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老太太在盧浮宮附近住了四十二年,但她從來沒去過铛碑。直到后來她回到美國,又專程飛到巴黎虽界,去參觀了盧浮宮汽烦。
這是很多年前我在《讀者》上讀到的故事。在那篇文章中浓恳,作者告訴我們要把握現(xiàn)在刹缝,不要像那個美國老太太,因為覺得參觀盧浮宮的機會太容易了颈将,反而幾十年都沒去梢夯。
現(xiàn)在再看這個故事,可以解讀的方向就多了很多晴圾。
老太太之所以后悔颂砸,真正原因并不是因為她住的近,而是因為那是盧浮宮----唯一的盧浮宮死姚。
如果那是7-11便利店人乓,就不會覺得遺憾,也不會有人去寫文章了都毒。這就現(xiàn)在那么多商家包裝“稀缺性”的原因色罚,強調(diào)的都是“機不可失”,“不買就后悔”账劲。
還有一個疑問就是---- 老太太會后悔嗎戳护?
這個問題一般不會有人問。因為我們默認這是共識---- 那是盧浮宮瀑焦,藝術(shù)殿堂腌且,當(dāng)然人人想去。(哪怕不懂藝術(shù)也不感興趣榛瓮,附庸風(fēng)雅也一定要去铺董。)
但其實這個前提并不成立。因為不會人人都想去盧浮宮禀晓。比如我外婆精续。
我外婆八十多了坝锰,腿腳不好。而且擁有著多數(shù)老年人一樣傳統(tǒng)美德----“節(jié)約”驻右。
當(dāng)年她還“年輕”的時候什黑,我們好說歹說帶她去了趟故宮崎淳。她回來后一通埋怨堪夭,說腿疼,說我們亂花錢拣凹。而且還說故宮沒什么森爽,就是城門樓子大了一點。
對于美國老太嚣镜,我們并不了解爬迟。不過現(xiàn)在想來那個故事是編造的可能性很大,就像那時我們編造過的很多故事一樣菊匿。為了說明某些人人都應(yīng)該相信的道理付呕,我們編造和篡改過很多故事。
它們的結(jié)論明確又強烈跌捆,讓人記憶深刻徽职。所以我至今還記得這個美國老太太和盧浮宮的故事。
不過讓我總能想起這個故事還有另外的原因佩厚。
我在上海住過十五年姆钉,搬過十四次家。每次搬家我都會想起這個故事抄瓦,都告誡自己不能像美國老太太那樣留有遺憾潮瓶,所以沒到一個地方都要把“該去的地方”去到。
所以每次搬家我都有很長的任務(wù)清單钙姊。里面不僅包括:遷移網(wǎng)絡(luò)毯辅,更改地址,扔家電煞额,買家電......還要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思恐,把該去到的地方去上一遍。
因為差不多一年搬一次家立镶,以及對美國老太太故事的堅信不疑壁袄,我去過非常多的名勝,公園和便利店媚媒。而且還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圖書館借書卡嗜逻,醫(yī)院的醫(yī)療卡......后來銷毀這些卡片也成了我搬家任務(wù)列表中的一項。
如今又要搬家了缭召,所以又想起了這個老故事栈顷,以及伴隨著老故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新故事逆日。
它們編織成了一張地圖,我生活軌跡的地圖萄凤。那上面不僅有我住過地方的印記室抽,也有思想和觀念變化留下的痕跡。和以往每次搬家一樣靡努,我又要給很多東西打包坪圾,把它們帶到我新的住處。但同時也要扔掉很多惑朦,很多過去認為很有價值兽泄,舍不得扔的東西。它們曾經(jīng)很多是我過去追求過的漾月,非巢∩遥渴望得到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梁肿,現(xiàn)在卻成了負擔(dān)蜓陌,成了我前行路上障礙。
我很舍不得那些東西吩蔑,它們上面都有我付出的汗水钮热,都曾給我?guī)磉^喜悅,更留下了很多回憶哥纫。而正是這些霉旗,讓我成為了現(xiàn)在的我。然后我又把它們送人蛀骇,扔進垃圾桶......如果東西有感情厌秒,它們會不會埋怨我的無情;如果思想和觀念是人擅憔,他們會不會怨恨我的無義鸵闪?
當(dāng)然,那大概率是虛構(gòu)的故事暑诸。就和盧浮宮與美國老太的故事一樣蚌讼,事物對我們的意義應(yīng)該有我們自己給出,而不是聽信別人的編造个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