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下線有段時間了俏拱,昨晚上才認真觀看暑塑。早上與浩爸做了番探討,“靈機一動”寫就以下感想锅必。因為并沒有看過任何影評事格,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搞隐。
A
電影開頭驹愚,就是小主人公李玩的自言自語:
你知道人總是這樣的
比如今年過年我想買那件綠毛衣
從交了錢那一刻起我就開始后悔
紅色的也好看啊
但是 要是買了紅的
我肯定也會后悔 對吧
……
你看 如果存在平行宇宙
這樣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
她認為人好矛盾(Ambivalence):她愛好物理,偏偏物理老師不喜歡她劣纲;英語老師希望她加入英語興趣小組么鹤,之后可以參加演講比賽,可她自己并沒達到喜歡的地步味廊;于是蒸甜,她自我安慰:不加入物理興趣小組,也是可以參賽的嘛余佛。
她以為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了柠新。工作忙碌、二婚又剛有了兒子的爸爸辉巡,一大早還沒睡醒突然被老師叫到學校恨憎,火大得很,不了解也不顧女兒的意愿郊楣,堅持給她改了興趣小組為英語憔恳。
李玩被爸爸當著老師的面打了頭,下了面子净蚤,負氣而去钥组。爸爸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粗暴傷了娃,可一時又沒想到好的安撫方式今瀑,取出幾張百元大鈔要給女兒程梦,自然被女兒甩臉子拒絕了点把。
如果老師愿意耐心些等等李玩的決定,如果爸爸愿意與女兒先溝通屿附,就會知道郎逃,其實她已經(jīng)知道怎么選擇,已經(jīng)決定要轉報英語的挺份。
父女間的第一場正面沖突褒翰,誰贏了呢?
D
對于弟弟的出生匀泊,一家人瞞著女兒优训,全都歡天喜地。爸爸出于為女兒“好”探赫,怕她反彈的角度型宙,一時不知道如何與女兒解釋撬呢。補償心理之下伦吠,送了只狗給女兒。
看到狗的第一瞬魂拦,李玩是驚喜的毛仪。一問是爸爸送的,立馬變了臉:我不喜歡狗芯勘,讓我爸拿走吧箱靴。甚至不想跟爸爸打電話說不要,而說:我不打荷愕,要打你們打衡怀。
李玩因為父母離異,長期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安疗。平日里與爺奶無話可說抛杨,總是寧愿看電視而不愿交流。爸爸更多的是提供物質上的東西荐类,也從來沒有做過思想上的溝通怖现。
可以說,許多時候玉罐,她都想自己做決定屈嗤,想掌控自己的生活,有意無意地在疏遠父母(Distancing from parents) 吊输。
所以饶号,她拒絕爸爸送的狗,即之后她稱之為的“愛因斯坦”季蚂。
O
李玩的在校表現(xiàn)是相當優(yōu)秀的讨韭。由老師口中脂信,只要再加把勁在英語上,就不只是目前的段17,而是穩(wěn)穩(wěn)的段10以內(nèi)了透硝。班主任讓她參加英語輔導的意義狰闪,原來在此。
雖然是不情愿的或者說是妥協(xié)地狀態(tài)下濒生,李玩還是把英語學成了年段最高分埋泵。因為她對自己的學業(yè)(Occupation)是很看重的。
在初中階段罪治,其實孩子們對學習都是在意的丽声。引用片中老師的話:我就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學生,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努力觉义。
只是父母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雁社。每天的問話,也總離不開:作業(yè)寫完了嗎晒骇?這次考試怎么樣霉撵?不努力就連高中都考不上了!……等等,很少真正關注到孩子這個人,是獨立個體顷霹,讓孩子感受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徐矩。
如果我們愿意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品格成長,而非學習成績,或許中二期的孩子們,在學業(yè)上并不是都那么的“叛逆”:只問學習,他們當然要用學習挑戰(zhàn)我們敖跸!
L
李玩是孤獨的(Lonliness)府怯。
在可以成為媽媽的“小棉襖”的年紀刻诊,母親就不在身邊。父親另組家庭富腊,并沒有與她住在一起坏逢。堂姐因為狗的事情,讓李玩把她歸為與父母長輩是一伙的赘被;即使有同齡人高放可以傾訴是整,可惜對方說:說實話,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民假。
她一直在思考:是否有平行宇宙浮入,包含所有可能性的集合?這樣羊异,沒有完成的事事秀,就會在某個宇宙里被完成彤断,錯誤的選擇也會被更正。
她對這個問題很是癡迷易迹,即使是英語演講賽宰衙,也用的是“平行宇宙”這個題材《糜可惜供炼,因為內(nèi)心的孤獨,無人可以理解窘疮,沒有獲得足夠支持的她袋哼,并不自信于在一群陌生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中途更因為爸爸這又一個不能理解她的人闸衫,來現(xiàn)場觀看涛贯,這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她的自我封閉蔚出,緊張怯場到失語弟翘,最終草草退了場。
這一場比賽身冬,她輸了衅胀。
E
親子間的第二次正面沖突岔乔,來自那條叫“愛因斯坦”的狗酥筝。
爺爺不小心在市場丟了狗。這天是爸爸與阿姨要來告訴女兒雏门,弟弟快周歲的日子嘿歌。李玩穿上繼母買的旱冰鞋正歡欣感動時,卻發(fā)現(xiàn)狗丟了而情緒大變茁影。
爸爸好心好意創(chuàng)造的機會宙帝,被只狗給攪和了,很是惱火募闲。初時步脓,還壓著性子與女兒說道理:“你離中考只有一年了,為了你學習呢浩螺,我想把狗給送走靴患。”接著話風一轉要出,開始責備女兒鸳君,沒有考慮爺爺年紀大,天天要幫她遛狗患蹂。很有現(xiàn)在狗丟了或颊,正好的意思砸紊。
他這一開腔,直接激化了父女間的矛盾囱挑。
送狗的是你醉顽,你們丟了狗也就算了,卻怪我平挑。你們都是對的徽鼎,就我錯。你們不要狗弹惦,可我要啊否淤。我沒有“別人”,只有“愛因斯坦”棠隐,是它一直在陪伴著我石抡。它懂我,愛我助泽。我也愛它啰扛!
這是我的猜想∥撕兀“狗”在片中隐解,可以指代李玩的喜好。對這個愛好诫睬,她是始終如一的煞茫。所以,她堅持要將狗找回來摄凡。甚至為此不小心將爺爺推倒续徽。
家人們都因她為一條狗而“棄”親人于不顧,感到傷心難過亲澡。然而钦扭,誰又知道,她是為“愛”而固執(zhí)床绪。
如同對待物理學科上客情,她始終不放棄,即使物理老師不喜歡她癞己,依然參加了競賽膀斋,并獲得了省第一名的好成績。
可以說末秃,李玩是在為維護自己的“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而掙扎抵抗概页。
S
第一次看到堂姐與男友親近時,李玩甚至還“嚇”得摔了一跤练慕。
她開始關注自己的身材惰匙,也第一次接觸到同班同學之外的異性朋友技掏。這些都是在堂姐的影響之下,產(chǎn)生的認知與變化项鬼。
對13歲的青少年而言哑梳,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很自然地會讓孩子們有對于性的探索(Sexual exploration)興趣绘盟。
影片并沒有用什么暴露的鏡頭來展現(xiàn)鸠真。估計也是出于觀影受眾大部分是家長而考慮的吧。
C
青春期的孩子愛思考(Conceptualization: 概念化龄毡,善于思考)尤其是思考影片中一再提及的“平行宇宙”等物理問題吠卷。有時是一些相當哲學的問題:人為什么要學習?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沦零?
我至今也還沒完全弄懂這些問題的祭隔,可能是“偽”成人吧?路操!你看疾渴,李玩就問高放:你見過真正的大人嗎?
當時屯仗,我心中一跳搞坝!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人”呢?她的意思魁袜,是不是如我所想的桩撮,“巨嬰”之說?
爸爸說:就是慣的慌核,成天不讓打不讓罵距境。
爺爺回的好:你以為娃是狗啊申尼,幾口饃就長大了垮卓。
孩子比我們更聰敏于大人的言行是否合一。
E
爸爸認為李玩太自私师幕,太以“自我為中心(Ego centric thinking)”粟按, 不懂得體諒家人,甚至出口罵她:你感覺這家要是容不下你霹粥,你走灭将!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成人又何償不是時時在犯呢后控?有時所謂的利他庙曙,也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的。
就像我們一直以“愛孩子”之名浩淘,行傷孩子之心一樣捌朴,總愛包辦孩子的一切吴攒。孩子一旦有異議反抗,就認為孩子太自私了砂蔽,不愛我們洼怔,于是權力之爭,親子沖突就產(chǎn)生了左驾。
"娃又不是狗镣隶,幾塊饅就長大了。"
不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目的與需求诡右,大人孩子都累安岂!
N
片中最引人深思的少年男女之間的一段對白,莫過于當高放向李玩表白時帆吻,李玩轉身就走嗜闻,一邊回答:以后,這種事還多著呢桅锄!
她用了當時高放勸她把假“愛因斯坦”當做原來那只時說的原話:以后這種事還多著呢琉雳。
那時的李玩,已經(jīng)歷放棄真“愛因斯坦”友瘤,失去了假“愛因斯坦”翠肘,開始長大世故,就用這句話辫秧,很明白清楚地表達出來了束倍。
李玩是這時才變得“自戀(Narcissism)的嗎?
其實并不盟戏,是在她戴著牙箍出現(xiàn)在鏡頭面前時绪妹,就有的了,只是在這個時候柿究,她越發(fā)地珍愛自己了邮旷。她才不想“玩玩而已”呢。
C& E
整部片中蝇摸,大人與李玩之間的溝通婶肩,總給人水上無波,水下暗藏著一股浮躁感貌夕,即交流的躁動(Communication frenzy)律歼。
李玩可以面無表情地說她不想要狗,也可以連看都不看爺奶一眼說险毁,要打電話你們打。
她堅持尋找狗到過面前而不認的放棄畔况,從開始不接受假“愛因斯坦”到接受问窃。
孩子們有時候的挑釁行為亥鬓,可能是在挑戰(zhàn)自己的也是父母的極限。
他們在試探域庇、試驗(Experimentation)嵌戈。
Adolescence
爸爸為了討好生意伙伴,在酒桌上讓李玩喝酒听皿,卻在發(fā)現(xiàn)女兒在外飲酒時熟呛,又去斥責她。
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尉姨,所承擔的壓力是最大的庵朝。所以,最后在前妻打電話來時又厉,才會痛苦流涕九府。
我用最近所學的“青春期”單詞解構法,聊了一些《狗十三》中的感受覆致≈堆或許有些片面,但我本意是在說明:青春期的孩子與家長都不容易煌妈。
大部分父母沒有先解決自己身上的問題儡羔,常常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障礙,而不自知璧诵,所以李玩問"真正的大人"見過沒汰蜘;孩子雖奮力反抗,但力量薄弱之宿,最終世故圓滑地說:以后這種事還多著呢族操。
李玩還算是幸運的,知道把握大人們最看重的"成績"澈缺,才一再折騰而沒被放棄坪创。權力爭斗過程中,雙方都成了"狗"姐赡。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學會內(nèi)外一致性的表達與溝通柠掂,才能塑造和諧的家庭氛圍项滑,也才能讓孩子建立起安全依戀模式,愿意對我們尋求親近涯贞,成為他們的避風港與安全基地枪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