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陽明心學》讓我明白很多事情腋逆,同時也讓我開始思考很多事,比如成功宣虾、比如死亡胧华。以前所看過的所有關于時間管理、人生規(guī)劃的書都像是心學的衍生品序愚。最近開始讀第二遍憔披,讀到關于“慎獨”的篇目時,突然想明白一件事爸吮,特別記錄下來芬膝,也算留下一個腳印。
正之問:“戒懼是己所不知時工夫形娇。慎獨是己所獨知時工夫锰霜。此說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個工夫桐早。無事時固是獨知癣缅,有事時亦是獨知厨剪。人若不知于此獨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處用功友存,便是作偽祷膳,便是‘見君子而后厭然’。此獨知處便是誠的萌芽屡立。此處不論善念惡念直晨,更無虛假。一是百是膨俐,一錯百錯勇皇。正是王霸、義利焚刺、誠偽敛摘、善惡界頭。于此一立立定檩坚,便是端本澄源着撩,便是立誠。古人許多誠身的工夫匾委。精神命脈拖叙,全體只在此處。
這里的“立誠”赂乐,不僅僅是對他人誠薯鳍,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誠實。這是長久以來我們對儒家經(jīng)典的誤會之一挨措。就是把誠都理解為誠信挖滤、誠實。但是儒家學說被稱為“為己之學”浅役、“成己之學”斩松,其實更重要的是,它是教人如何成為自己觉既、成就自己的學問惧盹。王陽明所說的誠其實更主要的是對自己誠實。他所倡導的致良知瞪讼,就是教人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钧椰,良知就在內(nèi)心。
這讓我想起來今天白天覺圓師姐問的一個問題符欠,真話往往不好聽嫡霞,那我們究竟還要不要說真話呢?我們當今社會往往把左右逢源希柿、八面玲瓏诊沪、見人說人話养筒、見鬼說鬼話稱為會做人,但在心學里端姚,這叫做小人“見君子而厭然闽颇,掩其不善”,算不上做人之道寄锐。真正的做人之道叫做“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尖啡,就是要反觀自己橄仆,誠實的對待自己的內(nèi)心,成為真實的自己衅斩,這才能獲得真正做人的快樂盆顾。
回到真話的問題上,我們不僅應該對他人誠實畏梆,更應該對自己誠實您宪,說真話是發(fā)源于內(nèi)心的誠和善,那么就應該是合理的奠涌。其實宪巨,我們怕真話不好聽,往往是因為擔心對方接受不了溜畅,反而怨怪我們捏卓,誤解了我們的誠善之心。但是我想慈格,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怠晴,表里如一、言行如一浴捆,又何懼他人的怨怪呢蒜田?我們只需要忠于自己,下一次繼續(xù)對他(她)好选泻,日久見人心冲粤,他(她)難道分辨不出么?若是真有分辨不出的滔金,我亦無愧吾心色解。
當然,說真話的藝術也是隨著修行逐漸提高的餐茵,達到了師父說的柔軟和慈悲科阎,想來真話也一定不那么尖銳,也就更容易被接受了吧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