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去年無意中拿到《兩京十五日》肺素,竟難以釋手,一氣看完型奥。數月前因機緣巧合翻閱了《長安十二時辰》瞳收,然后,牢牢記住了作者的名字----馬伯庸厢汹。于是螟深,先后又找來了他的《三國機密》、《古董局中局》烫葬, 一睹為快界弧。
【作者簡介】
馬伯庸凡蜻,素有“文學鬼才”之稱,涉獵奇幻垢箕、歷史划栓、懸疑、推理等領域条获。代表作有歷史紀實《顯微鏡下的大明》忠荞,長篇小說 《風起隴西》《三國機密》《龍與地下鐵》《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中篇小說《末日焚書》《街亭殺人事件》帅掘,散文《風雨<洛神賦>》《破案:孔雀東南飛》《宛城驚變》等委煤。 其中,《三國機密》《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已被改編成電視劇修档。
【閱讀感受】
我看過的那幾本小說在馬伯庸的作品中是屬于同一類的碧绞,也就是他所謂的“歷史可能性小說”。馬伯庸說吱窝,“我把我寫的這類小說讥邻,叫做歷史可能性小說。------這不是真實發(fā)生的癣诱,但按照當時的歷史邏輯计维、人物關系,是有可能會這樣發(fā)生的撕予■昊蹋”
在我看來,馬伯庸的歷史可能性小說的味道來自于以下三個方面:
1.在歷史事實框架內展開了恣意想象
馬伯庸非常擅長挖掘歷史中的只言片語实抡,在歷史事實的框架內進行合理杜撰欠母,通過恣意卻又合理的想象去填補故事劇情,探索大歷史背景下的各種可能性吆寨。
“大事不虛赏淌,小事不拘”是馬伯庸歷史可能性小說的寫作原則。所謂大事不虛啄清,就是說歷史上大的事情六水,不能去虛構;而且必須尊重歷史上那些人物關系辣卒。但是在這歷史框架里掷贾、在事實基礎之上,構想小說細節(jié)時可以不那么拘束荣茫。
一般的史書是零碎的歷史材料的集合想帅,比如某年某月某人干過某事,但其心理動機卻模糊不清啡莉,在客觀行動與心理動機之間港准,有著巨大的空間旨剥,而這通常是小說家絕好的素材。在馬伯庸這里浅缸,歷史是基礎轨帜,重點是小說。作者說疗杉,“歷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個內幕阵谚,如果沒有,那就制造出一個來烟具。”“如果要給出一個理由的話奠蹬,----那就是好玩朝聋。”“寫歷史小說囤躁,不妨把腦洞開得大一些冀痕。只要遵循它的固有規(guī)律,不改變歷史大事等等均可狸演,但細節(jié)上的東西則是越精準越好言蛇。”
比如宵距,《兩京十五日》源于《明史》里關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實記載——“夏四月腊尚,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满哪。五月庚辰婿斥,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哨鸭。六月辛丑民宿,還至良鄉(xiāng),受遺詔像鸡,入宮發(fā)喪活鹰。”只估。
就史書中的這寥寥四十字志群,馬伯庸居然寫成了上下冊、47.6萬字的長篇巨著仅乓,從朱瞻基繼位一事著手赖舟,通過他與捕快吳定緣、小行人于謙夸楣、女醫(yī)師蘇荊溪一起歷經十五天宾抓、從南京到北京勝利大逃亡的過程子漩,展現(xiàn)了大明朝幾十年來的刀光劍影、恩怨情仇石洗。吳定緣等小人物的故事完全是無中生有幢泼,穿插在朱瞻基與朱高煦皇位之爭的歷史構架中又虛中有實。
比如讲衫,《三國機密》源自于作者和朋友聚會上的一個話題:“倘若讓你穿越成一位中國末代君主缕棵,哪一位是最難翻盤的?”作者認為首選應是漢獻帝涉兽。興盡歸家后招驴,作者忽然生出一個念頭“如果讓我來寫一部以漢獻帝為主角的小說,該怎么寫呢枷畏?”在既定的歷史軌跡里别厘,作者給了這位末代君王一個重敘人生的機會。
馬伯庸小說之所以好看拥诡,在于他愿意去講故事触趴、講好故事。故事布局精巧渴肉,里面有歷史冗懦、有懸疑、有推理仇祭,更確切地說披蕉,他是通過歷史、懸疑前塔、推理來不斷推進故事嚣艇,強化故事在歷史框架內演化的可能性的。
比如华弓,《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唐朝上元節(jié)前夕食零,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寂屏,與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贰谣。從布局設計看,十二個時辰迁霎,二十四章吱抚,二十四格燈樓燃燒,如鐘鳴回蕩考廉,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案牘術秘豹,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政治伎倆,層層疊疊互相勾連的陰謀秘計昌粤,都被壓縮一天之內既绕,每一步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啄刹,每一刻都性命攸關。
作者說凄贩,“我寫的就是"歷史可能性小說"誓军,給讀者提供的是一種可能性,一種解釋疲扎£鞘保”“歷史可能性只是存在于邏輯之中,存在著一種可能性椒丧,并不是說它是真實的歷史壹甥。”壶熏,可以說他的歷史可能性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將歷史沙盤化盹廷,從而滿足人們推理、演化事物發(fā)展軌跡的興趣久橙。
故事亦真亦假,亦虛亦實管怠,真假參半淆衷,虛實結合。比如渤弛,《三國機密》故事里祝拯,漢獻帝劉協(xié)早在衣帶詔之時就已一命嗚呼,換成了同胞弟弟劉平她肯。這些故事無法通過歷史記錄進行證偽佳头。它遵循了歷史既有的軌跡,每一個事件晴氨,每一個人物康嘉,我們看到的情節(jié)和歷史都不相違背,但是這些人物和事件卻被馬伯庸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解讀籽前。
2.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解構寫出了歷史的真實感和錯位感
作者憑借其“文字考古”的功底亭珍,將大量歷史人物搬到在他的歷史可能性小說中。如枝哄,《兩京十五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朱瞻基肄梨、于謙都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甚至連朱卜花挠锥、梁興甫這種配角都有據可查众羡。又如,張小敬和李泌是《長安十二時辰》的主角蓖租。李泌自不必說粱侣,張小敬也真有其人羊壹,據唐朝小史姚汝能所著的《安祿山事跡》記載,他是馬嵬兵變中射殺楊國忠的陳玄孫部下----一個在野史中留下個姓名甜害、其他一無所知的人物舶掖,這也給了作者極大的闡釋空間。
作者習慣借用那些真實歷史人物的名字尔店、特點眨攘、身份,卻賦予他們一個個很可能迥異于歷史真實的立場嚣州,來演繹鲫售、推敲、宣講作者自身某種理念该肴,這種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解構方式情竹,使得虛實結合得更緊密,虛中有實匀哄,實中有虛秦效,既有歷史的真實感,又有歷史的錯位感涎嚼。
如阱州,《三國機密》,以伏皇后法梯、楊彪苔货、唐姬為首的一批效忠漢室的志士謹遵漢獻帝臨終前囑托,從溫縣司馬防家秘密迎立獻帝的同胞弟弟劉平入宮立哑,從此展開了與滿寵夜惭、郭嘉、荀彧為首的曹營一輪輪驚心動魄的搏殺铛绰。劉平能否力挽狂瀾诈茧?誰才是官渡之戰(zhàn)背后最大的贏家?誰是實際的操控者至耻?
又如若皱,《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發(fā)生的天寶三年,在歷史上是一個平靜的年份尘颓∽叽ィ“這一年年初賀知章致仕,年底楊貴妃受封疤苹,這一年李泌還是翰林待詔互广,這一年安祿山剛剛升任范陽節(jié)度使,這一年是王忠嗣征滅突厥可汗的前一年”。而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惫皱、賀知章像樊、包融、元載旅敷、岑參生棍、太真(楊玉環(huán))等人,一一登場媳谁,卻都是在幻想與現(xiàn)實中的交織涂滴,故事中的他們的身份與歷史無異,所做所為亦符合他們的身份及歷史走向晴音,可是人物之復雜豐滿又不是歷史三言兩語能夠承載的柔纵。特別是對李泌、賀知章锤躁、元載的描寫搁料,著實讓人驚嘆:歷史中的他們會是這樣的嗎?
作者甚至還會把歷史上的各種梗拿來玩系羞。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中郭计,蕭規(guī)給張小敬講的那個南山上賣炭的老翁,一看就知道來自《賣炭翁》椒振,“伐薪燒炭南山中 ”“半匹紅紗一丈綾拣宏,系向牛頭充炭質”。還有貴妃“日啖荔枝三百顆 ”的梗杠人,張小敬還攔截并假扮成運送荔枝的飛使闖過延興門混進長安城。
3.用大量細節(jié)展現(xiàn)了社會百態(tài)的歷史畫卷
作者會盡量讓風土人情符合歷史的記載宋下。比如嗡善,《兩京十五日》,作者以明初最熱門的幾個話題“遷都”“漕運”“靖難”為背景学歧,以小人物的奮斗為核心罩引,以京杭大運河為主要場景,串起了大明王朝的社會百態(tài)枝笨,不僅展現(xiàn)了一副明代大運河沿岸民生的鮮活畫卷袁铐,更有許多瑣碎的細節(jié)拼湊出明初的景象:南京城、大運河横浑、白蓮教剔桨、皇族內部的陰謀與傾軋、文武官員的私欲和理想徙融、平民百姓的絕望與掙扎并鸵。 為了寫《兩京十五日》娩梨,作者查閱了大量有關漕運的論文款咖、文獻覆醇,將事關大明經濟命脈的漕運的方方面面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比如淮韭,《長安十二時辰》,為在小說里還原出盛唐時期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渤早,還原出居住在長安一百零八坊里的百姓們的衣食住行,作者用了一年做寫作積累準備瘫俊,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讀史料鹊杖、文人筆記、唐傳奇和考古報告中军援。他甚至跑到西安考察仅淑、尋訪古跡,到博物館里兜兜轉轉胸哥。張小敬駕著裝有“延州石脂”的馬車一路狂奔沖進運河中的情節(jié)涯竟,就是他看過長安城“東市”舊址留下的車轍印、排水溝空厌,以及古運河的遺跡的構想庐船。小說中的細節(jié)描述,從食物的雕胡飯嘲更、薄荷葉筐钟、油縋子,到上元燈會的諸多傳統(tǒng)赋朦,到形形色色人物衣衫篓冲、發(fā)飾、語言和稱謂宠哄,每一次行動發(fā)生的坊名壹将、水渠名、宮名毛嫉,作者都做了十分努力的還原诽俯。
【寫在最后】
恣意的想象力、扎實的文史功底承粤、廣博的知識面加以融會貫通暴区,再加上自由變換的文風,讓馬伯庸有了“鬼才”之名辛臊。而我之所以被馬伯庸的小說吸引仙粱,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小說故事性極強,就像是讀偵探或是懸疑推理小說彻舰,故事跌宕起伏缰盏,主角們不僅常常命懸一線,而且常常陷入兩難困境。作者帶著我們抽絲剝繭口猜,一次又一次的反轉负溪,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嘆與恍然。
其次是小說的語言也很有味道济炎。比如川抡,《長安十二時辰》中最后的描述,“張小敬從來沒有這么憤怒须尚,也從來沒這么無力崖堤。他早知道長安這頭怪獸的秉性,可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耐床。他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掙扎密幔,想著不被吞噬,卻總是會被撕扯得遍體鱗傷......一滴晶瑩的淚水撩轰,從張小敬干涸已久的眼窩里流淌出來胯甩,這還是他來長安九年以來的第一次】吧”
再次是每部小說中都會有那么一兩個人的一兩句深深地觸動我偎箫。比如,《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對檀棋說的皆串,“你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價值的事”淹办;張小敬面對“須殺一人祭河神以救百人”的兩難選擇時所說的“殺,這是必然的選擇恶复,但并不代表它是對的”怜森。又比如《古董局中局》中許愿所說的,“人活在這個世上谤牡,總要堅持一些看起來很蠢的事”塔插。