的,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笔呀,你會感到幸福幢踏。
難怪當王陽明臨終時,他的弟子們問說他有什么遺言時许师,他指著自己的心房蝉,“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微渠。只要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搭幻,不斷的致良知,不斷的做到知行合一逞盆,去感受去體驗“心流”定可以走向成功檀蹋,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的。這就是我最近的一點學習體會云芦,心有所感俯逾,故有所發(fā)。在自我成長上焕数,我們還需學習纱昧,還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