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連續(xù)第三個企蹭,在單位生活區(qū)大院里過的春節(jié)。離開生活區(qū)以各種交通工具奔向詩和遠方或故鄉(xiāng)的人總有一半吧,還有一些選擇在邯鄲市區(qū)另一個家其實就是一些鋼筋混凝土圈成的屋子里過年,與我一樣留在這里的可能有三分之一昧狮。可喜這三個春節(jié)都有母親妻兒在身邊板壮,媽在哪兒逗鸣,家就在哪兒,心靈上的故鄉(xiāng)也在哪兒绰精。
話雖這樣說撒璧,卻也總是留戀著、思念著從小長大的地方笨使,不管那里多么偏僻卿樱,不管那里的冬天多么冷×蛞——單位領導也很重視留守工廠過春節(jié)的人員繁调,工會早早開始張燈結彩,也安排了團拜會和豐富的春節(jié)游藝項目靶草,然而蹄胰,透過喜慶的大紅燈籠的間隙,仍然感覺到一絲寂寥爱致,這絲寂寥像一條看不見的線烤送,在夜深人靜時總妄圖將我的思緒拉到那個生我養(yǎng)我的小村莊,是的糠悯,它得逞了帮坚。
陽光總在風雨后,有句歌詞這樣唱互艾,對于少時的我們试和,這句話不合時宜。企盼過年的心情遠遠大于真正春節(jié)到來的快樂纫普,就比如久離家鄉(xiāng)的游子阅悍,最快樂的是歸途中的種種想象的美好和即將團聚的欣喜好渠,一旦到家落座心情也就塵埃落定了,您說是嗎节视?
我們的年拳锚,是從學校放假開始的,一般都是臘月二十四五寻行。不管成績如何霍掺,學霸學渣都得長一歲,這點兒面子父母一般都會給拌蜘。然后杆烁,將書包藏到自己都找不到的角落,開啟瘋狂的節(jié)前玩耍模式简卧,作業(yè)這種掃興的話題心照不宣地誰也不要提兔魂,年后哭哭啼啼趕作業(yè)誰也不用笑話誰。大人則比平日更忙了举娩,打掃衛(wèi)生析校,采買年貨,除了家里割了幾斤肉铜涉,買了幾掛鞭炮我們留心記下然后自動將數量乘以二以便出去跟伙伴兒們炫耀吹牛勺良,其他的,我們這些混小子都不關心骄噪。
及至到了臘月二十八尚困,村里的電工開始爬桿子在街里安燈了,村大隊組織人開始張貼花紙了链蕊,我們過年的情緒就調動起來了事甜。每個胡同口牽一根塑膠編織繩,上面稀稀拉拉掛著十來張村里書法家寫的諸如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等吉祥話的花紙滔韵,在寒風中飄搖逻谦。路燈也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但對于我們陪蜻,其帶來的快樂遠超過第一次看見都市里那璀璨的霓虹燈邦马,因為,這是我們的宴卖。
臘月二十九滋将,一大早媽媽就會塞給一摞裁好的小花紙,再給一碗漿糊症昏,端著屋里屋外滿院子溜達随闽,必須將家里所有的物件都貼上這種小花紙,圖個吉祥肝谭。這個活兒容易出成績掘宪,于我看來是個有趣的工作蛾扇,足以抵擋街上小伙伴兒的喧鬧帶來的誘惑。爺爺和父親則忙著寫春聯貼春聯以及將威風凜凜的尉遲恭秦叔寶貼上大門守衛(wèi)一年平安魏滚。有一年我完成工作任務出門一看镀首,剛貼的春聯不見了,四狗趁熱揭下來正往他家拖拉機上糊呢鼠次,被我拎棍子追出好遠蘑斧。回來一看须眷,父親笑嘻嘻又貼了一副,柳公權的字帖是我們的傳家寶沟突,爺爺的水平以假亂真花颗,父親的字跡也像模像樣,再生產幾幅對聯也不是難事兒惠拭。
肉香開始彌漫整個村莊扩劝,不知是彼時的肉味智商高能躲過鍋蓋、窗戶和院墻的重重桎梏還是我們的嗅覺發(fā)達职辅,長大后的我再沒聞到過那么誘惑的味道棒呛。拆散的鞭炮陸陸續(xù)續(xù)裝進我們的口袋,街上的各個角落開始有猝不及防的爆炸聲和硝煙的味道域携。年的味道來了簇秒。
大年三十中午的餃子是要跟列祖列宗一起吃的,所以上午大人們要去祖墳請祖宗秀鞭,有時我也跟去湊熱鬧趋观。添上幾鍬土,上香禱告锋边,化些紙錢皱坛,空曠的田野里再放上一掛鞭炮,由一個長輩手持冒著煙的黃裱紙豆巨,大家跟著回到其中一個供奉祖先的長輩家剩辟,打開塵封一年的族譜掛到墻上,擺上神龕供品往扔,族譜古色古香贩猎,表格里按代系一排排端坐著我的先人們。先人們請到家萍膛,燃上佛香融欧,年——開始了。
除夕中午慣常是伴隨著鞭炮炸裂聲出鍋的肉餃子卦羡,第一碗撈出來的餃子照例是要給先人上供的噪馏,從小到大這個活我自告奮勇干了好多次麦到。滿滿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插上筷子欠肾,飛跑著到供族譜的大爺爺家瓶颠,大爺爺會專門騰出一間房子供先人。放下餃子到供桌刺桃,毛手毛腳的我也會小心翼翼燃三支佛香插上粹淋,再恭恭敬敬磕一個頭,然后舉起餃子碗過頂請先人品嘗瑟慈,再夾一只餃子放到紙錢灰里桃移,儀式完成。先人品嘗過的餃子總是格外香葛碧,短短幾十米回家的路上借杰,迎著彌漫的硝煙和凜冽的寒風,我能將一碗餃子塞到肚子中进泼。從此直到初五蔗衡,每頓飯前都要來上供,雷打不誤乳绕。
離家多年之后绞惦,我一直在想故鄉(xiāng)的年的味道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讓我念念不忘呢?隨著年齒漸長和祖輩的離去洋措,我體會到了故鄉(xiāng)的年里保留著尊崇祖先的傳統(tǒng)济蝉,供奉先祖的佛香的味道是那么的獨特,這是在城市以及我們單位過年不會聞到的味道菠发,也是我的世界里缺失的“年”味堆生。尊崇先祖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尋根的執(zhí)念。兒時雷酪,爺爺和父親在過年時總會在族譜前淑仆,指著一個個已故先人的名字,給我講他們的故事哥力,誰誰是個秀才啊蔗怠,誰誰喜歡買地納妾啦,誰誰抽大煙敗了家呀吩跋,誰誰六七歲玩耍時溺水而死啦……我年復一年靜靜地聽著寞射,在香煙裊裊中了解著與我血脈相連的先人的歷史。出身市郊的我媳婦曾不無得意地夸耀著她們老家早已廢除了過年供祖先的陋習锌钮,我卻榮耀著我們對傳統(tǒng)的保留桥温。特別是三年前父親去世后,族譜上添上了他的名諱梁丘,不能給族譜上香成了自己揮之不去的遺憾侵浸。
除夕之夜的春晚年復一年乏善可陳畢竟留給我們太多美好回憶旺韭。按照我的中途理論,除夕之夜的歡樂達到了過年的頂峰掏觉,尤其是我們這些孩子区端,走街串巷放鞭炮,點火把澳腹,追逐戲耍织盼,將歡樂引爆,把痛快點燃酱塔。
除夕精力的過分消耗總是想在初一早晨睡個懶覺沥邻,然而不能,興奮和鋪天蓋地的鞭炮在黎明必須把自己的耳朵叫醒羊娃。穿上新衣唐全,趕緊去給爺爺奶奶和父母磕頭拜年,壓歲錢一兩元總是能得到的迁沫,嘴再甜點兒賣萌撒嬌說不定還能多掙點兒。年齡再大一些捌蚊,大年初一的黎明就要給全村長輩拜年了集畅,我在村中輩分極低,從高中時跟著本家一幫兄弟開始磕頭拜年缅糟,幾乎挨門挨戶進挺智,爺爺奶奶老爺爺老奶奶地喊著,進屋雙手作揖后呼啦跪下一大片窗宦,喜得老頭兒老太太們慌忙拿煙拿糖赦颇。出了這家,借著路燈的昏暗光線深一腳淺一腳再趕下一家赴涵,太陽出來前本村的一定要走完媒怯,輩分越小挑戰(zhàn)越大。
磕頭拜年這種民俗被一些磚家認為是封建余毒應該廢除也確實有很多地方已經廢除了髓窜,迂腐如我卻認為這是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扇苞,在農村起到了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的巨大作用。村里的街坊鄰居因為大事小情總不免磕磕碰碰寄纵,有時抹不開面子雙方僵持不下鳖敷,但走節(jié)是個化解矛盾的好機會,一個頭磕下去撿不起來程拭,再見面你還是沒正形的侄子我還是愛開玩笑的叔定踱,磕頭拜年善莫大焉。
初二一般是新女婿第一次給老丈人丈母娘及長輩拜年的日子恃鞋。新女婿打扮光鮮崖媚,一般早早就來了亦歉,扭扭捏捏喊著“爹、媽”給岳父岳母拜了年至扰,給在座的近門長輩磕了頭鳍徽,由一個長輩或兄弟領著,出門挨家給長輩拜年敢课。大街上穿梭著新女婿阶祭,躲閃著村里嫂子嬸子們的嬉鬧——給新女婿臉上抹黑。輩分越大的新女婿被抹得越厲害直秆,材料一般是鍋底灰濒募。有的新女婿拜年回來變成了張飛,黑水洗了三盆圾结。記得我妹夫第一年來我家里拜年瑰剃,走了一圈臉上還是干干凈凈,蓋因我們輩分小筝野,連個嫂子都難找晌姚。但同去的表哥臉上卻黑了,很多人不認識他歇竟,看他打扮得油頭粉面挥唠,以為是別人家女婿,一幫婦女一擁而上焕议,表哥急切大喊宝磨,“我是外甥!”不由分說盅安,七手八腳還是抹了唤锉。
初三到初九初十,除了初五别瞭,大家開始七大姑八大姨地走親戚窿祥,到親戚家,依然是磕頭拜年蝙寨。同學金濤老兄壁肋,喜歡結拜異姓兄弟,他拜年要拜到正月十五籽慢。
元宵節(jié)是我們最后的瘋狂浸遗,街燈被摳門的電工熄了幾天后重新打開,鞭炮花炮等存貨在這天晚上清倉處理付之一炬箱亿,小伙伴兒們端著媽媽做的“黏燈兒”(黏面切成柱狀摁個坑兒放上香油插上棉花燈捻兒)照亮家里的各個角落跛锌。意猶未盡地睡去擔心著第二天開學因未完成寒假作業(yè)而被老師批評。
然后……沒有然后了,盼著下一個春節(jié)的到來髓帽,慢慢我們大了菠赚,又要老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郑藏,誰又能忘了那條熟悉的家鄉(xiāng)的路衡查。那是一個最重要的地方,任何世界都無法與之相比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